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作戰母艦,日軍盼望美軍像珍珠港時期一樣被動挨打

2019-11-27   國家人文歷史

文|蕭西之水

兵棋推演的結果已經證明中途島作戰不僅是一份需要調整或者修改的計劃,而且是一份根本不能執行的計劃。但對於這一點,與會高官似乎都毫不關心,宇垣纏直接把中彈「九次」削減為「三次」,讓航母「赤城」復活,修改整個戰役結果。畢竟,提案是靠著山本五十六的權威向軍令部搶來的,要是現在推翻重寫就等於自扇耳光。在這種情況下,兵棋推演之後的戰術問答就顯得讓人啼笑皆非。

宇垣纏基於兵棋推演結果,向第1航空艦隊參謀長提問:「如果受到敵軍突襲,或攻擊陸地時受到敵軍海上部隊側面攻擊,如何處理?」擅自修改作戰結果的人正是宇垣纏,現在由他來提出這個問題,草鹿龍之介當然是不無諷刺地說:「權當沒有這件事來處理吧。」

宇垣纏又轉向第1航空艦隊航母參謀源田實,他倒是很直率:「將偵察機派往四五十海里遠的地方,每兩三機一隊,與巡洋艦所攜帶的零式水偵一起擔負側面警戒任務。一旦敵軍先發制人,那麼除去上空的戰鬥機以外沒有其他防禦措施。」這種說法也幾乎是在說:一旦美軍突襲,日軍沒有任何辦法。

1942 年 6 月 3 日,日軍空襲阿留申群島荷蘭港

山本五十六也憂心忡忡地詢問南雲忠一:「如果敵軍航母出現在側翼怎麼辦?」南雲忠一不知如何回答,作為水雷艇隊出身的軍人,南雲忠一習慣於將航空作戰計劃交給源田實,源田實也只好表一句忠心:「只要有我戰鬥機,便可鎧袖一觸(迅速消滅敵軍)。」這位航空參謀的潛台詞已經很明確:計劃本身的問題非常嚴重,但身為一介參謀又不能對作戰計劃提出異議,只有表忠心一條路。

山本五十六似乎有些不依不饒:「『鎧袖一觸』太不用心了。實際上應該充分研究如何應對遭到突襲的狀況。本次作戰主要目的不是襲擊中途島,而是擊潰露面的敵軍航母,決不可本末倒置⋯⋯必須留下一半攻擊機待機並裝備魚雷,同時妥善制定偵察計劃。」

問題在於,「大海令第18號」明確要求第一次攻擊的目標是中途島,而不是「攻擊美軍航母」,那麼山本五十六這段話就與高層命令有著直接牴觸,南雲忠一到底該選擇哪一方?起碼可以說,南雲忠一最終選擇按原計劃「炸島」沒有任何問題,因為服從紙面上的命令是軍人的天職。

礙於日本海軍官僚體系的痼疾,「中途島作戰」已經不容修改,最終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決定在缺乏1/3作戰航母與艦載機的情況下強行發動中途島戰役。而他們的指望,就是盼著美軍能夠像珍珠港時期一樣沒有任何察覺,被動挨打——這顯然是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