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羽生結弦的結果又反轉了!

2022-02-10     南都娛樂周刊

原標題:剛剛,羽生結弦的結果又反轉了!

本文原創自微信公眾號「南都娛樂」,微信號:nanduent

打一場打不贏的仗!

今天的冬奧會花滑男單比賽中,高人氣選手、日本名將羽生結弦因為挑戰4A動作時摔倒,排名第四。

在離場時,他向現場觀眾深深鞠躬,並彎腰觸摸冰面,對冰說了句「謝謝」,他說「如果大家心中無關比賽勝負,有那麼一瞬間覺得『羽生結弦的節目真好看啊』,那我今天的努力就有意義了。」

4A有多難呢?需要在0.7秒內跳出距離冰面20英寸的距離,並在空中旋轉四周半, 在空中的轉速相當於一輛汽車開到50邁時車輪的轉速,落地時還會受到相當於自身體重5到8倍的衝擊力。

花滑教父米申曾經斷言,因為人體素質原因,在他的有生之年,沒有任何選手可以完成該動作,可羽生結弦卻希望可以打破這個由人類建立起來的壁壘。

為此他需要每天2個多小時專門訓練這個動作,摔過無數次,「我是帶著自己指不定哪次就會摔出腦震盪,然後死掉的心理準備在訓練的」。

在本屆冬奧會之前,羽生結弦19次打破世界紀錄,拿過兩屆冬奧會冠軍,是花滑歷史上首位包攬奧運會、世錦賽、大獎賽總決賽、四大洲錦標賽及世青賽、青年組總決賽等國際大賽男單項目金牌的超級全滿貫,也是冬奧會66年來第一個蟬聯男單冠軍的花滑選手。

儘管已經有了這樣的成就,他卻近乎偏執地在所有採訪中都說過,哪怕4A和四周跳只有1分分差,卻依舊是自己花滑的最初動力,4A成了他心頭的一個魔。

而且要比任何人更早、在正式大賽上完成,而不僅僅是在訓練中做到。

只有這樣才能是他理想中的羽生結弦。

就連本屆冬奧會花滑男單冠軍陳巍也未曾想過挑戰4A,因為練習這樣的動作風險太大,「在現階段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金博洋也說:「他的精神真的不可思議,一般人像他這樣,肯定不會選擇參加第三屆冬奧會了,而是直接退役,他不但堅持參加,還要在27歲時挑戰四周半的難度。」

比賽結束後,Yahoo日本等多家外媒發出消息,稱羽生結弦4A被國際滑聯認定,雖然落冰不完美,但在空中是足圈的。

正當大家為羽生結弦突破人類極限高興時,幾個小時後,據奧林匹克官網消息,羽生結弦今天的4A並未被認定,他的4A動作在空中旋轉圈數少了1/4圈或者更多,他失敗了。

但就像央視解說所言,「守一座守不住的城,打一場打不贏的仗,把自己所有的榮耀,所有的輝煌放在歷史的車輪之下,旗幟凜然。」

「一生懸命」是羽生結弦用來形容花滑對自己意義的詞,意思是一生用全部力量去做一件事。

2歲時被診斷出哮喘,意味著4歲開始滑冰的羽生結弦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一般選手每天練20-30次四周跳,他一天會跳60次。

在休賽季,為了增強心肺功能,他會戴著口罩滑冰,這種在旋轉中的缺氧讓他非常痛苦,訓練結束後,他會立刻摘下口罩,大口喘息。

11歲時的他便立下了跳4A的目標,並要成為奧運冠軍。

2011 年的仙台地震,讓羽生結弦失去了訓練場所,只得跟著教練四處「蹭」冰場,一年參加了 60 場商演,每一場都將演出所得捐給了災區。

而在後一年,他便在世錦賽上以一個高難度 4T 旋轉動作驚艷世界,還親吻了冰面,來看看,這簡直就是藝術了。

2014年,羽生結弦和中國選手閆涵在熱身時相撞,他的頭部、下顎、腹部、左大腿、右腳關節均受傷,血染冰場,但他仍舊堅持簡單包紮後帶傷上場,全場5次摔倒,結束後在教練攙扶下離場的畫面更是讓人為之動容。

吃止痛藥後再比賽是他的常態。

而他不僅將花滑當作一項運動、職業,而是一個藝術,所以參與設計自己的考斯滕和選曲,更在進入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之後,著眼於動作捕捉技術在花樣滑冰的運用,用3D動捕和AI技術確保技術和表現力。

大家有多愛他呢?去年的日本民調中,羽生結弦連續第二年位列最喜愛的運動員排行榜的榜首。

因為喜愛小熊維尼,粉絲們為了表示喜愛,會在他表演結束之後向冰場內投擲維尼熊玩具,形成「維尼雨」。

此次北京冬奧會未對境外的觀眾售票,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還特意用日文在推特上回復羽生結弦的日本粉絲:「我看到(日本民眾)說的『現場加油,就拜託中國觀眾了』,就交給我們吧!」

冬奧會組委會徵集觀眾來信,給羽生結弦的信厚厚一摞,他到北京的那一天,機場生圖和比賽日程都衝上熱搜,陣勢如同內娛愛豆。

除了賽場上的表現,他謙遜、溫柔、善良的氣質與性格也非常圈粉。看到中國選手金博洋的國旗拿反了,就主動過去幫助整理。

隊友接受記者採訪時,為了不擋住鏡頭,他選擇從地上爬過去。

有記者曾經提問「Do you like China?(你喜歡中國嗎?)」他還特意修正用詞,「I love China!(我愛中國!)」

8日的男子單人滑短節目比賽中,羽生結弦出現了失誤,他卻可愛地說,「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今天被冰討厭了,看來不能日行一善,要日行十善才行」。

父親給他取名「羽生結弦」,是希望他「能夠像繃在弓上的弓弦一樣,平靜而充滿鬥志」,外表溫柔平靜如易碎的工藝品,內心卻充滿鬥志和不屈,偏執、自毀的藝術家與熱血漫少年結合,就變成了獨一無二的他。

當他決定不顧獎牌去挑戰人類極限的時候,就已經是勝者了,丟掉了獎牌,卻實現了自己的藝術。或許27歲的他沒有下一屆冬奧會了,但他從來都不是悲情謝幕,而是詮釋了藝術和奧林匹克的真諦,是真正的勇士。

想和小編真人聊天,請加微信號:iamxingxingjie2,歡迎來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d2ac9686715da7e290a8a356896fa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