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功勳卓著但為人低調,立場堅定而不惜出賣韓信,為了自保而甘願自污,最終得以善終。
毛澤東稱劉邦是「最厲害的皇帝」。除了雄才大略、知人善任,劉邦的成功秘訣就在對知識分子暨謀士的高度尊重上,簡直是從諫如流的代名詞。
拿蕭何來說:
蕭何為漢朝立下不世之功而位極人臣,更難得的是能在歷史上罕見地得以善終。
1,敢做敢為,扶持劉邦抓住機遇做老大。
陳勝、吳廣揭竿而起,蕭何積極動員縣令召回犯事避難的劉邦。蕭何極力動員劉邦挺身而出,但劉邦卻瞻前顧後。蕭何便設計用抓鬮方式選老大,結果不出意外地劉邦「中彩」,蕭何急忙把其他9張紙條全部吞進肚裡——因為每張紙條寫的都是劉邦。
2,治國有方,為老闆爭天下提供可靠大後方。
楚漢相爭長達四年,蕭何一直留守關中,不僅把後方治理得井井有條,還源源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3,立場堅定,不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當初「月下追韓信」。而天下初定之後,蕭何與呂后設計,並親自跑到韓信家裡拍胸脯動員他來宮中開會,結果戰神一去不歸。
蕭何不夠朋友,但絕對是以老闆的根本利益為重,堪成古今第一經理人。
再拿劉邦來說:
秦時十里為一亭,身為泗水亭長的劉邦不過是個比村長級別略高的基層幹部。遊手好閒的劉邦成就兩漢四百年基業,「高富帥」的項羽兵敗垓下,以下幾點不無啟發。
1,格局、情商與戰略規劃。
2,打勝仗靠武將,成大業靠謀士。
總總歷史說明了一個問題,有難可以同當,有福卻難同享。
兄弟之間最難的的就是始終如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