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房記

2020-02-02     青海日報

在新家裡,冶而布都和小孫子共享天倫之樂。 本報記者 馬振東 攝

青羚網訊(記者 馬振東)今年春節,對於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香日德鎮下灘村村民冶而布都來說意義非凡——他又搬新家了,搬進了西寧的樓房裡,告別了往年燒煤取暖的日子,用上了天然氣,二十多年來心心念念盼望著的事兒終於實現了。

1月23日,暖氣燒得溫暖的新家裡,冶而布都正忙著打掃衛生,八十多平方米的新家被他打掃得乾乾淨淨,兩歲的小孫子跟在爺爺身後也學模打掃著新家。

對於兩歲多的小孫子來說,除了知道這是新家他並不了解這套房子對於爺爺的意義。

冶而布都出生在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昂思多鎮的腦山里,在那片貧瘠的土地上冶而布都生活了三十多年。「那時候住在腦山溝凹里,一家子七八口人就擠在三間土房裡,冬天冷夏天熱,吃水還要打井,對住樓房的城裡人別提有多羨慕了。」回想起當初的日子冶而布都直搖頭。

1998年,冶而布都迎來了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隨著易地搬遷政策的實施,他們一家人搬到了都蘭縣香日德鎮,家家戶戶分了地,他用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蓋了兩間房,雖說也是土房,可好歹有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在香日德,冶而布都家分到的地比過去多了四倍有餘,土地也更肥沃了,冶而布都兩口子鉚足了勁兒,眼前的這片地就是他們全家人的希望。

「原先在腦山里,一畝地一年伺候下來也就能打一百五十多公斤斤小麥,除去家裡的口糧剩不下多少,眼瞅著大家都出門打工了,可我是想去沒法去。」在老家,冶而布都是家裡長子,父母又年紀大了,他兩口子就只能在家照顧,空有一身力氣的冶而布都只能幹看著大家外出打工,每年大把大把往家拿錢,而他一家的日子卻越過越緊巴。

看著新分的土地,冶而布都知道只要自己下力氣這塊土地不會虧待自己。

「搬到香日德的第一年,就迎來大豐收,平均每畝地能打下五百公斤小麥,我這輩子都沒想過地里能打這麼多糧食。」就這樣,四五年的光景下來,冶而布都存下了一些錢,看著已經稍顯破舊的房子,冶而布都動起了蓋新房的心思。

那幾年,村裡家家戶戶條件都好了起來,不少人蓋起了新房,冶而布都也不甘落後。終於,在2004年冶而布都扒掉了原來的老房子,三間磚木結構的新房拔地而起。電冰箱、洗衣機、大彩電當年這些在村裡還算稀罕物的電器冶而布都買了個全,憑藉自己勤勞的雙手,冶而布都成了村裡最早一批住上大房子的人。

時間來到2005年,柴達木枸杞種植剛剛開始,冶而布都敏銳察覺到這些原來不起眼的紅果子將來肯定能成為大家致富的「金豆子」。這一年冶而布都沒有再種小麥,家裡的地全種上了枸杞,操弄了一輩子地的他在縣上農牧局技術員的指導下很快掌握了枸杞種植的要領,成為村裡第一批種植枸杞的人家。

「種枸杞比種小麥複雜得多,可收益也大得多,一年下來一畝地比種小麥的收益能多上好幾倍,最紅火的那幾年種一年枸杞抵得上種五六年小麥。」冶而布都一家人的生活隨著枸杞市場的火熱越來越好,望著眼前一片片掛滿「金豆子」的枸杞地,冶而布都回想起當初身處腦山的日子,恍如隔世。

日子一天好過一天,冶而布都購買了機械,雇了不少人照看自家的地,弟弟妹妹們都已經成家立業,他終於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料理好家中的一切,冶而布都開始了他的創業之旅,輾轉多地先後在上海、內蒙古、西安等地開起了飯館,生意有好有賠,最終在山東臨沂站住了腳,靠著誠信經營,冶而布都的飯館生意越來越好,種了小半輩子莊稼的他離開了家鄉的土地,卻在另一片天地找到了大展身手的機會。

在外打拚十多年,每年回家都能看到村裡這家蓋了新房,那家修了新院。當初還是村裡最「闊氣」的冶而布都家,如今和周圍鄰居家比起來矮了許多,也舊了許多。

冶而布都決心蓋新房!

2016年,政府危舊房改造項目實施,在政府的補貼下,冶而布都花了十多萬元,拆了原先的舊房子,蓋了一套磚混結構的小洋房,140多平方米的新房加上新修的小院,足足有300多平方米。這是冶而布都的第三套房,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老百姓一輩子的奮鬥和努力就是為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

「我這一輩子沒幹別的事兒,光蓋房子了。」

半輩子的努力換來了一套又一套的新房,兒子成家以後,冶而布都把山東的飯館交給了兒子冶四夫兩口子,自己和老伴兒在家帶帶孫子、孫女。忙活了大半輩子,兒女也都成家了,老伴兒說他該休息休息了。

然而,冶而布都註定是個閒不下來的人,在家住了沒幾天他又開始動起「心思」來。

「最開始在外地開飯館的時候,客人聽說我是青海來的,好多人都不知道青海在哪兒,慢慢青海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好多客人還向我打聽咱們的青海湖、塔爾寺呢。」隨著青海旅遊市場逐漸起步,冶而布都買了新車做起了旅遊包車的生意。

「最近這兩三年,來青海的遊客越來越多。每到旺季,旅遊公司給我們派的訂單排得滿滿當當,有時候一整個夏天都沒有空閒。」就這樣,冶而布都放下炒勺又抓起了方向盤,短短几年冶而布都跑遍了青海每一處景點,每到一個景點冶而布都都會向遊客介紹,這是我的家鄉,我為我生長在這裡而自豪。

家庭收入多點開花,每年種地的收入、開飯館的收入、跑旅遊的收入加起來,冶而布都一年能存下不少錢。

搬進城市住樓房,當初那個遙不可及的夢想終於實現了。「現在我也能算是半個西寧人了吧。」住進新家的冶而布都臉上笑開了花。

冶而布都和老伴兒商量好了,往後每年冬天就搬到西寧新家裡住,開了春就回香日德,家裡的地不能沒人照看。

新的一年即將開始,冶而布都似乎總也停不下來。

「聽說這兩年電商越來越火,咱青海可有不少好東西呢,趁著身子骨還硬朗我還得繼續找事兒做,爭取過兩年把老家的房子再修一遍。」

作者:馬振東 來源:青海日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LcLEnABgx9BqZZIpnh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