《逆流大叔》:用心良苦的吳鎮宇,香港電影的新潮流

2019-09-01   熊掰掰愛睡覺

《逆流大叔》是一部小成本製作電影,獲得了第38屆香港金像獎上的10項提名,講述的是香港一群瀕臨失業的中年男人,靠著划龍舟逆流而上的勵志故事。有人說這部電影熱血,是香港社會困境的破局之作,也有人說這部電影感傷,是老港片的回魂之作,但實際上《逆流大叔》更多的是真實的反映現代社會的一角和人們生活的一面,電影里有對香港社會現狀的揭露和反思,但不是批判;也有對老香港電影的致敬和懷念,但談不上是情懷。電影的重點是小人物們的生活,通過對生活細節的刻畫和人物心理的捕捉,蜻蜓點水似的觸碰觀眾的心靈:電影中的故事就是現實中的生活。

真實是電影最大的特點

《逆流大叔》的故事情節簡單,人物性格也不複雜,能夠取得成功靠的是電影的真實感。電影里的人物都是極具生活化的臉譜,故事的情節也沒有刻意的搞笑,巧合的翻轉,和狗血的恩怨。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在這裡一個都沒有用,只是單純客觀地講述了四個男人的故事:吳鎮宇大齡剩男,萬年備胎愛著隔壁的胡定欣;潘燦良困惑中年、家裡婆媳爭吵不休,自己幻想能有第二春;黃德斌工作狂人,吃力不討好又遭妻子出軌;鬍子彤拼搏青年,自己熱愛的事業卻被女朋友嫌棄。四個人的瑣事交織在了一起,沒有大風大浪盡顯平淡無奇,但卻能走進人們的心裡。這部電影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自然和真實,不必擔心故事虛構的誇張和邏輯的不合理,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對人物故事的探索之中,喚醒麻木的自己尋找情感上的共鳴。

社會困境的破局之作?

在《逆流大叔》里四個生活不如意的男人,又面臨著公司裁員的壓力,在退無可退的時候最後以划龍舟為突破點,重新燃起了生活的鬥志。他們在生活和工作上的窘迫處境反映著香港市民生活的艱難,而電影中所唱的《獅子山下》則代表著逆境自強的香港精神,《逆流大叔》仿佛是要用過去堅持不懈的獅子山精神來鼓勵香港市民自強不息衝出逆境。但顯然導演並不是這樣想的:一場終極目標是不爭倒數第一的龍舟賽,豈能鼓舞香港市民?《逆流大叔》其實是一部不太勵志的勵志片,因為電影里吳鎮宇等人所遇到的挫折都只是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完全沒到驚天動地的地步。另外這人物的命運最後也沒有得到改變,裁員的壓力依舊在,想愛的人也都不在自己身邊,龍舟過後又是一片迷茫。而電影想告訴我們的或許就是:生活會一直迷茫,而你最好學會面對。

香港老電影的回魂之作?

《逆流大叔》除了懷舊40多年前的《獅子山下》,同時也貫穿著周潤發的《英雄本色》,這些老港片的情愫讓我們聯想到了近年來香港電影主打老港片情懷的特點,前年的《追龍》去年的《無雙》還有今年的《掃毒2》,大家都在用老情懷來做新電影,但這一次的《逆流大叔》明顯的不同。老港片的元素在《逆流大叔》里只是背景插敘,它們從側面暗示著四位主人翁是從那個老港片時代走出來的,同時也意味著一種保守與時代的脫節。《獅子上下》的歌聲加快了被裁的步伐,《英雄本色》里的小馬哥也不能給吳鎮宇帶來新的力量,人們真正要做的是放下過去,面對未來。老港片熱血、激情、痛快的警匪情節已經漸行漸遠。反而是《逆流大叔》這種平淡清新的真實風更能獲得觀眾的認可,而引領這種新電影風格的正是過去老港片的代表人物之一:吳鎮宇。

用心良苦的吳鎮宇

吳鎮宇,老港片里經典的黑幫警匪代表人物,曾經壟斷了香港電影里的所有反派,一個讓人不寒而慄的「壞人」專業戶。這個過去無惡不作的靚坤和心機似海的倪永孝,現在成為了香港電影里最真實最柔和最用心的演員。對於《逆流大叔》,吳鎮宇不僅零片酬出演,並且親自擔任監製等幕後工作。這個過去給香港電影帶來太多打打殺殺的男人,現在努力讓香港電影多一份溫馨與思考。

吳鎮宇是一個典型的香港電影演員,經歷了無線藝員培訓班,電視劇里的龍套和電影里的配角,走過了所有演員都走過的套路,當他的經典反派演技到達自己事業的巔峰時,吳鎮宇卻突然迷失了自我,《無間道2》後基本不再主演反派,開始主攻喜劇拍攝了《瘋狂的蠢賊》《土豪520》《惡人報喜》等大量電影,但卻全部淪為爛片。或許吳鎮宇只是想多演一些正能量的角色,但他的這條「洗白」之路並不容易,直到2017年的《脫皮爸爸》時隔13年後再次獲得金像獎影帝提名,才讓我們意識到現在的吳鎮宇已經不再是過去那個「殺人殺全家,販毒走天下」的吳鎮宇了。現在的吳鎮宇是有愛的父親、溫柔的鄰居和有責任的家長。代表作也有過去的《古惑仔》《槍火》變成了《家和萬事驚》《逆流大叔》等。特別是在《逆流大叔》里的表演,洗掉了過去的江湖鉛華,完全淪為了一個平凡的真實人,雖然這次還是沒拿影帝,但下一次一定不遠了。

《反貪風暴4》《追龍2》《掃毒2》《沉默的證人》等等,現在的香港電影依舊是充滿了警匪槍聲的世界,但很慶幸的是我們慢慢地看到了一些不一樣的電影,黃秋生的《淪落人》吳鎮宇的《逆流大叔》等等,這些過去老港片時代的最大受益者們如今努力的尋求著新的港片發展方向,堅持一下,或許能等來下一個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