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為西晉王朝接受了歷史上的大分裂時期——三國時期,實現中原統一,殊不知安生日子過了沒幾年,很快西晉就為中原地區的漢族百姓招來了更大的禍患,「八王之亂」後,中原地區的形勢比之三國的戰亂不休更為嚴重,差點讓漢人滅族,這段時期被後世稱為「五胡亂華」,原本北方地區已經聚集了不少的胡人,這下他們趁著中原王室衰微,五個胡人大部落匈奴、鮮卑、羯、羌、氐聯合入侵中原地區,禮教淡薄、野蠻殘忍的他們給中原北方漢人帶來了極其黑暗難熬的漫長歲月。
那段時期,胡人對於中華漢人的迫害殘忍至極,令人髮指,他們犯下的罪行罄竹難書,試問將漢人認為「兩腳羊」,即便是人,也可當作他們的食物,所到之處,只要是當地的漢人,都可以被他們作為糧食,走到哪搶到哪。而且殘暴的胡人統治者從未將漢人放在眼中,他們大多只想著征服,而沒有想過與漢族融合,比如石虎,赫連勃等人竟然想出了用錐子可以插入一寸為標準檢驗城牆是否牢固,若能夠插入一寸,那麼工匠就做的不合格,直接被殺,這樣的標準本就荒誕至極,這樣下來,工匠被殺了數千人。
胡人基本占據了中原北方,即便漢族中有能力突出的將領也很難有出頭之地,比如這位西晉將領王浚,原本他也出生在官宦世家,靠著家世當上了官,若是太平盛世,恐怕他的仕途就能夠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可惜恰逢亂世,他手中掌握的兵權根本不夠看的,而且王浚為了活命,也做出了一件聳人聽聞的駭事,將八千婦女沉江喂魚,使得易水都為之斷流,當然,做了這樣天怒人怨的事,王浚最終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王浚出身太原王氏,太原王氏從魏晉到唐朝都一直非常顯赫,是古代的五姓七族高門之一,自古以來有著「天下王氏出太原」的說法。當初正處於西晉時期的王氏地位顯赫,可惜王浚的母親趙氏出身卑微貧賤,她都算不得上是小妾,只是因為經常出入王沈家這才生下了兒子,可以說王浚的出生並沒有給王家乃至父親王沈帶來太大的驚喜,相反王沈自己都很鄙視這個私生子。
原以為王浚會在嫡庶有別的氏族大家中一輩子卑微,結果他很幸運地擁有了繼承父親爵位的資格,因為王沈逝世之後並無留下子嗣,於是親戚們這才想起來還有一個私生子,於是將王浚立為子嗣,讓他繼承了博陵公爵位,拜駙馬都尉,從私生子翻身做了人上人,不得不說王浚的際遇實在太厲害了,此後他的官途也頗為順利,多為升遷。只可惜西晉很快就發生了「八王之亂」,王浚最初是在皇后賈南風的麾下,成為他的得力幹將,因為太子司馬遹得罪了賈南風,掌握權力的賈南風廢掉太子,把他押解到許昌的金墉城,將之軟禁,不久後賈南風下令,讓王浚協助宦官孫慮,毒殺了太子司馬遹。
正是太子被迫害引發了「八王之亂」,此時王浚已經官至驃騎大將軍、領幽州刺史等職,身居官場多年,他看得很清楚,提早將大女兒嫁給了段氏鮮卑的首領段務勿塵,又將另一個女兒嫁給了宇文部落的宇文素延。王浚有了這些同盟,他在八王之亂中順利立足,最終還選擇支持東海王司馬越,與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兩位王爺爭霸。可惜早被立為皇太弟的司馬穎順利繼承皇位。王浚為了保全性命,竟然主動從鮮卑、烏桓借的軍隊攻打占據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
公元304年7月,鄴城被攻破,王浚打敗司馬穎後,任由烏桓、鮮卑兵洗劫鄴城,一時間繁華的都城變為人間煉獄,百姓的哀嚎聲不絕於耳,可王浚絲毫沒有感覺到心痛,他還由著士兵擄走大量的婦女和錢財,這樣一支軍隊在返回途中,大包小包的,中間還有許多婦女,完全不像作戰部隊,於是王浚為了整肅軍紀,下令讓士兵解決了這些婦女。喜殺戮的異族士兵將婦女們都殺掉,還順手將她們的屍體全都扔到了易水中,這八千人沉在江底,足可使易水為之斷流。
等輪到東海王司馬越把持朝政後,王浚得到重用,但此時的晉室只是強弩之末,掌握實權的王浚有了不臣之心,從他讓士兵殘殺八千婦女的行為就可看出,王浚並沒有什麼共情能力,他任用奸臣,原本支持他的人都背叛了他。此時石勒站出來支持王浚稱帝,王浚將石勒迎進城中,只可惜這次輪到他被搶劫了,石勒進城後,殺了王浚,還將他的頭顱送給漢趙君主劉聰,由此得到劉聰重用,為後來建立後趙奠定基礎。不得不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句軍家名言在哪裡都用得上,王浚以為自己終於熬出了頭,可以做一回皇帝,結果亂世中想做皇帝的人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