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作者:大伊萬
根據《參考消息》援引路透社消息報道,當地時間11月15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葉爾馬克宣布,烏軍部隊在赫爾松地區強渡第聶伯河,成功地在俄軍控制的作戰地區取得了一個立足點,目前正在竭力擊退俄軍。
烏克蘭海軍陸戰隊隊員沿著第聶伯河附近的前線地區穿越樹林(圖源:美聯社)
路透社的分析認為,烏軍的此次行動,有可能會在俄軍扎波羅熱戰役集群的左翼打開突破口,並從此打開通往克里米亞半島的道路。烏軍後來適時表示,已經要求前線部隊信息靜默,請大家靜候更大戰果。
烏軍突破第聶伯河
烏軍部隊真的突破第聶伯河了?嗯,這大概說明了兩點:其一是咱們國內很多人對於俄烏軍事衝突的觀察,是斷面式的而不是線性的,其二是現代戰爭中搞信息封鎖其實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說到第一點,其實烏軍在赫爾松搞「特別渡河行動」,根本就不是在11月15日才剛剛開始的,起碼在今年八九月份的時候就有了。當時出動的烏軍兵力比較少,經常性的出動一個排,一個班出來打個卡,後來渡河進攻擴展到連級。但由於這些基本都是只攜帶輕武器的大頭兵,每次渡河進攻都以失敗告終,被俄軍堵在灘頭陣地上打……當時,大伊萬還給它起了一個名字,「赫爾松特別喂魚行動」,俄軍貌似故意留了這個火力口袋讓烏軍往裡鑽。
到10月份,烏軍基本上放棄了扎波羅熱戰線的大諾沃希爾卡東軸線後,原本配置在這一軸線上的幾個海軍陸戰旅被轉移到了赫爾松右岸。此後赫爾松右岸烏軍的滲透行動上了強度,從連級進一步擴大到營級,占據的登陸點也從一個擴展到三四個。畢竟相比原本配置在赫爾松、已經被打殘好幾次的摩步旅,海軍陸戰旅無論是裝備還是人員都相對新銳一些,這導致雙方在第聶伯河的交戰強度進一步提高。
11月的這次行動,其實就是烏軍上強度之後搞的又一次渡河而已。按照目前透露出來的一線信息,烏軍似乎此次動用了坦克浮渡,甚至還趁著第聶伯河冬季枯水期的到來架設了浮橋,出動的人員更多一些,這也帶來了烏克蘭總統府和路透社各種忘乎所以的通報。所以說這就不是突發行動,而是先前行動的延續。
說到第二點,雖然烏克蘭總統府那個辦公室主任各種留白,但是在現代戰爭大家都帶著手機,電報群組大行其道的情況下,其實這種留白沒有什麼意義了。光是看電報群組或者俄羅斯自己的osint(開源網絡情報),都能把目前赫爾松的戰況摸的一清二楚了。起碼目前為止,烏軍的渡河打了四天多,還是原本「赫爾松特別喂魚行動」的重演。
畢竟以烏軍的強渡能力,一次過河的部隊最多也就一個旅左右,在蘿蔔村烏軍十來個旅輪番上陣打不過俄軍一個師的情況下,這一個旅背水進攻除非開無雙,否則要打到克里米亞我看還是有點難度的。事實上,烏軍真正過河的一線部隊吐槽,在電報群組裡到處都是——「說長官把他們派上來送死,說被長官看不順眼的刺頭兵才會被拉上去,說送到第聶伯河對岸的烏軍平均存活期不會超過48小時云云」……就這麼點玩意兒,所以烏克蘭總統府在那玩神秘,另一層意思就是仨字,沒活了。
烏克蘭此輪宣傳目的
所以說烏軍現在宣布在第聶伯河渡河,那邊路透社跟在後面使勁鼓譟,在大伊萬看來就是典型的政治攻勢,連帶著看看能不能牽制一下俄軍:
畢竟從前者的角度看,烏軍在大反攻失敗,加上現在巴以衝突又打了起來而且可能要持續幾個月的情況下,澤連斯基最為擔憂的一是失去聚光燈,二是失去北約的支援,這就決定了它必須想方設法整點活。現在暴風陰影巡航飛彈的熱度過去了,ATACMS的熱度沒炒起來,各條戰線上普遍又都打不動……那麼在赫爾松地區繼續搞「特別喂魚軍事行動」,炒一下「烏克蘭馬上就要打到克里米亞」,也是無奈之舉。
從後者的角度看,其實相對於烏軍,俄軍在各條戰線上才是真正活躍的一方,而且打起來就有。目前俄軍在幾個戰役方向上都有行動:一是最北端的庫普揚斯克,俄軍正在從奧爾良卡向伊萬尼夫卡進攻,另外一路俄軍則又開始在辛基夫卡開始搞血肉磨坊戰術,從昨天osnit發出來的戰線圖分析,俄軍在這條戰線上的進攻應該才剛開始;
二是中間的阿特木斯克,俄軍在上周開始發力,重新奪回了克里希奇夫卡的側翼,烏軍在當地駐守的亞速第三突擊旅明顯有點打不動了,開始步步後撤。而阿特木斯克北翼俄軍則往博丹尼夫卡,瓦西里夫卡和水庫南翼同時推進,北翼的進展比南翼要大一些,甚至進一步拉平了阿特木北部戰線。
目前最為重要的戰役方向還是阿夫傑耶夫卡,俄軍在阿夫傑耶夫卡採取的戰役布勢是北邊迂迴進攻,南線正面進攻,從北線的情況看,俄軍目前已經全面越過了鐵路線進入了斯捷普夫村,同時還在向鐵路線北側進攻,打下來一個代號叫437千米車站的地方,以進一步拓展自己的側翼縱深,避免進攻矛頭遭到切斷,如果接下來俄軍能夠繼續往前推進,那麼阿夫傑耶夫卡距離被俄軍合圍也就不遠了;
而阿夫傑耶夫卡南側俄軍採取的戰術則是正面進攻,應該是華格納軍團在猛攻阿夫傑耶夫卡南側的工業區和樹林地帶。這裡要實施正面進攻非常困難,但是華格納軍團居然依然能夠取得一定的突破,正在往阿夫傑耶夫卡南部居民區穩步推進中。這也非常令人驚訝,大伊萬認為這證明了華格納集群攻堅的戰鬥力。
俄軍的整體戰局
從現在俄軍的整體戰局來看,大伊萬認為俄軍還沒有啟動大規模進攻,但是戰線的整體活躍度在提高,其戰役目的可能是三方面的:
其一是恢復烏軍夏季攻勢中被占下去的掩護陣地,畢竟根據俄軍的戰役規範,在掩護陣地被占領之後,應當迅速動用預備隊嘗試恢復掩護陣地。但在俄烏軍事衝突的戰場上,戰役模式有了一定的變化,尤其是精打武器的提高讓投入機動預備隊反擊的時機有了較大區別。因此,俄軍目前的戰術似乎是在掩護陣地被突破後,改為使用火力口袋消耗烏軍的有生力量,待到烏軍的戰役進攻全部結束之後再試圖恢復掩護陣地。而現在烏軍的夏季攻勢徹底結束了,俄軍自然也就可以出來恢復掩護陣地了。
其二是進一步消耗烏軍的有生力量,畢竟以阿特木斯克的情況看,只要俄軍占下來的陣地,烏軍一定會拚命發起連綿不斷的反衝擊往裡填人。在赫爾松也是如此,在灘頭陣地被俄軍堵著炸的情況下,烏軍依然往裡填腦袋,那麼俄軍的這種戰術進攻,必然帶來烏軍拚命反衝擊,以俄軍的炮火優勢,這種反衝擊對於烏軍來講,必然會消耗大量的人頭。因此,俄軍現在實施的這種戰術性進攻,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是消耗烏軍寶貴的有生力量的一種作戰形式。
其三是試圖在戰役層面上探查烏軍的弱點,這就跟烏軍的夏季攻勢一個道理,烏軍的夏季攻勢也是試圖多點進攻,最後看哪裡能打得動就從哪裡打過去。俄軍現在的情況也是一樣,同時在庫普揚斯克、阿特木斯克、阿夫傑耶夫卡激活戰線,看哪裡烏軍的兵力比較薄弱,哪裡的烏軍兵力薄弱就從哪裡進攻。或者說,最起碼可以扯動烏軍的防禦,確保可以在烏軍的機動中對烏軍實施火力殺傷,類似於足球場上的扯動是一個道理,這可以被視為戰役進攻的前兆。
所以,現在別看烏軍似乎還在進攻,但事實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俄軍才是掌握了戰略和戰役主動權的一方。按照現在俄軍才剛剛開始試探性攻擊,烏軍就有擋不住的趨勢,而且幾乎是多點都擋不住,烏軍今年的態勢比去年還差。
烏克蘭士兵在第聶伯河邊的陣地上站崗
去年烏軍在阿特木斯克起碼和華格納軍團還來回過了兩招,讓華格納軍團在10月到2022年1月份都沒有太大的進展,只能來回使用接觸脫離戰術消耗烏軍兵力,一直到打下蘇勒達爾之後才終於打開了局面;而今年俄軍才剛剛開始進攻,烏軍就在多條戰線上出現了守不住陣地的現象,部分關鍵防禦地段被突破,阿夫傑耶夫卡這個八年多的築壘地域態勢非常危險,這對烏克蘭軍隊來說毫無疑問絕非福音。如果俄軍的進攻在冬季繼續下去,那麼後果對於烏克蘭軍隊來說怕是非常嚴重,今年冬天對烏軍,可能會非常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