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場熱身賽三分35投15中,最穩外線竟被稱趙不攻,他打了多少人臉

2019-08-14     晚年風光無限好

中國男籃從集訓開始已經經歷了13場熱身賽,從最初的澳大利亞NBDL聯隊到剛剛打完的崑山四國賽,中國男籃不僅從人員的調整上有了變化,而且在磨合主力陣容上也再次陷入了困境。吳前、陳林堅的離隊也預示著中國男籃正式放棄所謂的「投手」,瘦身到14人的中國男籃的打法也發生了改變,內線主導的攻防體系也讓人們戲稱男籃迎來了移動長城2.0時期,然而在我看來男籃選擇內線的原因無異於2點,第一:外線投射水平普遍不高,並不能有效的牽制對手解放內線壓力,如果以外線在主,那麼中國男籃的得分能力真的堪憂。第二:身高優勢,易建聯在國際大賽中的表現配得上核心地位。

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李楠指導始終相信中國男籃外線的投射,也願意給投手時間,然而事實證明在高強度對抗中那些在CBA聯賽中證明過自己的能力的球員仍顯得稚嫩與無力,這也是李楠指導在選人用人上放棄如陳林堅一樣純投手的原因,當你的進攻彌補不了你在防守中的漏洞的時候,也就沒人願意用你了。

在這13場熱身賽里,趙繼偉三分球35投15中,命中率達到了42.8%,要知道他在上賽季CBA聯賽中的三分命中率僅有23%,你很難想像他付出了多少汗水與努力,只是中國男籃熱身賽中三分球最穩定的他竟被人們稱為趙不攻,這難道不也是莫大的諷刺嗎?誠然,趙繼偉的大局觀與組織能力非常突出而被人們所熟知,但你要知道趙繼偉的控運技術與基本功在國家隊也是名列前茅的,他不是不能攻只是他打球更聰明,試問你讓一個身高剛剛過1米8的瘦小控衛去生突硬鑿嗎?如果你再拿他的三分說事,請尊重數據!

從進入中國男籃集訓隊開始,人們對趙繼偉的質疑就沒有停止過,就連現階段仍有人認為趙繼偉是中國男籃後衛線上的毒瘤,他不如誰誰的言論比比皆是。猶記得在一開始時人們對他狀態的擔憂,對他進入12人大名單的不看好,那個時候的趙繼偉正符合了他進入集訓隊時自己說過的話,「青澀」與「起點低」,大傷過後沒有被理解反而被質疑,我想這也是對趙繼偉的一種考驗與歷練吧。

如今他再次披上了中國男籃的戰袍,進入2019年男籃世界盃大名單更是板上釘釘,從開始到結束他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影響著整個中國男籃,說他聰明不如說他努力, 他也遠知道腳下的路還很長,這也並不是結束而且新的開始。試問,直到如今還有多少人質疑趙繼偉,他又用表現打了多少人的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WAbkmwBvvf6VcSZ19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