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女性該不該有「精子庫自由」?

2023-04-15   壹讀

原標題:未婚女性該不該有「精子庫自由」?

前不久,全國各大精子庫號召大學生「為國捐精」的新聞登上熱搜之後,這些「新進貨」的精子又因「去向問題」火了。

近日,「女性申請精子庫需準備3個證件」話題再登熱搜。申請精子庫需要結婚證、身份證、不孕不育證明,也就是說,在我國的未婚女性不可以申請精子庫。

這打破了博主「清華張小年」的美好設想。

「清華張小年」錄製視頻講述了未婚夫想捐精的故事。她本是排斥未婚夫捐精的,但經過雙方的「深層探討」及自己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本著讓更多「獨立女性擁有選擇權」的高(自)尚(信)精神,同意未婚夫捐精,並陪著未婚夫去精子庫捐精。

當然,張小年的未婚夫並沒有捐精成功。不過他們也不用自責,因為單身的「獨立女性們」沒有結婚證,也用不上這種「選擇權」。

但是,為什麼單身女性不能申請「精子庫」?有些網友對精子庫的規定提出了異議。

精子庫是給誰用的?

精子庫顧名思義是用來儲存精子的地方。《人類精子庫基本標準和技術規範》提到:

人類精子庫是以治療不育症及預防遺傳病和提供生殖保險等為目的, 利用超低溫冷凍技術,採集、檢測、保存和提供精子(的機構)。

除了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大學生「捐精」倡議,精子庫還要對有「存精(冷凍精子)」需求的男性,提供採集、檢測、保存服務(當然,這些都是自費項目,對質量要求就沒那麼苛刻了)。

「存精」男性又分為兩種情況:

一種是出於「生殖保險」的目的,提前保存精子以備將來的生育需要,如上戰場、絕育手術前或即將接受某種可能傷及後代的治療(化療)。

另一種是對患有少、弱精症的男性,提供輔助生殖技術的「存精」服務。

由於對冷凍精子的男性沒有篩選門檻,精子庫需要讓「存精」男性了解精子冷凍、 保存、復甦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影響, 並簽訂知情同意書。

「存精」男性的冷凍精子,只有其配偶擁有使用權。

女中豪傑鄧文迪就通過讓默多克冷凍精子,在默多克患前列腺癌後,成功生下2個女兒。

對於部分無法治癒的不孕不育夫婦,精子庫也有提供「供精者」捐獻精子的服務。由於近年來人類精子質量整體下降,精子庫出現了「用精荒」,才會有前段時間的「捐精」倡議。

而且,精子庫提供精子,不是倒買倒賣,需要經過半年的冷凍檢疫期、對多種疾病進行篩查,且只能提供給獲得《衛生部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批准證書》的機構。

除了「結婚證」,相關機構開具的「不孕不育證明」也是我國單身女性不能申請精子庫的「攔路虎」。

女同胞們也不用「不平衡」,因為男性沒有不孕不育證明和結婚證,也不能申請卵子庫。

當然,卵子庫是用來儲存卵子的,卻不是給所有女性使用的。

在中國,已婚女性的卵子幾乎是自己凍了自己用,而未婚女性不允許冷凍卵子。因此,嚴格來說不能稱為「卵子庫」。

未婚女性為什麼不能冷凍卵子

精子庫對所有男性開放,為什麼卵子庫只有已婚女性能用?

因為衛生部頒布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規範》中明確規定: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

國家衛健委對此規範給出過公開解釋:

首先,是卵子冷凍技術存在健康隱患。

相較於冷凍精子,冷凍卵子需要實施手術取卵,存在較高的手術風險,其中選擇全麻手術的女性,還可能出現「麻醉風險」。

麻醉風險可能因藥物過敏導致皮炎、噁心、嘔吐、休克等;藥物過量時可引起呼吸抑制、甦醒延遲等;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

取卵手術存在術中、術後風險,包括但不限於術後出血、感染、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

「術後出血」主要出現在創口部位,經陰道取卵術的術後出血,可通過紗布填塞、使用止血藥、抗生素等藥物對症治療;腹腔鏡下取卵術的術後出血為「腹腔內出血」,多合併有盆腔臟器損傷,需要急診手術治療。

「感染」多表現為發熱(發燒)、傷口處的膿液滲出等症狀,需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

「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徵」是因促排卵藥物刺激卵巢而引起的併發症,輕者可能出現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症狀,通過臥床休息、補充營養、對症治療等手段可改善症狀;重者可出現胸腹水、形成血栓、損害肝腎功能,嚴重時呼吸困難,可能導致死亡,需住院觀察及實施胸腔或腹腔的穿刺引流等手術治療。

此外,對於患有心臟疾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女性,可能因手術中的血壓波動、手術應激刺激等情況,導致腦出血、腦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意外,手術風險更高。

其次,卵子冷凍技術用於延遲生育的可行性,在學術界仍存在較大爭議。

由於卵子冷凍技術的起步較晚,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子代的安全性,需要長期隨訪研究進一步證實。

即便在卵子冷凍技術相對提前的歐美,對卵子冷凍相關人群的研究也表明,卵子冷凍技術的成功率可能隨女性年齡增加而下降。

因此,美國生殖醫學會、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會均認為「沒有足夠證據支持女性以推遲生育為目的應用卵子冷凍技術」,並明確提出商業化推廣卵子冷凍技術,可能會給晚育女性帶來「虛假希望」,造成女性進一步推遲生育計劃。

最後,實施輔助生殖技術還需要嚴格遵循倫理原則,做到「嚴防商業化」和「維護社會公益」。

隨意開放該技術,可能導致以盈利為目的的技術濫用,使此技術淪為「商品」,銷售給生殖能力原本正常的健康人群,帶來不可估量的不良社會影響。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你認為未婚女生該不該有「精子庫自由」?以及精子庫能不能拯救下滑的出生率?請以#周末考+精子庫#的格式在文末留言,壹讀君將為按格式留言且點贊前五名的朋友送上《What if?2》一本。

《What if?2》是全球暢銷百萬冊的《What if?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續篇。

作者蘭道爾•門羅(Randall Munroe)是前NASA員工、十足的「科學怪咖」、全球獨一無二的趣味科普作家,他的「What If」科學問答專欄,以「xkcd」經典火柴人原創漫畫,融合各學科知識,以輕鬆、幽默的形式解答各種古怪的腦洞問題:

「如果在紐約放生一隻霸王龍,那它每天需要吃多少人來滿足自己的能量攝入?」

「我五歲的兒子今天問我:如果月球和地球之間有一根消防滑杆,那麼從月球滑到地球需要多長時間?」

「如果宇宙現在停止膨脹,那一個人開車到宇宙的邊緣需要多長時間呢?」

「如果地球是一隻巨大的眼睛,它能看多遠?」

「要多少人才能在一天之內把羅馬建好?」

……

蘭道爾•門羅的每本書都登上過「amazon榜」NO.1,並全部得到比爾•蓋茨的推薦。已出版作品《what if? 那些古怪又讓人憂心的問題》《萬物解釋者》《how to:如何不切實際地解決實際問題》在國內累計銷量破百萬!

看看蘭道爾又搞出了那些你想不到的無厘頭問題,快來留言參與吧~

星標一下,我們永不走散~

點擊圖片閱讀 | 金手鐲到底要不要「貼膜」?

點擊圖片閱讀 | 石楠花臭上熱搜,為什麼還要大面積種植?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