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應用誤區

2020-03-17     306醫院醫學科普


孫麗慧 牟玉梅 楊月瑩,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內分泌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胰島素治療是糖尿病藥物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終生胰島素替代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胰島細胞功能衰減,也需要胰島素治療。

一直以來,許多糖尿病患者對胰島素的使用存在恐懼心理。一方面是害怕疼痛,嫌麻煩,認為自己難以掌握注射胰島素的技術;另一方面是對於胰島素的錯誤認識。筆者就比較普遍的認識誤區進行一一解答,以解除對胰島素應用的疑惑。

1. 胰島素有副作用嗎?

胰島素是人體唯一一種可以降低血糖的激素,由胰島β細胞分泌,是正常人體內都有的,對人體沒有毒性,不會損傷肝腎,正常使用是沒有副作用的。但糖尿病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劑量過大或注射後未按時進餐就會有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有的患者認為胰島素是降糖神器,用上胰島素後不再控制飲食胰島素的用量也不斷增加,導致腹型肥胖。在胰島素治療的同時合理控制飲食、 適當運動,一般不會導致肥胖。

2. 胰島素會讓人"上癮"嗎?

有些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藥物控制血糖不理想時,寧願不治療也不願意注射胰島素降低血糖。他們拒絕注射胰島素的理由是"胰島素用了就丟不掉了""聽說胰島素會上癮"。糖尿病是終生病,目前尚無治癒的方法,因而只能用藥控制,如果不用藥控制,血糖就不會下降,是這個病依賴藥物,而不是這些藥物具有成癮性,或口服藥物,或注射藥物。胰島素也是藥物,有部分人認為不用藥或不用胰島素就是不依賴藥物,這完全是錯誤的,因為體內的病變仍然在那裡。由於胰島素對人體作用的不可替代性、治療的長期性以及疾病的不可治癒性,造成"上癮"的假象,這和毒品、麻醉止痛藥及煙草的成癮性完全不同,不可混為一談。

3. 用胰島素就意味著病情嚴重嗎?

糖尿病病情的嚴重與否,不能以是否使用胰島素來判斷,而是以血糖實際控制水平和併發症的發展程度來決定的。1型糖尿病由於胰島素的絕對缺乏,一經發現就必須使用胰島素治療。對於2型糖尿病早期強化治療,當剛剛確診糖尿病,血糖很高的時候。為了能夠將血糖快速的降下來,避免對胰島β細胞功能產生損傷,應儘快使用胰島素。等血糖平穩後,再使用口服降糖藥或與胰島素聯合應用治療。還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嚴重感染、創傷手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應激狀態下,一些原本使用口服藥的患者,也會改用胰島素治療,等病情恢復後,再視情況調整用藥方案。使用胰島素分為很多種情況,不能說用了胰島素就代表病情變得嚴重了,已經無藥可救了。還有不少患者在該用胰島素的時候拒絕胰島素治療,認為病情就"不嚴重"了,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

現在注射胰島素使用專門設計的胰島素筆進行操作,操作簡便、刻度精確 、安全可靠,護士幾分鐘就可以教會糖友,注射胰島素每次僅需 1~3 min 即可完成,非常簡單,同時攜帶方便,與口服藥物相比,麻煩不到哪裡去。胰島素注射針頭也由8 mm縮短為4 mm,大大減輕了注射時的疼痛感。如使用無痛針頭,還可使疼痛更加輕微。

克蘭德爾說:"到一個2型糖尿病患者開始接受胰島素療法時,他們有可能因為血糖控制狀況不佳而已經出現了與糖尿病相關的併發症。"隨著胰島功能下降到一定程度,注射胰島素是必然的,就像冷了需要加衣服,渴了需要喝水一樣。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認識胰島素,堅持胰島素治療,控制血糖達標,減少延緩併發症,反過來說,一旦出現併發症時再接受胰島素治療,就悔之晚矣。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E8-6XABrZ4kL1ViC6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