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
有一位經歷過長津湖戰役的美軍士兵回憶:
中國士兵披著白布,成群的從樹林中衝出來,移動速度緩慢,凍僵的他們被美軍的火力猛烈掃射,倒下後又有更多的中國士兵衝出來。槍管都燒紅了,火力根本壓制不了他們。這樣的場面我這輩子都無法忘記,這註定是一場沒有勝利希望的戰鬥。
長津湖戰役的是最為慘烈,也是志願軍唯一一次成建制消滅美軍一整個團的戰役,然而這場戰役,志願軍的損失也非常大,在刺骨的寒風中,所有將士寸步難行,為了埋伏敵軍,他們一動不動蹲在雪地里,其中三支隊伍硬生生變成了冰雕連。
志願軍後代的自述
據一位志願軍後代自述,自己的父親很少向他提起過這場戰爭,但作為後代他知道更多長津湖戰役的細節。
《陸軍第二十七集團軍軍史》記載:1950年11月,二十七軍到達安東摘下帽徽後,夜裡迅速乘車進入朝鮮,向長津湖進發。
這位志願軍後代的父親是81師的一個排長,帶領著30多名戰士初次感受到這刺骨的寒冷。上級下達命令,這次他們需要輕裝上陣,丟掉大衣和笨重的棉鞋。
在後面的五天時間裡,不僅出現了戰士凍傷,逐漸減員的情況,而且發放到手裡的冬裝糧彈都無法保證人體所需的熱量,徹骨的寒風能讓無數普通人心生退意,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仍然守在前線,咬牙堅持。
不久後,部隊接到命令,所有人員都到達了進攻的位置。要知道,這時的溫度已經下降到零下30多度,到了要向敵軍發起進攻的第二天下午,部隊已經出現大批凍傷減員無法戰鬥情況。
他父親所在的排隊,有一名戰士犧牲,七名被凍傷。三天過後,整個排隊就剩下十幾人,結果這個時候,美軍來到了既定的戰場,雙方展開了慘烈的戰爭。
這場戰鬥持續了五天,殘缺不全的主力部隊再次向敵人發起進攻,美軍依仗空中優勢,派出40架轟炸機,我方的進攻戰很快變成了防守戰。戰鬥到最後,他父親所在的排隊只剩下三人,並且都受到了重傷。
此次戰役我軍由於極寒天氣造成了極其嚴重的非戰鬥減員情況,若沒有上述這種問題出現,這場戰役一定會是另外一種更可觀的結果。
據可查閱的歷史資料顯示:九兵團戰鬥傷亡19202人,被嚴寒天氣凍傷的就有28954人,被凍死的有1000人,凍傷之後無法治療的士兵達到3000人。
整個兵團由於凍傷減員就占32.1%,嚴重凍傷的比例高達22%。這些數據肯定不是精確無誤的,但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造成第九兵團傷亡慘重的第一大「兇手」就是嚴寒的氣候環境。
機械化戰爭的恐怖
美軍在9月中旬在仁川實施登陸之後,直接將朝鮮人民軍攔腰截斷,朝鮮軍整個戰場出現不可逆轉的局面,若沒有支援,將直接葬送朝鮮。
當時,中央對朝鮮形勢整體評估後,已經意識到了危險:只有出兵支援,才有可能挽救。於是集結第十三兵團在鴨綠江江畔,做好準備。5天後有命令第九兵團在東南沿海集結整訓,準備北上。
1950年10月19日,第十三兵團和第九兵團先後奉命坐上綠皮火車入朝參戰。朝鮮金日成向我軍傳遞了戰場等重要信息,隨後中央軍委提前部署,第一批入朝部隊在平壤和元山南邊設置防線。
可讓人想不到的是,美韓聯軍的先進的機械化程度,導致金日成向我軍傳遞的戰場信息明顯滯後聯軍的進攻速度,我方計劃部署的防線已經被聯合國軍占領。
除此之外,金日成已經完全失去與朝鮮前線人民軍的聯繫。我軍已經意識到朝鮮方面的信息已經完全誤導了我軍的作戰計劃。
見勢不妙,彭老立刻下令,作出果斷決策,於10月25日發起了「阻敵人進攻戰」,在西線與敵軍開啟了第一次戰役。
在志願軍強大的進攻下,美韓聯軍開始向南敗退。可是美軍第七師和第十軍正加緊趕往鴨綠江岸,形成了對我軍西線部隊的壓力。
誰都想不到,美軍的支援速度居然如此之快。後方的志願軍將領們得知這個消息後,立刻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們還沒整理完軍備,就立刻下令趕往戰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第九兵團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補給,便扛起槍炮,走上了戰場。
嚴寒是戰士的最大敵人
1950年的11月份,是長津湖地區遭遇到五十年來最寒冷的一次冬季,白天零下二十多度,晚上下降到零下三十多度。我們第九兵團的戰士們,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頂著風雪奔赴戰場。
數日後,二十軍和二十七軍數十萬將士滿負載雪地山林之中。為了不被發現,每天幾乎是臥雪前行,沒有保暖的衣物,有沒有熱乎的飯菜,他們就像鋼釘一般靠著堅強的意志,牢牢的釘在蓋馬高原附近。
第九兵團的戰士們大多來自黃河和長江地區,江南人本就沒見過多少次雪花的模樣,更區分不出這裡的高寒環境與江南的雨雪有什麼區別。缺乏禦寒經驗的他們承受著來自自然界的考驗。
戰鬥還沒打響,就有許多士兵在與天氣的對抗中承受不住,喪失作戰能力。
因為不了解這種極寒環境如何治療凍傷的戰士,缺乏基本常識,許多沒有經驗的士兵直接把凍得發黑的手腳放在高溫的熱水中,以為這能緩解一下,卻沒想到造成了更嚴重不可逆的傷害,許多士兵因此沒有了手腳,完全喪失作戰能力。
二十軍的三支連隊因此全部凍死,這就成了震驚世界的冰雕連,在這場戰役中,我軍將士不畏寒風,也不畏敵人的炮彈,他們用自己平凡的身軀,扛下了所有的痛苦,他們的離世,是我們的損失,也是殘忍戰爭的無情縮影。
結語
我軍在朝鮮戰場與美軍作戰,完全是落後的輕武器與先進的機械化重型武器一場裝備相差懸殊的戰爭。
在這樣的條件之下,我軍還要面臨物資短缺,應對極寒天氣經驗不足等不利因素,這場戰爭的難度是可想而知。經過這番戰爭,給世界看到了我軍鋼鐵般的意志足以震撼世界,贏得尊重!
我們渴望和平、尊重和平,但我們不能忘記歷史,更不能忘記每一個為國家和人民奉獻生命的人,他們是真正的戰士!是真正的英雄!他們雖死,但他們的精神,將在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身上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