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 | 義烏這個地方將舉辦規模更大的「紅糖節」!還有…

2019-10-03     義烏髮布

紅糖是義烏三寶之一,義烏人「雞毛換糖」創業故事中的「糖」,指的就是紅糖,可以說,紅糖在義烏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貢獻。作為主產區的義亭鎮,素有「紅糖之鄉」的美稱,紅糖也貫穿著義亭經濟社會發展的始終。

富民 甜蜜的紅糖 甜蜜的生活

先田村位於義亭鎮紅糖的核心產區,在這個村的角角落落,幾乎都有紅糖的元素。從村外一片片整齊的甘蔗林,到房屋外立面上的紅糖發展漫畫,無不顯示著紅糖對這個村的重要性 。

孫文壽是先田村最資深的榨糖手藝人之一,上世紀六十年代,17歲的他跟著父親到村裡的榨糖廠上班,早期的義烏紅糖製作都採用牛拉木車絞蔗汁,用柴燒鐵鍋煎熬的方式,生產規模小,生產工具和工藝技術都很落後,產糖數量少,質量相對差,多為農戶自給自食自用。孫文壽回憶,那時雖然條件艱苦,但就是這段經歷,讓他不僅學到了一門手藝,還收穫了甜蜜的愛情。

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後,因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義烏紅糖的加工也經歷了由純手工、半機械化到機械化的發展過程。

義亭鎮的早溪塘村、先田村、西樓村等村莊

開始大規模種植糖蔗,

銷售紅糖,

每年為各村創造不菲的經濟收入。

甜甜的紅糖

也讓當地農民的日子更加甜蜜~

「 我們早溪塘這個紅糖廠搬到吳畈公路邊上,將近15年了。紅糖廠對我們村來說,帶來了很好的經濟效益。現在整個村農房更新改造,有40多戶農戶在這裡建房,沒有一戶人家去貸款。」義亭鎮早溪塘村黨支部書記傅含勤說起紅糖就很開心。

提升 義烏紅糖產業破繭成蝶

古法製作的紅糖營養價值高,但雜質不少,之前,義烏紅糖沒有相關製作標準,很難擺進大超市,銷售渠道受限,再加之紅糖熱銷帶動了外省食糖的流入。

義烏紅糖出現滯銷,

賣糖難一度成了糖農的心病。

2017年,

為了規範義烏紅糖生產

進一步提高義烏紅糖質量和知名度

助推產業發展

《義烏紅糖》和《義烏紅糖加工技術規程》

兩項團體標準正式對外發布。

為了重振紅糖產業,義亭鎮在先田村召開紅糖產業整治提升現場會,與各村簽訂了責任狀,引導轄區紅糖加工廠,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對生產工藝、加工流程、車間布局等進行改造提升,並辦理食品生產許可證或小作坊登記。

面對困境 不能坐等

必須行動起來

義亭紅糖主產區的各村

都在努力提升

王阡村村兩委簽字貸款40萬,用於村裡紅糖廠的改造提升。

王阡村村委主任樓琦逢說:「壓力很大,但提升是好事!紅糖廠要提升,我們思想上要先提升。」

青肅村紅糖種植面積較少, 位置也比較偏,種植糖蔗投入大、利潤薄,村裡也在多方謀求紅糖產業的發展。

青肅村村委主任劉偉兵:「雖然面臨困難,但我們很看重紅糖產業的發展。」

先田村也在分析自己村的薄弱之處,找問題分析問題,努力提升紅糖產業。

先田村黨支部書記孫文喜:「根據去年的情況,紅糖產業面臨著挑戰,必須要改造提升,不然的話,我們村的紅糖產業可能難以繼續發展。」

……

義亭將按照「提升一批、規範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全面開展紅糖產業整治提升行動。

到今年10月底,

義亭鎮將依法關停取締

所有無證無照紅糖加工場所,

加快紅糖小作坊「小轉企」工作進程,

加速紅糖生產企業提標提質,

全面建成紅糖產業示範園,

進一步規範紅糖生產加工行為,

加強長效管理,

切實提升紅糖產品質量,

推動紅糖特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義亭鎮黨委委員馮國斌介紹:「我們鎮黨委政府今年也有新的計劃,紅糖節準備重新辦起來,規模比以前更大。另一方面,積極利用今年成功列入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的契機,用好上級對我們紅糖作為主導產業的基地建設資金,同時通過打造紅糖飄香美麗鄉村精品線, 將紅糖產業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 。

作者| 何濤 張莉 吳曉丹

編輯| 張丹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S72lW0BMH2_cNUg_26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