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江都這3人,挽救了3條生命,看看有你認識的麼

2019-08-14     江都新聞

有 情 感 有 情 調 有 情 況

做江都人最愛關注的微信公眾平台今天讓我們一起為這三位超有愛的小伙點贊

酷暑當頭,一如我區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的登記熱情,連日來,揚州市中心血站江都采血點每天都會接待數名捐獻登記人員。

昨天,外賣小姐姐崔春霞再次來到熟悉的采血點,因為生二胎,她有兩年沒有參加無償獻血了,這次她來到血站,告訴工作人員:她不但恢復每年的無償獻血,還要加入造血幹細胞捐獻的行列,幫助血液病患者抵禦病魔,播下生命的火種。造血幹細胞捐獻也被稱為骨髓捐獻,在我國,每年要新增4萬名白血病患者,他們中的許多人可以通過造血幹細胞獲得新生。

記者了解到

今年以來

我區已經新增登記了160多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人數占了揚州大市的半壁江山

在這些登記在冊的志願者中

我區已經有3位完成了捐獻

用自己的愛心挽救了素不相識的他她

捐獻後,他們還好嗎?

前右二高明

2003年,江都開啟了造血幹細胞捐獻採集工作,當時在南苑醫院工作的王高明當仁不讓的參加了報名,成為我區首批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王高明說:「我知道這個對自身身體健康沒有影響,而且挽救患者生命是我的使命!」

2009年9月,王高明接到江都紅十字會的電話:他的骨髓與一位23歲的女大學生配對成功。得知他真的要去捐獻骨髓,家人表示出擔憂,王高明以自己專業的醫學知識消除了家人的顧慮,他說:我既然登記了,給了別人希望,就不能給別人失望。王高明毫不猶豫簽訂了捐獻同意書,並很快做了HLA高分辨分型檢測,11月檢測成功,體檢合格。此後,江都紅十字會派出專車,送王高明至江蘇省人民醫院,並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王高明成為我區首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採訪中,王高明告訴記者,近年來,自己的身體一直非常好,還積極參加了揚州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團隊,經常以自身的體會,宣傳捐獻幹細胞是救人生命且無損健康的。現在,他周邊的好多親戚、朋友、同事也都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成為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王高明呼籲:「其實捐獻造血幹細胞沒有那麼神秘與危險,也沒有什麼後遺症。我們需要更多的人加入進來,配對成功的幾率就會更大!登記的志願者們也要履行諾言,讓無數的生命得到延續!

王蓉是我區第二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也是首位女性捐獻志願者。2015年,因為她的捐獻,成功挽救了一名與她素不相識的白血病患者:「如果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挽救一個家庭,我願意付出一點點,卻給別人帶來無限希望。」

出生於1983的王蓉是我區一名獻血志願者,自2008年開始每年獻血兩次。2015年6月29日,王蓉HLA高分辨與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接到通知後,王蓉當即在同意書上簽字。其實在此之前,她曾與一名患者配對成功過,但由於意外有了身孕,不得不遺憾放棄。這一次簽字以後,王蓉更加注重保養和鍛鍊,每天堅持體育運動、合理飲食,並於當年8月29日體檢通過。

在完成採集之前,王蓉還經歷了父親的驟然離世,辦完喪事後,原本不太支持她的母親表示,生命太寶貴了,如果能挽救他人生命,她贊成女兒的決定。 近年來,王蓉已經調至揚州市區工作,身體健康、生活幸福,她說,只要自己有能力,就會不斷儘自己所能,給更多人以希望!

吳靜是一名85後,是江都洪泉醫院的一名護士。2012年5月,吳靜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2017年5月,她與我省一位白血病患者成功配對,得知消息後,她毫不猶豫為患者送去244毫升「生命火種」。

說起當年的捐獻,吳靜風輕雲淡:「當時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覺得多抽一管血也沒有關係,反正都是獻血,如果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也挺好的。被通知配型成功後,就做了一下家人的思想工作,也得到了家人支持。捐獻完初期有乏力的症狀,休息了一段時間後就完全沒有任何症狀了,現在的身體挺好的。」捐獻的事情已經過去幾年了,但卻默默影響著吳靜的人生,她對家人對患者對身邊很多的陌生人,都多出許多愛心、耐心,她告訴記者:「如果能幫助到別人,其實你將會收穫到不一樣的人生意義。」

如果你正好處於18——40周歲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

可與江都紅十字會聯繫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5毫升血液,進行血液HLA分型等檢驗,並把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以供渴望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

造血幹細胞捐贈並不可怕,

歡迎大家轉發出去,

傳遞正能量,傳遞愛~

願好人一生平安!

來源:今日江都

作者:江都日報記者 兆俐 實習生 張馳

編輯:阿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V3mjmwBvvf6VcSZy2n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