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偶然刷視頻刷到了一個短片,標題是 《原來這就是不被愛的感覺》,曾獲得過「奧斯卡創意短片」。
內容講的是,在一個商店裡有一個被人嫌棄的彩蛋,這個彩蛋是粉紅色的,身上還鑲著金邊,也許是它的顏色太過俗艷,所以它一直躺在無人問津的角落裡。
當店裡的其他東西都被人買走了之後,清倉時,它終於被人買走了,然而卻是被主人包裝起來當作禮物送給了別人。
然而,每一個擁有它的人,沒有人真正地喜歡它,都把它當成了無用的擺件,於是它不斷地被轉手,直到被送到了一個二手商店裡。
在這個店裡,有好多沒人要的東西,它們都愁眉苦臉的,彩蛋在這樣的環境里,越發的沮喪。
這不被愛的感覺最終讓它縱身一躍、尋了短見。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它跌碎的一剎那,它的內心裂開,裂出了一地的璀璨。
原來,它的心裡裝著美妙的音樂盒,它遠比自己認為的自己有價值,也遠比別人以為的它,值得被愛。
你看,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不愛你,你也要愛自己。
你具備著別人沒有看到的價值,而你卻輕易地就否定了自己!
這個視頻讓很多人熱淚盈眶,也讓我們真的要想一想這個人生最重要的課題:如何來愛自己呢?
一個真正愛自己的人,要尊重自己的感受,而尊重自己的感受,就勢必要學會拒絕,樹立邊界。
以前在很多篇文章里,我都說過,我的媽媽是一個強勢的操控欲很強的人,在小時候,基本上她提的要求,我都會立刻答應,很少會拒絕。
那時候的我,主要是因為要依賴她生存,我不做,她就會各種方法綁架我去做,於是我也就養成了服從她的習慣。
在我獨立工作之後,她幫我帶寶寶,我對她基本上也是言聽計從,生怕她不順心,最後不幫我帶娃了。
但是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我越是不斷地答應她的要求,她越是會不斷地提出新的要求,我和她在一起的每個周末里,會被她支得團團轉,幾乎沒有自己獨立的時間。
比如一大早,不到八點,她就會喊我起床,無論我說多少遍,我想多休息會兒,她都要喊。
等我起床了,她可能已經燒好了稀飯,然後她就會安排我煎雞蛋炒菜做早飯,早飯剛吃完,並不能歇,要去收集衣服洗,忙完了之後,還要把中午要炒的菜擇好、洗好、泡好。
終於一切都忙好了,我剛準備坐下來碼字,她又開始叫我了,衣服洗好了,你去曬!
於是我迅速地去搭好衣服,心想這總能歇會兒了吧,結果,她又找出了一件衣服,讓我去手洗……和這樣的母親大人在一起,我簡直……
我曾經和我媽開玩笑說,媽媽,你有一種能力,就是瞬間把你身邊的人都通通變成你的奴隸!
她會說,什麼奴隸不奴隸的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你得給我努力去幹活!
好吧,我只有千依百順的份兒了,但她還會經常發些無名火,弄得我丈二摸不著頭腦。
還是我爸了解我媽,他對我說,是你把她寵壞了!
我想想也是,對於她的要求,無論合理的不合理的,但凡我能做到的,基本上我都會去做,我只考慮她的需求,卻從不考慮我自己想不想做,以為這樣她會順心,會贊我,可事實上呢?通通都沒有,反而她不合理的欲求變得更多了!
後來我開始改變,昨天,她讓我打電話給我爸(我爸在我弟弟那裡),催他回來,我說時間還早啊,我不催,要催你催!
她說,我催他的話,他會生氣,還是你催吧!
我說,我催,他一定覺得是你讓我催的,他還是會生氣的,所以我不催!
她說,不一定呢!你試試看吧!
我說,他要是生氣了,我可擔當不起,你既然關心他,那還是你催!
我們就這樣把一個皮球踢來踢去,最後,皮球還是落在了她手裡,恰好二寶過來找我,我成功地躲過了一劫。
有人說,那你就不怕你的媽媽繼續綁架你嗎?是的,以前是怕的,難免患得患失,也被她看透了虛弱的內心,現如今,我理直氣壯,還藉口多多,她倒是很奇怪的,不太去綁架我了。
你說神奇不神奇?
其實,這個世界上,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和自己的事,如果不是自己的事,無論別人怎麼催,怎麼要求,你其實都有拒絕的權力。
只是我們很多人,要麼太想得到別人的一句贊,得到一個好人緣,而違心去幫了別人,要麼我們不想傷害自己愛的人,於是委屈了自己,成全了別人,然而事實上,也許這並不一定會讓他開心,反倒會讓他「慾壑難填」。
生而為人,你內心裡最真實的感受是最重要的,這一點我得像老楊學習,他能夠在我剛幫了他之後,嚴詞拒絕我的不合理要求,毫不留情面,而他自己的心情卻絲毫不受任何影響。
這種對自己邊界的捍衛,也許在我以前的認知裡面,會認為是冷漠無情,但實際上卻是真正地愛自己。
《簡愛》中說:
「要自愛,不要把你全身心的愛,靈魂和力量,慷慨給予,浪費在不需要和受輕視的地方。你怎麼愛你自己,就是在教別人怎麼愛你。」
沒錯,一個人,要學會重視和肯定自己的價值。
《聖經》里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個在孤兒院裡長大的小男孩,他常常因為自己的出身而自卑。
有一天,他悲觀地對院長抱怨:像我們這樣沒人要的孩子,究竟為什麼要活著呢?
他的悲觀,讓院長動容。
然而院長卻對他說:孩子,我們做個實驗吧!他親手交給男孩一塊普通的石頭,對他說到:明天早上,你去市場上賣這塊石頭,但你要記住,你不是真賣,只是裝作賣的樣子。
而且,無論別人出多少錢,你都不能把它賣掉,男孩很不解,但還是接下了這塊石頭。
第二天,他真的裝出要賣石頭的樣子,拚命地叫賣石頭。還真的有不少人要買他那塊石頭,而且一個比一個出的價錢高。
男孩一直牢記著院長的話,沒有賣掉。
回到院內,他興致沖沖地向院長炫耀別人的出價,院長建議他明天拿著這塊石頭去黃金市場上叫賣。
在黃金市場上,竟然有人出價比昨天高出十倍,男孩依然是拒絕了,後來,院長又叫男孩把那塊石頭拿到寶石市場上去售賣。結果,石頭的身價又比在黃金市場上漲了十倍。
但男孩還是不肯賣,於是,這塊石頭被人們傳言成了「稀世珍寶」,有更多的人想要去買它。
一塊普通的石頭,它本身並沒有是什麼變化,但是在不同的環境中,在男孩的自珍自重中,竟然讓別人把它看成了稀世珍寶。
可見,一個人無所謂有價值沒價值,重要的是你要看重你自己的價值。
就像那個小視頻中的玩具彩蛋,其實它就算沒有它的那音樂盒的內心,她也挺可愛的,縱然一路下來,只要一個買主買了它,還這是被當做禮物送給了別人,但是身為彩蛋自己,它不應該因為始終不被別人喜歡,被送到了二手市場,而自暴自棄。
一個人,只有珍惜和看重自己,你的生命才會有巨大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的價值,其實並不取決於別人對我們的判定,你要明白,無論別人怎麼批評你、侮辱你、詆毀你甚至踐踏你,只要你愛你自己,珍重你自己,那麼你就擁有無限的價值。
因此,任何時候都要正視自己的價值,不要因為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而改變珍重自己的看法,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有一個人不會背叛我們,那就是,我們自己。
畢淑敏曾在《願你與這世界溫暖相擁》中說過這樣一句話:
「等著別人來愛你,不如自己努力愛自己。」
很多時候,在一段感情中,我們總是在討好,取悅他人。
而獨獨忘記了,人生最應該愛和取悅的人,其實是自己。
即使是父母,也不會一直無條件地愛你,即使是愛人,也不能保證他一輩子只愛你,只對你傾心。
所以,與其等待別人來愛,還不如先學會如何愛自己。
當全世界的人都不再愛你了,記住,你自己永遠都可以愛自己。
愛自己除了樹立邊界和肯定自己之外,別忘記還有犒勞自己與提升自己。
比如:讀一本書,喝一杯咖啡,看一場電影,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
比如,堅持一項運動,健碩自己的體魄,凈化早已疲憊的心靈;
再比如,培養一個興趣愛好,學習成長,拓寬生命的廣度和深度;
不管是從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讓自愛從頭到腳,里里外外游遍全身。
愛自己,要一方面滋養自己,一方面積蓄力量。
因為只有自己的愛滿溢了,才能有更多的愛,去愛別人。
從今往後,記住,我要做自己的主人,我喜悅那是真的喜悅,我傷心那也是真的傷心,我會回顧那些曾經的過往,
但是我,不審判,不歸因,而只是為了找出,我的不足,我的優秀,和我的喜好,
對於不足,我可以微笑著遺憾,對於優秀,我可以由衷地驕傲,對於喜好,我要好好地經營與享受,
愛自己,就是全然地去接納自己;愛自己白皙的肌膚,也愛肌膚上黑色的斑點,
愛自己不錯的身高,也愛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腹;愛越變越好的自己,也愛
愛自己的理性從容,也愛自己的感性迷糊。
愛自己,我要深深地看見我自己,緊緊地擁抱我自己!哪怕這個世界上的都拋棄了我,我也始終會有一個最忠實永恆的伴侶:自己!
記住,親愛的,越是不被愛,越要愛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