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大V炒蘋果期貨,結果炒成果農!300多萬斤砸手裡

2023-02-13     道君說財

原標題:財經大V炒蘋果期貨,結果炒成果農!300多萬斤砸手裡

財經大V炒蘋果期貨,結果炒成果農!300多萬斤砸手裡

本想抄底,卻意外被迫交割了幾百萬斤蘋果實物……最近,期貨大V林先生和他的朋友有點兒心塞。2月10日,期貨圈內傳出期貨多頭通過網上賣蘋果的消息,其貨源正是由鄭商所交割而來的蘋果期貨。對此,當事人林先生回應稱,「1000萬斤也就是5000噸,去年12月蘋果期貨合約總共才有這麼多交割量,所以不會是我個人交割這麼多。一個公司只有500噸的額度,也就是100萬斤。我們是幾個朋友,一共四個公司,總共交割了1500噸,也就是300多萬斤。」據了解,目前他正帶領公司日夜加班銷售這批蘋果。據悉,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林先生已銷售出65噸。

圖片來源:當事人微博

當事人回應:抄底沒抄成被迫接下300多萬斤蘋果現貨

據證券時報報道,雖然期貨市場交割方式有現金交割、實物交割兩大類,但實際實物交割在期貨合約總量中占的比例很小。蘋果期貨平時實物交割量單月基本都只有幾百噸,歷史上最多的單月交割數量記錄也就只有一千多噸。對於一下子交割了這麼大量的實物,林先生坦言,「這種情況確實比較少見,期間遇到了很多『見鬼』的事情。本來是想抄底,可後來想平倉也平不掉了。」他回憶,2022年12月份,蘋果期貨價格跌到了8000元/噸以下,已經低於了種植成本。由於覺得這種低價不可持續,他和朋友本著抄底的思路進了場。可當時由於國內疫情防控政策剛剛調整,到12月末時,感染新冠人群比較多,市場對需求比較悲觀,貿易商和期貨市場賣方都參與了拋售。

據銀柿財經報道,林先生告訴筆者:「結果由於預期不樂觀,現貨貿易商以及投機商在臨近交割之時都拚命砸盤,蘋果期貨價格已經不正常了,此時多頭如果平倉,將面臨不少的虧損。我算了下自己的成本,低於蘋果的平均拿貨價格,所以就決定接貨。」於是,林先生前往交易所交割蘋果現貨。

圖片來源:當事人微博「後來才知道,這些空單是著名的百億私募敦和資管交割給我的,蘋果實物的品相很完美。」對於交割的現貨具體數量,「浪豬灰頭」表示,「實際上只有300多萬斤,並沒有網傳的1000萬斤那麼多。」眼下最大的問題就是這300萬斤蘋果現貨要怎麼處理。「浪豬灰頭」表示,自己有電商渠道,但從未接觸過生鮮類商品,也有一些擔憂,「雖然現貨蘋果的成本較低,但是水果畢竟保鮮期不長,若不能出手,還是會砸在手裡」。

業內人士:頭一次見

「期貨交割果在市場上一般是買不到的,線下超市和電商能買到的果都是三級果,但交割產品80%都是一級果和二級果。」林先生稱,交割蘋果就像經過選美,直徑都要在80毫米以上,水分和甜度都需要經過專門儀器監測,顏色也要好看,不能有斑點等,目前他售賣的價格已經比同類型產品低了很多。據他介紹,「交割果」這個品牌是朋友很早就註冊的,這次他和其他朋友都用了這個包裝。不過目前打包分裝的場地和設備都是臨時搭建出來的。目前他們在水果市場和大的商超都在鋪貨,還有一些知名水果品牌也願意接貨。

期、現業務聯動有更大空間?

據期貨日報報道,林先生直言:「我要鄭重感謝一下期貨交割賣方敦和,是我們遇到的最講信用的交割方。」「交割來的蘋果,等級比普通的電商的蘋果要好不少,但價格也高,其實在線上銷售並沒有優勢。但我們想建立期貨交割果在大眾心目中的形象,所以一部分蘋果嘗試通過電商直接零售。」他說。「在普通水果店銷售上,交割品跟普通一二級價差不大,但是我認為特別適合走中高端電商,一來不用人工分選完全保證質量,二來交割果都為前期果,待第二年3月開始銷售非常有優勢。」他向記者介紹。

據21財經,還需要指出的是,蘋果期貨與其他商品期貨不同,該品種的上市本身也帶有一定扶貧屬性,此前已有多家期貨公司通過「保險+期貨」、「訂單+期貨」等形式,幫助果農轉移種植風險。而經過此次電商售賣期貨交割果事件後,也為包括期貨公司在內的市場主體提供了一個思路,是否也會採取類似方式進行期、現業務操作。畢竟,可直接進入C端流通環節的期貨品種不在少數,比如紅棗期貨、花生期貨、雞蛋期貨等。

綜合自:每日經濟新聞、銀柿財經、期貨日報、證券時報、21財經、公開信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f7f33ea4e531fc09116004027ebd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