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陽陵

2022-07-19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漢景帝劉啟及其皇后王氏同塋異穴的合葬陵園,陽陵

陽陵,又稱漢陽陵,位於今陝西省咸陽市渭城區正陽鎮張家灣、後溝村北的咸陽原上,地跨咸陽市渭城區、涇陽縣、西安市高陵區三縣區。陽陵始建於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至漢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年)竣工,修建時間長達28年,陵園占地面積20平方公里。1963年4月,陽陵被公布為第一批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陽陵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陽陵陵園平面呈不規則葫蘆形,東西長近6公里,南北寬1至3公里,面積約12平方公里。由帝陵,後陵,南、北區從葬坑,刑徒墓地,陵廟等禮制建築,陪葬墓園及陽陵邑等部分組成。帝陵座西面東,居於陵園的中部偏西;後陵、南區從葬坑、北區從葬坑、一號建築基址等距分布於帝陵四角;嬪妃陪葬墓區和羅經石遺址位於帝陵南北兩側,左右對稱;刑徒墓地及三處建築遺址在帝陵西側,南北一字排列;陪葬墓園棋盤狀分布於帝陵東側的司馬道兩側;陽陵邑則設置在陵園的東端。

整個陵園以帝陵為中心,四角拱衛,南北對稱,東西相連,布局規整,結構嚴謹,顯示了唯我獨尊的皇家意識和嚴格的等級觀念。在陵園四周的叢葬坑中先後發現了排列密集的武士俑群,有堆放糧食的倉庫,還有牛、羊、豬、狗、雞等陶質動物及成組的陶、鐵、銅質生活用具,全面展現了漢代的軍旅場景。其0土的彩繪陶俑人物造型準確,表情豐富,形神兼備,栩栩如生;出土的斷臂漢裸俑,堪稱「東方維納斯」和「東方大衛」,顯示了漢代高超絕倫的雕塑藝術水平。

漢景帝劉啟(前188年-前141年3月9日),徐州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西漢第六位皇帝(前157年-前141年在位),漢文帝劉恆嫡長子,母為孝文竇皇后竇氏(即竇太后) 。漢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正式即位。政治上,推行''削藩策'',削減諸侯封地,平定''七國之亂'',鞏固中央集權,勤儉治國。經濟上,繼續奉行''與民休息''政策,發展生產、減輕賦稅。漢景帝在西漢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繼承和發展漢文帝的事業,共同開創''文景之治'';為其子劉徹的''漢武盛世''奠定基礎,完成從文帝到武帝的過渡。漢景帝後元三年(前141年),去世,時年四十八,諡號為景,安葬於陽陵。

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為漢景帝第二任皇后,漢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陝西興平)人,母臧兒為燕王臧荼孫女,父為槐里人王仲。王娡先是嫁於金王孫,並生有一女,之後,被母親送入皇太子宮,為劉啟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為漢武帝劉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d31c29fae7b34e8816fd0b7cbe698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