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不好怎麼能做好養殖?高手教你防治氨氮亞鹽、致病菌

2019-09-12   水產養殖小貼士

近期颱風很多,很多養殖戶都把自家的死蟹和損蟹全都推到颱風上,說養殖靠天吃飯,根本賺不到錢。其實很多池塘出不了產量的真正原因和颱風並沒有太大關係,池塘水質不好導致魚體質差,一旦外界環境有一點變化河蟹就會應激死亡。所以說很多養殖戶都搞錯了,是水質的變化導致了魚體質下降最後死亡,颱風只是加速了這一過程。就算沒有颱風,水質不好的池塘也早晚會死蟹。

現階段養殖河蟹都在進行育肥工作,很多養殖戶都會忽略水質調控的問題,覺得反正也快賣蟹了,也不需要了。

但是我們養殖戶要清楚我們養殖戶賣蟹賺錢不光是要看產量的,還要看規格。水質不好的池塘很少有能出三兩多的大蟹。每年賣蟹的時候總有養殖戶能出三兩五的大蟹,而自家的池塘只能出二兩幾的小蟹,誰看著都羨慕。

我們現階段的水質問題無外乎還是溶氧、氨氮亞鹽和病菌。每個池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這些問題。

(1) 溶氧

我們挑了一個魚規格不大的池塘,通過幫邦魔盒後台的數據發現,這個池塘的溶氧指標一直處於很低的狀態。魚處於長期缺氧狀態,河蟹會迅速的往池塘周邊攀爬。魚一旦浮頭就會嚴重影響河蟹的進食頻率,導致河蟹根本不長。溶氧掌握不好螃蟹根本不吃食,你投再多的營養品再高蛋白的飼料,魚不吃就一點作用都沒有,根本不會長蟹,還會爛底。

防止池塘缺氧,主要還是要在日常養殖環節做好:

控制好池塘的放養密度,放養量應該在池塘水體的承載能力以內,勤換水,少量多次的增加換水頻率,每次換水不要換太多,環境改變太大會造成魚應激反應。應激反應增大,魚發病率會增大;

夏季進入高溫,前期累計的殘餌糞不斷發酵,有害物質不斷積累,此時控制好飼料的投喂量,儘量減少池塘飼料餌料的進一步殘留,可以經常使用生物底改繼續擰調養水色,使藻和菌處於一個比較好的活性。

我們有些魚養殖戶很少加裝增氧機,但是如果發現池塘經常出現溶解氧不足的情況下,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加裝增氧機,也可以保持一個比較好的池塘溶解氧。

(2) 氨氮亞鹽

首先我們要知道水體中為什麼會有氨氮亞鹽。首先養殖水體中有機(主要是蛋白質),通過氨化作用轉化成氨氮包括分子氮NH3.H2O以及離子氮NH4+,然後水體中的氨氮再通過亞硝化反應,形成亞硝酸鹽。最後亞硝鹽轉化成硝酸鹽的過程,這被稱為硝化反應;反之,在反硝化菌作用下,亞硝酸鹽和硝酸鹽以被還原為氨氮,稱為反硝化反應。

其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是對對蝦有毒害作用,主要受溶氧影響,溶氧充足,水體中的有機氮會通過硝化反應形成無害的硝酸鹽,從而被水體中的植物利用,不會對魚養殖造成危害。

(3) 致病菌

最近水溫還是很高,致病菌肯定都會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滅菌。消毒殺菌應該有規律的進行。使用刺激性較大的消毒劑,這樣的結果就是不僅沒有殺滅有害的致病菌,反而還會導致魚受到消毒劑的刺激造成更嚴重的死亡,目前市面上最新的消毒技術是採用納米技術將銀離子加工成納米級別的顆粒,銀離子具有相當強的穿透效果可以直達細菌和病毒的內部瓦解其官能細胞,最終導致細菌、病毒死亡,達到殺菌的目的,同時對螃蟹刺激較小,且無殘留和抗藥性。

當然殺完病菌之後我們要抑制病菌再次爆發,我們有經驗的養殖戶都會定期去補菌,很大程度上都是為了去抑制有害菌的生長。但是我們要注意消毒殺菌的產品不要和菌種一起使用,最好先殺菌,過了兩三天之後再潑灑菌種才能最好的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