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新興產業「集群進化論」

2022-10-18     貴州都市報

原標題:貴州新興產業「集群進化論」

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聯通貴州分公司共同打造的貴州首個5G全連接工廠車間內的一台生產設備正在高效運轉。            鄧剛 攝

銅仁市萬山區萬仁汽車總裝車間,技術人員正在質量檢查。

貴州翰凱斯無人駕駛車輛生產車間。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管雲 鄧冰 李碩 曹雪薇

很可能超出許多人想像的事實是:今天,全國1/3以上的中高端鋼絲繩、4/5的濕法凈化磷酸、1/4的高品質磷肥在貴州生產。

十年間,貴州工業經濟年均增速達10%以上,工業投資年均增速達到17%,位居全國前列。十大工業產業產值均已突破千億元大關,貴州工業走出了一條不斷突破的「上揚曲線」,全省目前共有國家級創新平台98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26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68個、技術創新示範企業68戶、工業設計中心48個,而貴陽貴安成為全球聚集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全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7年位居全國第一。

這是產業勃發的貴州聲音。

創新者的路徑圖

走進貴陽高新區貴州翰凱斯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台無人駕駛車輛吸人眼球。如同長了「眼睛」的車輛自行導航規劃路徑、自動避開前方障礙物——這就是翰凱斯研發的第一代Robobus(無人駕駛小巴)。

「目前Robobus量產工作持續推進中,已獲得了來自西班牙、韓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外客戶的意向訂單,國內訂單也已開始逐步交付。」翰凱斯產品經理劉鑰介紹,2019年,翰凱斯通過3D列印生產了全球首個一體化的汽車底盤,並發布了自主研發的PIX自動駕駛底盤+多功能艙體產品。如今,基於自身研發的PIX自動駕駛城市機器人平台,共打造了30多種自動駕駛產品,並在物流、零售、環衛等多種場景應用。

翰凱斯在無人駕駛技術領域的突破,占據新技術高點,補上了產業鏈斷點。今年7月,翰凱斯獲日本TIS株式會社獨家戰略投資,成功完成A1輪融資。本次融資主要用於滑板底盤、Robobus與無人清掃機器人3款產品的量產及自動駕駛技術的進一步研發,同時持續推進國際化市場的布局。

這不僅是企業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更是貴州壯大新興產業發展的成果。

在產業變革中匯聚發展優勢,貴州創新發展路徑,圍繞醬香白酒、現代化工、基礎材料、大數據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及電池材料等十大工業產業展開布局,把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作為實現工業大突破的重要抓手,其中基礎材料、新能源汽車、現代化工成為近5年來我省工業增加值增長最快領域。

產業鏈語境下的行業巨頭

「我們抓住了風口,2020年、2021年,公司連續兩年前驅體出貨量、出口量雙料全球第一。」站在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開陽生產基地,中偉股份副總裁劉興國十分感慨。

8年前,中偉股份落戶大龍經濟開發區。彼時,新能源市場還未迎來爆髮式增長。「我們四處選址,貴州在土地、金融、服務等要素保障給予支持力度無可比擬。」劉興國認為,貴州對產業選擇的前瞻眼光和構建良好產業發展生態,也成為企業不斷成長的重要原因。

立足新優勢,中偉股份收穫感很強:從新能源的行業「新兵」成長為年營收超200億元、三元前驅體全球市場占有率超26%的龍頭企業,相繼在銅仁市建立總部產業基地、在開陽縣建立開陽產業基地。

瞄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引領帶動作用,貴州通過推動龍頭企業能級提升,延伸產業鏈,強化創新驅動,發力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產業集群。

以寧德時代為代表,全省已匯聚了一大批新能源領域龍頭企業和重點項目。無論是中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開陽布局的磷系新材料生產基地,還是貴州振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規劃探索鉻系新材料在液流儲能領域的全新應用場景,貴州全產業鏈的發展方向清晰:成為全國重要的動力電池材料生產供應基地之一。

基於產業鏈和產業集群培育「專精特新」企業和單項冠軍企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貴州還通過創建示範創新平台,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等方式,不斷提升新興產業的競爭力。

貴州梅嶺電源有限公司在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的飛行任務中,配套了9種共22台鋅銀蓄電池。「我們通過成立項目攻關團隊,解決了制約長濕荷電壽命關鍵技術難題,能夠滿足飛船10個月的長時間帶電貯存。」梅嶺電源電池設計人員餘波介紹,作為鋅銀蓄電池配套廠家,梅嶺電源研發的產品已多次應用於我國載人航天、探月、北斗衛星導航等重大航天工程。

以梅嶺電源為代表,貴州加快推動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增效,聚焦前沿和共性關鍵技術開發,在航空航天緊固件、航空用鍛件智能化製造、超大尺寸觸摸屏、「三磷」治理等多個領域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從貴州製造到貴州智造

近日,在北京展覽館展出的「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貴州單元,一張來自國內最大的工程輪胎生產、配套、出口基地生產車間的圖片,吸引了眾多觀展者的目光。圖片上,貴州輪胎與中國聯通貴州分公司共同打造的貴州首個5G全連接工廠車間內的一台生產設備正在高效運轉。

十年間,在貴州修文經濟開發區,貴州輪胎先後完成三期項目建設,國內輪胎年產能達800萬條;2017年11月,貴州輪胎與越南前江省龍江工業園區簽訂投資協議,翻開了企業主動融入國際市場的嶄新篇章,該項目當前日產輪胎可達3500餘條。

變化的不只是貴州輪胎的生產規模。看似尋常的輪胎,實則是一個技術含量極高的核心零部件。掌握技術,就掌握了前進的「鑰匙」。

十年間,創新升級成為貴州輪胎髮展的主旋律。不斷疊代的技術,讓企業構建起差異化的產品結構,產品走向了高端市場,也實現了主流市場的全覆蓋。卡客車輪胎、工程機械輪胎、農業機械輪胎、工業車輛輪胎、特種車輛輪胎五大領域共30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占總銷量的25%以上。

「一個輪胎,其實蘊含著複雜的力學與材料學特性。」貴州輪胎總經理王鵾告訴記者,近年來,貴州輪胎通過持續不斷地自主創新,建起輪胎行業首批獲準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還建有省級綠色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級高性能輪胎工程研究中心。

依託內部強有力的科研資源,貴州輪胎掌握了處於國內先進水平的輪胎研發、設計和生產關鍵技術,近3年主持和參與制定了20多項國家或行業標準,自主研發並處於有效期的技術專利共計163項,主導產品的關鍵技術掌握率達到100%,產品生產完全使用自主研發技術。

今天的貴州輪胎已經成為中國商用輪胎市場的領軍企業之一。企業產品疊代、創新的同時,產品的生產工藝與流程也走在了行業前列。

貴州輪胎5G全連接工廠現場,在46套多功能自動導引運輸車(AGV)、近160套射頻識別系統傳感器(RFID)以及工業攝像頭、PLC、工控機等設備的加持下,每個生產作業點都顯得智能、整潔。在這裡,大數據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有了最生動的寫照:一個胎圈的生產僅需25秒,生產效率較搬遷前提升40%以上,物資損耗降低了16%,運維成本降低近1/3;作為一家老牌國企,貴州輪胎借力大數據華麗轉型,從製造走向智造。

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遊產業化四位一體,這是富有貴州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構建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a18210845f74e574705c9c9070abd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