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人家屬都不認識,卻唯獨認識他,媒體「曝光」後,牽出這樣一段往事······

2022-03-18     人文傳媒網

原標題:植物人家屬都不認識,卻唯獨認識他,媒體「曝光」後,牽出這樣一段往事······

在武漢東湖之濱,有人經常能看到這樣一番景象:一個60多歲的男人,推著一個老人,冬天的時候,坐在輪椅上的人,還會裹著厚厚的棉被。

60多歲的男人,在安頓好在輪椅上的老人之後,就拿出音箱、麥克風,還有二胡,面對著輪椅上的人又唱又跳。

這番景象總能引得路人關注,人們有的說他們是摯友,也有人說他們是父子······

人們不知,16年,5800多個日夜,24小時的守候,他們卻只是病人和護工的關係。

護工叫黎成林,16年前因聽村裡的人說,在大城市照顧病人都能掙錢,就拿著被子捲來到大城市。

在醫院等了很多天後,才收到了第一份工作邀請:照顧一位已經被判定為植物人的病人。老黎當時也沒多想,就接下了這份工作。

老黎從照顧病人第一天起,就和他在病房同吃同住,晚上就睡在病床邊的摺疊床上。除了穿衣、洗漱、吃飯,老黎還要給成明翻身、清理大小便。老黎剛接手時,病人的病情不穩定,不斷地咳嗽,痰噴了一牆。老黎就隨時用吸管幫成明吸出喉嚨里的痰,最頻繁時十幾分鐘就要吸一次。

早上4時30分,老黎起床做飯;每天,老黎為病人擦三次身,換三身衣服;晚上,老黎每兩個小時為病人翻一次身;只要天氣好,老黎會每天用輪椅推著他外出漫步。

在一次與病人愛人的談話中,老黎得知,病人很喜歡音樂,老黎把這些話記在心裡,抽空自學了二胡。起初,老黎也沒覺得二胡能有什麼作用,只是覺得慢慢的一天,總得和病人做點什麼。

2011年春節前的一天,老黎陶醉地拉著二胡,吸引了一位在附近唱楚劇的老人,兩人一個拉一個唱,唯一的「聽眾」突然笑了。這是病人昏迷後第一次笑,這讓老黎激動得想哭。

管床醫生後來告訴老黎:「你的陪護和音樂給了病人一種環境刺激,這叫音樂療法,對他有幫助。」這讓老黎對照顧成明更有信心了。老黎為了學唱歌,常在醫院撿一些舊雜誌,把歌詞和曲譜抄寫在雜誌上。如今,他已為病人演唱了2000多首歌曲。

老黎與病人無法正常交流,每次只有在老黎唱歌跳舞時,蜷縮在輪椅上的病人,才會通過嘴角微微揚起,與老黎「互動」。

有人讚譽老黎:「在東湖,黎師傅唱得不是最好的,但黎師傅是最動情的。」老黎笑笑:「我只為他一個人唱,他感覺好就好。」

16年過去了,病人已經成了老黎生命的一部分,按老黎的話來說就是「回家一晚也挂念他」,

有人問老黎:有一天病人恢復了意識,見到了你,你是不是很高興?老黎自豪地說:「他早就認識我了!」

老黎的故事被媒體挖掘後,有人高薪聘請老黎,但被他拒絕了。如今,老黎拿著每天160元的工資,依舊在勤勤懇懇的照顧著這位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親口對他說聲謝謝的人。

有人說老黎傻,一不圖掙得多,二還不知道這個病人什麼時候能醒,把自己的後半輩子都給一個看不見回報希望的人。當然,也有人誇讚老黎。老黎覺得,他這輩子很成功,自己雖然不容易,但卻活的很快樂。

這個世界上一定有超級英雄,但更多的,還是像老黎這樣默默無聞的普通人,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洗刷著社會上的浮躁氣息,給這個社會輸送這正能量,也傳遞著人間本該有的愛。

很多人看過老黎的故事後,非常感慨,面對一個無法交流,沒有血緣的植物人,16年如一日,拿著微薄的收入,這得是內心多麼純凈,才能如此堅持啊!

其實,老黎能如此的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把錢看的很淡。老黎十多年沒買過鞋,穿的都是病人兒子淘汰下來的鞋,每月只從妻子那裡領100元生活費,病人家裡包吃,他只是每月買些不貴的水果,就算是給自己的獎勵了。

因為內心沒有對物質過高的追求,令他內心很平和,物質也沒有蒙蔽他善良的本性。所以,他身上散發出的光,才不污濁,在這個五濁惡世中,老黎這樣的人才會顯得更加的珍貴。

願好人,一生平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4cb01900d9ec1a09c68ff3fe7d64a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