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藍旗公安局歷時近一年
輾轉遼寧省、錫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等多地
破獲案件11起,繳獲文物7件
抓獲盜墓團伙成員達18人
金舊桓州城遺址,位於正藍旗黑城子示範區正北4公里,閃電河東岸。《金史》「志.兵志」記載:「凡邊境置兵之州三十八」,桓州為其中之一,為金代政治設施的重要遺址。
地表採集有鐵鏽花瓷片,蘊含文物豐富,這也引得一些盜墓賊為之鋌而走險,前來「摸金」。
4名盜墓團伙成員的落網,標誌著這一系列盜墓團伙被徹底搗毀!在錫林郭勒盟公安局的高度重視、赤峰市公安局的通力協作、遼寧省公安局的積極配合下,正藍旗公安局歷時近一年,輾轉遼寧省、錫盟、赤峰市、呼和浩特市等多地,破獲案件11起,繳獲文物7件,抓獲盜墓團伙成員達18人。
案情回顧
2018年9月10日、17日、27日,正藍旗公安局指揮中心分別接到報案稱舊桓州城遺址有被挖掘跡象。
案發後,正藍旗公安局民警經過兩個多月的摸排,一個以遼寧籍劉某為首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團伙浮出水面……
2018年11月26日,辦案民警得知該團伙主要犯罪嫌疑人劉某外出後返回暫住地赤峰後,正藍旗公安局迅速組織警力趕赴赤峰市元寶山區。經過近23小時的抓捕,劉某等11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被抓捕歸案,在此後的10個多月間,18名團伙成員悉數落網。
深挖細查 隱案浮現
據劉某等人交待:2016年至2018年間,劉某夥同他人先後3次由赤峰市元寶山區出發,至正藍旗舊桓州城遺址,用金屬探測器、鐵鍬等工具,對遺址進行盜掘。盜得火銃4個,銅盆1個,鶴骨器1個。
鶴骨器
案件順利破獲,但是經驗豐富的偵查員通過和犯罪嫌疑人的接觸,隱隱感到這一犯罪團伙犯罪成員較多,組織嚴密,分工明確,其中個別人更是「經驗豐富」,絕非只在正藍旗做過這3起案件,這個「摸金校尉團」盜掘的文物也不僅僅只有那一根鶴腿骨!
民警們沒有放棄繼續偵查,隨著案件偵辦工作的深入開展,一起起隱案逐漸浮出水面……
遠在500多公里外的遼寧省建平縣老官地鎮,有一個名為噶及哈達的神秘的地方,遙望過去,三面環山,好像一把椅子形狀,西側為一巨石,恰似一隻巨龜向主峰緩緩爬行,當地村民稱之為:「王八山」。山峰雄姿靈秀,山腰植被蔥鬱,山腳泉水潺潺,主峰南坡有豐富的遼代墓葬群。這自然也逃不過盜墓賊們的毒手。通過偵查,該盜墓團伙先後兩次至噶及哈達對古墓葬進行盜掘。
噶及哈達遠山
古墓盜坑
除此之外,周邊的內蒙古寧城五化鎮講堂後遺址、遼寧省建平縣奎德素鎮、赤峰市喀喇沁旗乃林鎮等多地均未能倖免,遭到劉某盜墓團伙的瘋狂盜掘。盜得的文物大多被其販賣,民警循線追蹤,成功將賣至寧城郝某處的5件文物追回,由犯罪嫌疑人住所起獲文物2件。
迷途知返 悔之已晚
抱著一夜暴富的想法,即便知道盜墓是犯法的,可是劉某不願再踏踏實實的掙自己的辛苦錢。與劉某不同的是,團伙中很多成員都有自己的職業:木工、瓦工、賣手撕餅、搬運工,儘管他們也知道盜墓犯法,但以為去看看沒什麼事兒,真挖出來寶賣了錢還能貼補家用,就這樣因為好奇加之貪婪的心態最終誤入歧途。
到案後,犯罪嫌疑人對自己參與盜掘古墓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指認現場的過程中,再次踏上走向鐵窗生活的路,被迷失後的愧悔和對自由的渴望裹挾著的摸金校尉們異常安靜。
據團伙成員回憶,盜掘古墓的過程並不順利,在去往古桓州城時團伙成員妻子突發交通事故被迫折返,再次出發遇到大雨不得不在途中歇腳。多次盜掘並不都無收穫,金屬探測儀發出聲響後,探出鐵鍋底、鐵犁鏵,「經驗豐富」的老劉認為價值不大將挖出的鐵塊就地掩埋,或者乾脆丟棄在盜坑旁。
至此,在正藍旗公安局全體參戰民警勤而不輟的努力下,系列跨省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11起全部告破。目前,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正藍旗公安局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來源:平安錫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