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老師,37歲榮登百老匯,63歲王洛勇在戲裡成了劉亦菲的絆腳石

2022-06-23     伍脊六獸

原標題:胡歌老師,37歲榮登百老匯,63歲王洛勇在戲裡成了劉亦菲的絆腳石

胡歌老師,37歲榮登百老匯,63歲王洛勇在戲裡成了劉亦菲的絆腳石

近日,由劉亦菲、陳曉等人主演的《夢華錄》頻繁登上熱搜。

該劇主要有兩條主線,一條是三姐妹開茶館引出的平民生活,一條是顧千帆辦案引出的政治鬥爭,顧千帆和趙盼兒之間的戀愛成了在煙火氣和火藥味中最難得的甜。

《夢華錄》在網絡上的討論度空前高漲,最吸引人的正是劇中的各種人物關係。

男女主之間從互相傷害到互生愛慕,顧千帆用背景為趙盼兒遮風擋雨,趙盼兒的智慧和溫柔成了顧千帆的精神港灣。

三姐妹之間更是出奇的團結,三娘的廚藝、引章的琴技、盼兒的茶藝,她們強強聯合、抱團取暖。

女性之間終於再沒有黑化和勾心鬥角,不糟心的劇情讓觀眾全程露出姨母笑。

還有兩個人物的關係也引起了熱議,那就是大冤種父親蕭欽言和他的冷漠兒子顧千帆。

顧千帆沒有完整的童年,面對父母的和離,他的心中總是充滿憤怒,他覺得是父親對不住母親。在蕭欽言心目中,顧千帆是他最完美的兒子,這個兒子不僅在外形脾氣上樣樣隨他,而且在考編方面比他還優秀。

那個年代重文輕武,蕭相更是將兒子的優秀稱為「雛鳳清於老鳳聲」,這樣一個合他心意的兒子連一聲「爹」都不叫,真是扎心至極。

網友們見顧千帆始終不肯叫蕭相爹,紛紛在線認爹,哪個時代都拼爹,蕭欽言這個爹對顧千帆的父愛溢於言表,他從不藏著自己的感情,有人稱他為「瘋批老爹」。

顧千帆在外被陷害受傷,來到蕭相家療傷避風頭,蕭相還沒看清兒子的臉時,就開始眼巴巴地盼望著,一句「是他嗎」說完,眼角的皺紋便舒展開了,重聚的欣喜沖淡了從前父子分離的辛酸。

見到兒子後,他全程卑微,哪怕兒子對他總是側臉冷面相對,他也依舊絮絮叨叨地訴說他為兒子做的各種打算。

因為蕭欽言對顧千帆有虧欠之情,他為了補償兒子,一直不計辛勞地付出,看到兒子的傷,他焦急萬分,直接在大夫面前說「換個大夫」,他只在乎兒子,別人的生死冷暖又與他有什麼關係?

當他想靠近兒子時,身體不自覺地傾斜,可是顧千帆還是條件反射般地往後撤,蕭相臉上露出了些許落寞,可僅僅幾秒鐘後,他又開始對兒子噓寒問暖。

當顧千帆和他談起從前的舊事時,兩個人的矛盾被激化,尤其是顧千帆談及父親與歌女的過往時,蕭相的情緒更加激動,他直接提起趙盼兒,並且還要為顧千帆介紹名門淑女,簡直是在雷區蹦迪。

顧千帆果真被老父親激怒,兇巴巴地說不用他管之後揚長而去。

這時候,蕭欽言的名場面來了,他激動地在屋內走來走去,並喊著顧千帆母親的名字,說:「千帆他衝著我發脾氣了,我這心裡真是高興啊!」

有網友甚至據此推斷,顧千帆不是蕭欽言的兒子,他是遺落民間的皇子,不然為什麼一個父親對兒子會如此卑微?

一般印象中的中國式父親給予孩子的父愛往往是沉重的、克制的,王洛勇卻演出了一個有強烈個性的父親。

蕭欽言擁有極致的攀岩才能,他從寒門實現階級跨越,成為人人羨慕嫉妒恨的宰相,他的愛自然也是極致的,他對顧千帆的愛是他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最渴望的一份情懷。

也有網友表示,王洛勇演的蕭相猶如大宋茶室里的一杯美式咖啡,他遊走在清香四溢的茶香里,蕭欽言這縷咖啡香時而醇香時而冰爽,觀眾看過他的表演無一不留下深刻印象。

與劇中的蕭欽言一樣,生活中的王洛勇也是一個對事業充滿激情的人。

對於很多觀眾來說,王洛勇的名字有些陌生,一部人知道他是源於他的某些稱號「百老匯亞洲第一」「百老匯華裔第一人」。

1981年,23歲的王洛勇考入上戲,他跟同學孫淳和劉威比起來,一點也不自信,因為他沒有他們那麼多機會。

畢業後,王洛勇留校任教一段時間後,選擇到美國闖蕩,一是為了能見識下在美國反覆演二三十年的話劇,二是為了能和妻子丁寧一起到美國發展。

可是到了美國,由於王洛勇的英語不好,他一度被學校勸退。

好在王洛勇曾在文工團學習過京劇,他的舞蹈表演打動了波士頓大學的系主任,並將他破格錄取。

為了能掃除事業發展障礙,王洛勇每天含著石塊練習英語,他甚至立下flag,不學會英語不剪髮,最後,長發過肩的他終於在一次彙報演出中贏得了所有師生的肯定。

王洛勇用了十年的時間走向了百老匯的舞台中心,他在美國擁有豪車和專業輔助團隊,並且可以每天工作不超過八小時,可是,一件事的發生再次改變了王洛勇的命運軌跡。

有一天,王洛勇去接在讀小學的女兒,可是女兒說什麼也不願意和他一起走。

經過王洛勇一番詢問之後才了解到,原來是因為他之前在一部電視劇中出演保守膽小的中國父親,這讓女兒的同學都開始疏遠歧視她。

王洛勇這才明白,無論他在美國多風光,都比不上回到祖國為國爭光,他的根在中國,只有回到出生地,才能創造出天人合一的有力量的藝術。

很快,王洛勇回到上海戲劇學院任教,胡歌成為他教的第一屆學生。

不過,回國後的王洛勇才體會到中美文化的差異,當他跟學生一起上課時,演到激動的場面他會跪在地上,和他相熟的人提醒他:「跟別人說詞,你還跪到那,怎麼那麼賤呢?」

拍戲時,有的劇組不帶垃圾袋,王洛勇自己買一些垃圾袋,工作人員直接懟他:「你那麼牛,回美國去啊!這不是埋汰我們嗎?」

王洛勇剛回國時還想按時間拍戲,同樣遭受到同行的無情嘲諷,很多人都在背地裡說他是「假洋鬼子」,到時間就收工在中國娛樂圈是不太可能的事。

慢慢地,王洛勇才懂得,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很多事都要委婉迂迴地講,而在美國拍戲只講產業化生產規律。

即便王洛勇忍受了很多委屈,可是自從他回國拍戲後,他的眼裡總是神采奕奕,用學生的話說,他像打了雞血一樣。

《虎嘯龍吟》的導演張永新也曾說,王洛勇的眼神總是坦蕩的,十分有神。

王洛勇演諸葛亮時參透了這位人文精神榜樣的內心,他覺得諸葛亮是一個努力想把方方面面做好的人,他是累死的。

因此,王洛勇演出了諸葛亮的鞠躬盡瘁,他沒有神化諸葛亮,也有很多觀眾覺得,只有王洛勇演的諸葛亮才能和唐國強版諸葛亮平分秋色。

王洛勇回國後從不演有紅酒有洋房的那種現代精英角色,要麼他演的是接地氣的人民楷模,要麼他演古裝劇中的英雄。

王洛勇已經第二次阻擋劉亦菲在戲裡的姻緣,此次在《夢華錄》,蕭欽言依舊是趙盼兒的絆腳石。

王洛勇在《神鵰俠侶》演郭靖時,便曾和劉亦菲合作,他拆散小龍女和楊過。

不過,戲外的王洛勇和劉亦菲卻有很多共同點,他們都曾有過在美國求學的背景,可是他們對待表演都同樣認真。

王洛勇在美16年終於悟到,真正的寶其實在自家的後院,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無價之寶,人們要學習禮儀之邦的精華。

他要做的是將自己在美國學習到的專業內容傳授給他的學生們,要做實踐者,而不是空想家。

王洛勇因為愛「指手畫腳」地提建議得罪了不少人,因此,這些年他在國內雖然不缺戲拍,也得過大獎,可是他一直沒有大火。

不過,王洛勇作為娛樂圈的一股清流,紅或者不紅,都已不再重要,他正如一棵生長在岩石縫中的青松,咬定他心中的目標,從不放鬆,這也正是他的眼裡始終有光的原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75e65f6a04b2ed4a2ea524efd90c35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