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語言現象在中國非常盛行,無論是領導幹部還是普通群眾,許多人都能隨口來上幾句。比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盆里有個瓢,風吹瓢擺搖,不知是瓢碰盆,還是盆碰瓢…等等,這些話語總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歡笑。而這種語言現象,老百姓一般喚作「順口溜」。順口溜源於生活,最常見的是賣貨小販使用,物品賣的好壞和順口溜編的好不好有很大的關係。順口溜使用得當甚至可以達到貨賣清場的目的。
而今天,很多人都把這種順口溜搬到了酒桌上,我們大家上酒桌,有的人為了談生意,有的則是日常聚會,在酒局上大家都比較講究一個愉悅的氛圍,所以在喝酒這件事上,大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喝酒敬酒勸酒詞上,以前大家都是說「來,我敬你一杯」「來,我們喝一個」這些話術,說的多了聽得多了也特別的沒有意思,所以有才之人,便創造出了一些酒桌上有趣的順口溜,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
1、共同喝酒
「一兩二兩漱漱口,三兩四兩不算酒,五兩六兩扶牆走,七兩八兩還在吼。一壺老酒兩杯茶,三碗豬蹄四盤瓜。五六七八朋友聚,九分醉眼十分花」。這個順口溜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從一到九每一句都很押韻,而且說的很貼切生活現狀,想必不少朋友在喝酒的時候,都領會過這種感覺,幾個朋友坐在一起,啃著豬蹄,划拳喝酒,聲音震耳發聵,顯得整個氛圍都熱鬧無比。不過熱鬧歸熱鬧,這樣的氛圍確實有點吵。
2、跟不熟的人喝酒
「半斤不當酒,一斤扶牆走,斤半牆走我不走。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喝不了就趕緊跑。兩腿一站,喝了不算。路見不平一聲吼,你不喝酒誰喝酒?」作為酒場上的老司機,這番話充分的反映了他們內心的獨白,日常聚會,跟不熟悉的人,喝酒都比較精明,遇到對勁的人,喝酒就喝多點,話不投機聊不下去的,能喝多少就喝多少,不想喝就溜之大吉,如果可以坑酒友一把,還會勸勸酒,這一番順口溜,將酒場上的老滑頭形容的很貼切。
3、跟朋友喝酒
「人生難得幾回醉,要喝一定喝到位。喝酒不喝醉,不如打瞌睡。只要精神好,喝酒如喝水。兄弟喝酒不會累,喝倒也算是陶醉。」這一番話語將酒桌上的兄弟情深說的很到位,人生中真心的朋友很少,在酒局上遇到酒逢知己千杯少的知己好友也很難,所以當有讓自己暢所欲言的朋友時,喝多少酒都是好的,喝酒只來真的,不玩虛的,喝酒一定喝到位,就算是醉了,一大堆兄弟也算是一種陶醉,感受不到酒精帶來的不適,醉了也是一種享受。
4、喝酒拒酒
「滔滔不絕有一位;自我感覺挺陶醉。要問此人該是誰?就是我,已經醉。別笑我,是累贅。昨夜酒喝過度,醉里雙眼迷住。到了家門口,誰敢擋我去路。可惡,可惡,卻是一顆樟樹。」這樣的拒酒順口溜不知道大家說過沒有,這是小編第一次聽說,聽完之後覺得很有意思,這可能是一個老酒鬼,總覺得這樣的順口溜顯得人很滑稽,不過拿來在酒桌上說,就能拒酒,也能逗大家開心。
5、喝酒擋酒
「酒不醉人人自醉,關鍵在於氣氛對。你若困難我不追,你若可以杯對杯。你一杯,我一杯,兄弟感情不用吹。我來替你喝幾杯,我醉兄弟你來背」聽完這話,不知道大家心裡有沒有些許的感動,看完這個順口溜,不由得想起了這兩個詞語: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酒局上不碰到勸酒的人就好了,還有一個能夠主動幫自己擋酒的人,這都是修來的福分。
這是順口溜,在酒桌上很盛行,通過幽默的口氣,給大家帶來樂趣,酒局本是一個歡樂的娛樂談判場所,而這些語言現象又為酒局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很有趣。不知道生活中,大家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順口溜,可以在下方評論區寫出來,大家共同學習一下,以後也可以在酒桌上賣弄賣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