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圓滿完成了各項議程後閉幕。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等出席閉幕式。本屆論壇發布了《生態文明·十堰宣言》,圍繞「生態文明,和諧共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交融智慧、分享成果、凝聚力量、形成共識。閉幕式前,舉行了市長熱點對話。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參加對話時表示,十堰將堅定不移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在建設美麗中國的偉大實踐中展現更大擔當、作出更大貢獻。
宣言倡議,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補好高質量發展短板;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製度保障;堅定文化自信,築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
宣言指出,湖北作為聯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作為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十堰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推動「兩山」實踐創新,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用行動詮釋了「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使命擔當。
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出席閉幕式
在以「守初心、擔使命,共抓長江大保護」為主題的市長熱點對話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專家與湖北省十堰市、江西省南昌市、北京市密雲區、山東省濟寧市政府領導及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就加強生態修復、實施鐵腕治污、踐行「兩山」理念,展開深入交流。
對話中,陳新武表示,近年來,十堰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時的殷殷囑託,突出抓好漢江等主要流域和丹江口庫區等重點區域的生態保護修復,以「關、拆、遷、轉」的鐵腕治污守護綠水青山,著力推動汽車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現代農業等綠色產業,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不斷增強生態環保基礎、提升綠色發展能力。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是全國性的生態文明領域專業論壇,自2011年舉辦以來,已成為研討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和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本屆論壇發布了中國西部生態文明發展報告、2019年度生態文明建設優秀論文和優秀調研報告,向新加入中國生態文明研促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代表和會員單位進行頒證授牌,為2020年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承辦城市——江西省南昌市授旗。
來自國家部委和部分省(區、市)的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特邀專家學者、國內外相關組織機構和企業代表出席閉幕式。(記者 彭飛 姜琨 劉旻)
>>延伸閱讀
原標題:剛剛發出的《十堰宣言》,影響全國!
11月17日,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閉幕。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十堰市委書記張維國等出席閉幕式。
本屆論壇:,論壇圍繞「生態文明,和諧共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交融智慧、分享成果、凝聚力量、形成共識。閉幕式前,論壇舉行了市長熱點對話。
論壇通過《生態文明·十堰宣言》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是全國性的生態文明領域專業論壇,自2011年舉辦以來,已成為研討生態文明建設重大問題和凝聚共識的重要平台。本屆論壇發布了中國西部生態文明發展報告,發布了2019年度生態文明建設優秀論文和優秀調研報告,向新的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代表頒發聘書,為新入會的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員單位進行授牌,為2020年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承辦城市授旗。當天閉幕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確定,2020年論壇將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
論壇現場向專家頒發聘書
現場為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員單位進行授牌
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會長陳宗興(中)為2020年中國生態文明論壇承辦城市南昌市授旗,十堰市市長陳新武(右)和南昌市副市長李松殿(左)上台交接會旗。
來自國家部委和部分省(區、市)的有關負責同志以及特邀專家學者、國內外相關組織機構和企業代表出席閉幕式。
閉幕式上, 論壇通過了一項重要宣言:《生態文明·十堰宣言》,宣言全文如下
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十堰年會生態文明•十堰宣言
在全國上下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之際,我們來自全國各地的同仁相聚在美麗十堰,參加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圍繞「生態文明、和諧共生——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分享智慧,交流經驗,提高認識,推進實踐。
我們認為: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事業從萌芽起步到蓬勃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謀劃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根本性、長遠性、開創性的工作,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實踐到認識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形成並確立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我國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
我們也要看到: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環境容量有限,生態系統脆弱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扭轉,重污染天氣、黑臭水體、垃圾圍城、生態破壞等問題尚需徹底根除。這些問題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制約,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明顯短板。
我們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推進高質量發展是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的必由之路。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美麗中國。
我們倡議:
1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探索高質量發展新路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強源頭管控,轉變發展方式,培育壯大新興產業,推動傳統產業智能化、清潔化改造,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全面節約能源資源,協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對奢侈浪費和非理性消費。
2 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補足高質量發展的短板。堅決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強化區域聯防聯控和重污染天氣應對,調整優化產業結構、能源結構、運輸結構、用地結構,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堅持污染減排和生態擴容兩手發力,加快工業、農業、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態系統整治,全面提升水安全。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加快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強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有效防範各類土壤環境風險。
3 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完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生態環境治理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加強長江、黃河等大江大河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快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生物多樣性,堅持陸海統籌,築牢生態安全屏障。
4 堅定文化自信,築牢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文化是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基因。錦繡中華大地,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家園,孕育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明,造就了中華民族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我們要追求人與自然和諧,追求綠色發展繁榮,追求熱愛自然情懷,追求科學治理精神,追求全民自覺行動,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樹立正確政績觀,讓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生態文明之路行穩致遠。
湖北作為聯結「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作為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支點,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十堰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推動「兩山」實踐創新,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用行動詮釋了「一庫清水永續北送」的使命擔當。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銳意進取、勇於擔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懈奮鬥。
作為此次年會閉幕前的重要活動,今天上午,市長熱點對話舉行!
17日上午,中國生態文明研究與促進會主辦、十堰市人民政府承辦的市長熱點對話在世紀百強酒店舉行。
活動現場
陳新武代表十堰市委、市政府和350萬十堰人民,對參加市長熱點對話的嘉賓表示熱烈歡迎!
對話會上,生態環境部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舜澤與湖北省十堰市市長陳新武、江西省南昌市副市長李松殿、北京市密雲區副區長朱錫才、山東省濟寧市副市長石光亮及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天義,圍繞「守初心、擔使命,共抓長江大保護」主題,緊扣《如何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重要指示,切實加強生態修復》《如何鐵腕治污,確保南水北調工程順利實施》《如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等議題展開精彩對話。
活動結束前,參加「市長熱點對話」的四位市長向全國人民發出邀請,歡迎大家前來作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cUFfW4BMH2_cNUgcDV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