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41歲成院士,任985大學校長,被「美國方舟子「質疑,該如何解決

2022-09-23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他41歲成院士,任985大學校長,被「美國方舟子「質疑,該如何解決

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

——屈原《九章》

提起曹雪濤,真可謂是年少有為,他41歲成為中國工程院的院士,2017年擔任南開大學校長,同時還是免疫學會秘書長和最牛博導,是無數腫瘤免疫領域研究生心中的偶像。然而在2017年,這樣優秀的學術界重量級人物卻被"美國的方舟子",曾擔任美國史丹福大學助理研究員的伊莉莎白比亞克博士質疑學術造假,在學術界引起不小的轟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年少有為,學術界的大鱷

1964年,曹雪濤出生於山東濟南,自小就是學霸的他一路光環加持,在1981年17歲的他就以優異的成績進入第二軍醫大學學習,並先後取得醫學學士、博士學位。

26歲博士畢業的他憑藉個人的努力一直留在第二軍醫大學任教,就職僅僅兩年就被學校破格提升為醫學教授,成為當時學校里最年輕的教授。在2005年,41歲的他被授予專業技術少將軍銜,同時還當選了中國工程院院士,2017年他來到985院校南開大學,擔任南開大學校長。

曹雪峰主要從事天然免疫與炎症的基礎研究、腫瘤免疫治療應用研究,並且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在學術研究方面,他曾多次獲得榮譽表彰,發表了SCI論文230餘篇,引用了一萬餘次,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獲得國家II類新藥證書2個。

不論是在科研還是在教育上,曹雪峰院士都可以說是一路順風順水,成績斐然,他甚至還是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然而在2019年,伊莉莎白比亞克博士社交網絡上發文質疑曹雪濤院士論文造假,在學術界引起了極大的轟動,這樣一位學術界的重量級人物被質疑論文造假,有很多人感到無比震驚,並驚呼"這瓜大到不敢吃"。美國方舟子"的質疑

方舟子所謂何人?方舟子曾在網絡上揭露並痛批一些文學抄襲和造假,而今天這位"美國方舟子",專門質疑學術造假。伊莉莎白比亞克博士曾供職於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她在2016年就辭職專門調查各類論文圖片異常問題,質疑各種學術造假行為,被網友們稱為"美國方舟子"。

伊莉莎白比亞克博士質疑曹雪濤院士學術造假,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認為在曹雪濤院士曾經發表的20多篇論文中,出現了許多圖片"不當複製"的現象。

伊莉莎白比亞克博士的質疑在網上一經發表就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而在這時,中國方舟子也趕來"吃瓜",發表自己的意見。他甚至毒舌地指出:"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院士也是用PS代替做實驗的高手,至少有18篇論文被發現數據造假。面對這些質疑和輿論的壓力,曹雪濤院士表示自己去了上海實驗室,一定會把這件事調查一下,給大家一個答覆。這件事帶給學術界的震撼太大,很多人對這件事的反應激烈,都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就像屈原說的"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大家都希望曹雪濤院士可以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

輿論衝擊,用實力證明

曹雪濤院士學術造假的事在網上引起網友們的熱議,可當我們回顧曹雪濤院士的一生,看到他卓越的貢獻和斐然的研究成果,不得不承認他真的是一個能力過人的超神學霸,他的很多研究成果可不僅僅是一個PS就能造的了假的。

17歲就能考入第二軍醫大學,26歲取得博士學位,即使放在現在,對我們很多人來說都是難以完成的。即使作為精英人才留在學校教書,他的成績也不是一蹴而就。他從學校講師做起,靠自己的努力成為教授,博士生導師,實驗室主任。

他還曾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兩項,他培養的12名博士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這些成就,這些貢獻,真的不僅僅是一個PS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個PS就能完全否定的。

在曹雪濤院士被質疑學術造假時,國家也開始調查這件事的真偽,曹雪濤院士也積極採取行動展開調查,但目前的調查結果還不能認定曹雪濤院士就是使用PS來進行學術造假。

擦亮雙眼,明辨是非

如今隨著網絡的發展,信息的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我們生活越來越方便的同時,消息的過度傳播也會給我們帶來一些負面影響。很多信息沒有通過證實真偽就在網上肆意傳播,即使現在還沒有人能十分確定地證明曹雪濤院士學術造假,很網民們卻在網上反應十分激烈。

教育和科研容不得半點虛假,兩者都是非常神聖的事情。如果學術造假的信息被證實是真實發生過的,我們或許會對這個看似光環加身的學霸的造假行為表示不屑甚至出言諷刺,而他也將跌落神壇;如果這件事是假的,一些我們覺得不痛不癢的言論或許就會變成尖刀刺傷當事人的心,也會讓許多人因此感到寒心。

任何一個科研項目,背後都藏著無數個日日夜夜的廢寢忘食,凝聚著無數人的心血,承載著無數人的期望。因此,面對這些真假難辨的信息時,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應該多一點包容,多一點耐心,擦亮雙眼,明辨是非,相信真相,不要做雪崩前的那一片雪花。

在被質疑學術造假後,面對風雨來襲,曹雪濤院士依舊巋然,他表示:"我將以此作為寶貴的學習機會,不僅在促進科學進步方面做得更好,而且在維護科學的準確性和誠實度方面做得更好。科學研究弄不得弄虛作假,不論真假最後一定都會有一個結果,現如今最好的辦法就是"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在日後的研究中更加嚴謹認真。

對於曹雪濤院士來說,這次被質疑學術造假的事件無疑對他的事業來說就是一道坎,或許他自己都沒想到,自己熱愛的事業會給自己帶來如此巨大輿論的壓力和質疑,不知曹雪濤院士能否挺得過這一段時光,繼續自己的科研之路?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b94877712dbf754c65c83242b498c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