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最難的是什麼時候?每天都在崩潰的我告訴你答案

2021-01-18     CC爸媽

原標題:二胎,最難的是什麼時候?每天都在崩潰的我告訴你答案

最近,我吐槽過不少次二胎:

每每吐槽,總有不少媽媽發出疑問或感慨:

  • 二胎真的分分鐘都如此崩潰嗎?
  • 還清晰記得之前C媽發CC幫帶DD的文,咋現在畫風秒變了?
  • C媽,我想要二胎,卻又猶豫不決,作為過來人,能給指條明道兒嗎?

說實話,類似上邊的問題,C媽都沒法兒明確回答你!

你說二胎崩潰嗎?

肯定崩潰,而且不用分分鐘,秒秒鐘就夠了,但又很治癒,那種手足之情,是任何人都無法給到的。

你說畫風咋秒變了?

我也納悶呢,原本覺得CC大DD多一些,老母親能省心不少,奈何幼崽要長大,姐姐也不是好惹的主兒,局面就失控了……

你說讓C媽給指條道兒。

實在抱歉,C媽處正在二胎的第二個「退貨期」,意見恐怕暫時不具參考性,而且話又說回來,這件事,別人說了還真不算。

還記得小時候老師讓咱們從不同角度畫物體嗎?印象非常深我們當時畫的是一個帶把手的搪瓷杯和圓柱體。

結果,班上沒有一副畫是一樣的。

但能說誰畫的不對麼?也不能。

二胎也是如此。

如果你問二胎在月子裡的媽媽,6個月的媽媽,1歲以後的,4歲以後的,6歲甚至18歲以後的,你一定會得到不一樣的答案。

二胎本來就不是一個固定答案。

而且家庭情況,父母的承受力,二胎的年齡差、性別,老大的性格以及接受程度等等,都直接影響著這份答案。

二胎累嗎? 累!

這麼累值嗎? 值!

二胎好嗎?答案也一定是 好!

這種自相矛盾,前後打臉的行為,也 只有真的二胎了,才能體會。

不過就大多數人而言, 二胎的確有三個明顯的困難期,也就是我前邊說的「退貨期」,一定會分分鐘讓你「後悔」想退貨。

三個困難期過去後,你或許不一定覺得完全好了,但一定會好很多。

第一個困難期前三個月

還記得第一次坐月子裡的情景嗎?

嗯,如果還記得得話,相信我,那一定會成為你非常值得紀念的一次月子

因為 二胎的月子基本已經不能稱之為月子了。

二胎老母親幾乎都是生完在醫院裡就開始營業了, 左手摟老大,右手摟老二!

什麼?你有親媽?有婆婆?有月嫂?

對,我那會兒也同時都有!但CC和DD找的還是我啊,看著他倆誰哭我都於心不忍啊……

月子裡你體會最多的就是疼!不 是傷口疼,就是心疼。

很多老大明明已經可以自己吃飯、自己睡覺、開開心心上學了,可有了老二,卻出現了非常明顯的 行為倒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返嬰。

吃飯要喂,睡覺要哄,玩耍要陪,而且 只指定一個人,媽媽!

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哭哭泣泣不願意上學,莫名其妙的生病……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 他想找媽媽!

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幼崽在身邊。

咬著牙起來照顧他們,傷口疼;躺下不管不顧,心疼。

總之無法兩全。

以為過完月子就能好很多?並沒有!之後的兩三個月仍然會非常難。

月子的後半段或者出月子後,大多數的家庭幫手至少會減半。

老公的產假也結束了,月嫂也到期了,婆婆或者媽可能只會留下一個人……

而你的身體卻沒有完全恢復,孩子也並沒有長大。

月子裡可能你只是左右手各摟一個,但之後就需要左右手各抱一個了。

面對哥哥或姐姐角色的轉變,有些老大在短期之內並不會快速接受。

無論你怎樣從時間和物質上去保證和彌補他,都無法回到曾經家中只有一個孩子時的樣子。

你不再是一個人的媽媽,既要照顧好老二的吃喝拉撒睡,也要安撫好老大的情緒。

如何分配好精力?平衡好關係?控制好情緒?你樣樣都要考慮。

如果再不幸趕上身體恢復地不好,或者夫妻、婆媳等家庭關係糟心, 你一定會身心俱疲,悔不當初的!

第二個困難期一歲之後

這個階段正是我現在經歷的。

DD一歲之後,之前短暫的歲月靜好也隨之一去不復返了。

以前老二搶不過或被搶很容易轉移注意力且易控制。

但長腿兒之後就完全不一樣了。

  • 搶我的?你也別想玩!老二絕對會追老大到停不下來!
  • 我想要的玩具你不給?那你也別想玩安寧!不搗亂到你哭不罷休!

老母親好不容易熬過了袋鼠期,不用24小時抱著了,能歇一歇了,沒成想卻換來一個惹事兒精。

只要有老大的地方,就一定有老二的身影,老二的存在感就是靠挑戰老大刷出來的。

當然了,老大也不好惹,趕上老大心情好的時候可能會讓著,如果心情不好,老二挨揍基本就是分分鐘。

此時的你,基本要化身拉架專業戶了。

如果老母親不護老二周全,很有可能就會引發「血案」。

之前CC被惹急,一氣之下把DD推出去了一丈遠, 差點沒磕到桌子上。

另外一個朋友家的老大被惹毛了, 直接一腳就把老二踹倒在地。

閨蜜家就更狠了(二娃才差一歲多),哥妹倆搶玩具、扭打時, 哥哥把妹妹的臉、胳膊、腿撓破那都是常有的事!

試問有哪個老母親敢放鬆警惕呢?

「娃會走了能輕鬆點」這句金句在二胎這裡是不存在的,媽媽們不過是轉移了戰場, 從單手抱娃變成了雙手拉架而已。

就像我之前寫的,二胎之間打架需要理由嗎?不需要,他們只要有「密切接觸」的機會就足夠了。

看CC和DD,一個崴了腳戰鬥力還超強,毫不示弱;一個路剛走穩戰鬥力也不弱,毫不退縮。

這就是二胎1歲之後的真實寫照。

赤裸裸的費媽階段,如果沒有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的能力, 你也一定會後悔二胎這件事的。

第三個困難期兩歲之後

雖然這個階段我還沒有經歷,但這是過來人給我的一致答案。

更何況CC的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還歷歷在目,我基本已經能想像到DD兩歲後的情景了!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會 對一切要求都說「不」,經常任性、哭鬧、 難以調教。你以為他們只會對父母如此?

錯!

哥哥/姐姐也同樣是 重點「受害人群」,不同的是,父母還能包容一下忍一忍,但哥哥、姐姐就沒那麼好說話了。

而且此時的老二也不像一歲時那麼弱勢了,無論是體力還是腦力,他們都進步了許多。

不僅可以跟老大鬥智斗勇,還常常把老大給欺負了。

如果說1歲+以挨揍為主,那麼2歲+絕對是互毆;如果說1歲+還可以用打架形容,那麼2歲+必須用干仗了。

閨蜜家二胎日常如下:

  • 你扔我的筷子,我扔你的碗!
  • 你打我一下,我打你兩下!
  • 你掐疼我的胳膊,我撓破你的手!

一開始還只是拉架的閨蜜,隨著老二的長大也變身成了咆哮型裁判。

「那場景,你要不先吼上兩嗓子,場場都得有人受傷!」

而且這樣的場景並 不是偶爾才有,而是時時都有。

  • 講繪本先給誰講?
  • 出門先給誰穿衣服?
  • 蘋果誰吃紅的?
  • 玩具到底是誰先玩的?!……

隨便一個都能讓倆人打起來!

到時你才明白,原來當媽並不是最累的,既當媽又當裁判才是最累的!

此時考驗的已經不是當媽的體力和手速了,而是耐心,因為你很有可能崩潰到根本就不顧對錯,先各打五十大板再說!

罵完、揍完又後悔,真心心力憔悴。

看到這兒,恐怕還沒二胎的媽媽們一定妥妥被勸退了吧?

別著急! 再來看看二胎媽媽們的柳暗花明吧!

之前我多次在朋友圈發過CC在線營業帶娃的動態。簡直是一放學就解放老母親!

現在雖然DD會各種找茬兒,可不容置疑的是,相比爸爸媽媽而言,他更願意跟姐姐玩。

姐姐也終於不再無聊寂寞的追著我們說跟我玩會兒吧~她總是能創造出許多帶DD一起玩的遊戲。

因此,雖然養育兩個孩子,但我和C爸反而擁有了更多自己的時間~

閨蜜家倆娃離得近, 小的時候是真累,但長大了也是真好。

比如出門玩,倆人總是很容易融入其他小團隊,而且從來不受欺負,總是互相保護。

比如讀繪本或做遊戲,哥哥不僅能給妹妹講,幫妹妹解決問題,妹妹還超級崇拜哥哥。

再比如哥哥在家時,妹妹能跟在哥哥屁股後邊兩三個小時不找媽媽,閨蜜直接開心到起飛!

尤其是在孩子三歲之後,兩人之間愈發和諧,雖然還是會打架,但學會了先吵著講道理或者告狀,而不是上來就動手。

無論是老大在幼兒園,還是老二的日常社交,都非常和諧,因為他們 更懂得分享與合作,也懂得讓步和解決矛盾。

沒錯,隨著年齡的增長, 孩子會逐漸脫離對父母親的單一依賴,此時二胎媽媽的福利也就凸顯出來了:

孩子良好的社交,手足間的互幫互助,家庭中更多的歡樂等等,都將大大提升二胎家庭的幸福感

老人們都說 「要二胎後悔幾年,不要二胎後悔幾十年!」,你認同這樣的說法嗎?

有二胎的你後悔過嗎?沒二胎的你會要嗎?來和C媽一起來聊聊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QqAFHcBct9sAqDcZQn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