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現「壓力煲炸彈」!警方在廢棄校舍發現大量爆炸物

2020-05-03     南方plus客戶端

香港警方昨日在九龍灣廢置校舍發現,在去年占據香港理工大學時,暴徒盜走實驗室大批危險化學品,並在該廢棄校舍內製成烈性炸藥、遙控炸彈、土製手榴彈以及和2013年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同類型的「壓力煲炸彈」。香港警方發現該處藏有港理大失竊的20樽重10公斤的易燃劇毒化學品,包括可作迷藥的哥羅芳和劇毒山埃,暴恐分子隨時可用來向水源投毒或進行「迷魂」綁架。

據介紹,位於九龍灣彩石里聖若瑟英文中學的舊校舍在1967年啟用,但自2010年12月起停用,至今已空置近10年。校舍外牆布滿塗鴉,課室走廊寫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等文宣口號。警方懷疑暴徒將這批炸彈、毒藥收藏在廢棄校舍內,伺機發起襲擊,甚至不排除謀劃在「五一勞動節」活動,但懾於警方高度戒備而無機會使用。

據介紹,昨日下午1時許,4名少年潛入舊校舍玩「WARGAME」,其間在地下一男廁內中間廁格發現藏有可疑物品,於是報警。軍裝警員封鎖現場調查,初步相信與爆炸品有關,警方擴大封鎖範圍至學校對面人行天橋及彩石里,由爆炸品處理課人員到場檢查及安全處理。

爆炸品處理課人員發現有關物品全是爆炸品及有毒化學品,分別用紙皮箱、手拖篋和一個容器盛載,放置在坐廁板上及坐廁旁,主要分為三大類,包括手擲式土製炸彈(手榴彈)、烈性炸藥,及5部手提電話及電路板等遙控裝置,可以用撥通電話原理將電流通過電路板產生熱力,然後引爆炸彈。

同時,現場有一個裝載烈性炸藥的壓力煲和20樽的化學品等,化學品重10公斤,包括哥羅芳、山埃、水銀、乙醇、金屬鈉等劇毒及高度易燃性物質,部分未有開封,經核對標籤編號,警方相信是來自去年11月港理大實驗室被盜化學品的一部分。此外,現場還有約4公斤炸藥半製成品,相信是烈性「ANFO」(硝酸銨)炸藥。

香港警方指出,首次發現類似俗稱「土製菠蘿」手擲式球形炸彈及一個壓力煲炸彈,這兩個炸彈外面都有引線作引爆,相信內有已製成的炸藥,點燃後會產生大火球或小型爆炸。爆炸品處課科炸彈處理主任李展超表示,經過初步檢查,爆炸品的性質穩定,無須即場引爆,但威力有待進一步檢測確定。

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高級警司李桂華表示,自修例風波以來,香港警方已破獲11宗爆炸品案件,特別是有人盜竊大學的大批化學物品,令警方非常擔憂,如硝酸銨炸藥及首次發現的壓力煲炸彈等,殺傷力巨大,也是國際上恐怖襲擊事件中常用的爆炸品。根據《刑事罪行條例》第200章,藏有或製造炸彈最高可被判監禁14年,試爆或造成人命傷亡會被判更重刑罰。

香港首次發現的「壓力煲炸彈」,經警方初步檢查後,發現配置電路板和手機遙控器,其模式幾乎與2013年4月15日在美國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的壓力煲炸彈如出一轍,波士頓案件共釀成3死183人受傷。

此次同場檢獲的硝酸銨,屬製造ANFO(硝油炸彈)的主要原材料,因硝酸銨本身是肥料容易購得,而且成本低及容易製作,故也被稱為「肥料炸彈」或「窮人炸彈」。1995年,美國奧克拉荷馬市發生汽車爆炸案,造成167死850傷,炸彈是以5000磅硝酸銨及一種爆炸性燃料製成,是世界各地恐怖分子常用炸藥。

【記者】沈叢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Xxn3XEBfwtFQPkdRd1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