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身邊小夥伴們會將所有出現在自己身上的奇怪現象歸咎於內分泌失調:
皮膚變差了?「肯定是內分泌失調了」
月經不准了?「內分泌出問題了吧」
情緒不穩定?「估計是內分泌失調了」
......
那麼問題來了,內分泌失調到底是什麼?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什麼是內分泌失調?
所謂的內分泌失調,其實就是身體里的激素又「調皮」了。
激素作為人體內一個龐大的族群,就像是到處傳話的信使,告訴我們的細胞與器官「該做什麼」以及「不該做什麼」。
一旦激素的水平出現異常,就會出現各種千奇百怪的表現,我們俗稱就是 內分泌失調。
那麼,要什麼樣的表現才能夠讓小夥伴們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內分泌失調呢?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這幾種女性常見的內分泌失調標準。當然, 還請大家不要隨意自我診斷,有任何不適及時諮詢醫生哦。
女性常見的內分泌失調
有哪些表現?
肥胖
大部分的肥胖都是單純性肥胖,就是吃得多又缺乏鍛鍊導致的。
內分泌失調可能會導致體內雌激素「調皮」,進而影響體內的「瘦素」水平。
所謂「瘦素」,是一種調節飢餓感的激素。看這喜慶的名字,就能猜到它可以讓人「瘦」,應該是因為它能抑制食慾、加快新陳代謝、調節脂肪儲存什麼的,這種神奇的激素一旦受到影響,可能就會開始食慾大增。
除此之外,也有少部分肥胖是繼發性肥胖,也就是常常出現在內分泌疾病之後的肥胖。
如果在合理控制飲食、保持運動的情況下體重還是存在異常,建議及時諮詢醫生確認是否存在「神經-內分泌-代謝紊亂」的內分泌疾病。
「大姨媽」不按套路出牌
月經異常指的是月經周期、頻率、經期長度、出血量以及規律性其中任何一項出現異常。
如果每個月的例假來得都不准,甚至是連續幾個月大姨媽都沒來「串門」,那可能是某些激素在搗亂。
比如懷孕或者絕經,激素水平就變了;又或者精神緊張、壓力山大,激素也會波動;而且很多疾病可以導致體內激素的改變,比如多囊卵巢綜合徵,或是腦垂體的問題等等。
當然, 把所有的「月經不調」全都歸罪於激素是不科學的,還有些其他的原因也會使月經變得不規律,比如放置子宮內節育器,或者某些子宮內膜的疾病。
因此,當發現自己的月經不再那麼「乖」的時候,建議及時去看醫生,畢竟只靠自己是鑑定不出原因的。
無休無止的痘痘
在月經來潮前或來潮時,因為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而冒一兩顆痘痘很正常, 但如果痘痘一直沒完沒了地「瘋長」,那就要考慮是不是內分泌失調了。
在女性的體內,分泌著一種很「爺們兒」的激素——雄激素,這激素水平太高的話會導致皮脂腺過度分泌,結果就是令毛囊堵塞,出現粉刺、痤瘡等。
睡眠障礙
如果常常睡不夠或者睡不好,也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的緣故。
因為孕激素是卵巢派出來的,有助於女性的入眠。
如果孕激素水平過低,那就來事兒了,要麼輾轉反側難以入睡,要麼睡得很淺容易醒來。
當然,雌激素也不是省油的燈,如果雌激素水平過低,會導致潮熱和夜汗,又熱又濕,肯定也睡不好啦~
除了以上症狀,記憶力下降、渾身乏力、情緒不穩定和性慾減退等都是內分泌失調的表現。如果反覆出現以上症狀,不能掉以輕心,要重視起來。
是不是「內分泌失調」不要草率的進行自我診斷,諮詢專業的醫生幫你判斷,對症治療更加高效。點擊下圖,新人 1 元即可問醫生。
內分泌問題問醫生 對症治療更高效
新人僅 1 元
-廣告-
沒事別亂「調」
內分泌失調十分常見, 大家一聽到失調,就想要調一調。
但嚴格來說,「內分泌失調」並不能算作為一種疾病,它是針對體內激素水平異常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的俗稱。
這些種症狀或者疾病都有針對性的治療方式,並不存在 所謂可以「調節內分泌」的萬能藥物,不建議盲目的自行調節。
當出現相關症狀時,應該諮詢專業醫生確認病因,在醫生的正確指導下進行治療,不可自己胡亂、盲目用藥。這些不正規的「藥物」除了耽誤病情以外,可能還會出現肝損傷等嚴重後果。
點擊下圖把你的症狀描述給醫生,讓內分泌科的醫生看看你的情況來診斷病症的類型、誘因和解決方案。
內分泌問題問醫生 對症治療更高效
新人僅 1 元
問診常見 Q&A
問診可以問幾次?有效時間是多久?
問診包含 3 次提問機會,每次機會支持輸入 500 字內容,可諮詢多個問題,24 小時內有效(超過 24 小時,患者未回復醫生,系統將自動默認問診結束)。
不小心退出頁面了,從哪裡找到醫生給我的回覆?
策劃製作
策劃:宋會瞧 | 監製: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