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抗戰名將是誰?日酋坂垣征四郎說:此人一個軍應視中國十個軍

2022-02-23     軍武四分三十三

原標題:第一抗戰名將是誰?日酋坂垣征四郎說:此人一個軍應視中國十個軍

1980年7月的一個凌晨,香港伊莉莎白醫院接診了一位老人。被送來的老人神志不清、陷入昏迷狀態,據家人所說老人最近幾年一直被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病困擾,身體狀況一直不太好。

今天凌晨的時候老人突然從床上起身跟自己的妻子說自己身體不適,隨後就陷入了昏迷狀態。醫院的大夫聽聞料定這是一起心臟病突發事件,看著眼前的這位老人,說起年齡、性別、身體狀況似乎與其他看病住院的老人沒有區別。

不過當數名醫生解開老人外套的扣子準備做手術的時候,卻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老人的胸前、胳膊、大腿上幾乎全是受傷留下的疤痕或是槍擊殘存的彈眼。手術後一位醫生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向老人的家屬詢問情況。

這才知道,老人身上的傷痕都是八年抗日戰爭中留下的「軍功章」,當老人的家屬把老人抗戰中的事跡簡單講述給好奇的醫生護士們後,在場的醫護人員無一不熱血沸騰、肅然起敬,甚至有的年輕護士留下了感動的眼淚。

而這位老人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威震華夏的抗日名將關麟征,而他的軍隊更是有以一頂十的美稱。

棄文學武,投筆從戎

1905年,關麟征出生於陝西鄠縣,從小父親對他的教育非常重視,早早地把他送到學堂讀書。關麟征從小非常崇拜忠義雙全的武聖人,但他明白身逢亂世,自己能做到的也只有好好學習不讓家裡擔心。

15歲的關麟征考進了省城的中學,就在他決心憑著筆桿子走出一條人生道路的時候,家裡的接連蒙難、一系列變故讓他決心棄文從軍。

就這樣,在1924年,還不到20歲的關麟征跟鄧毓玫一起搭著小船來到了陌生的廣州,成為了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員。

從小在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讓關麟征在黃埔軍校中也是能力出眾的佼佼者,不過真正讓他受到蔣介石青睞,接連升職的原因還是他在戰爭中的突出表現。

1930年春,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展開了中原大戰,關麟征任團長奉命駐守河南高辛。

在關麟征的英勇作戰和正確指揮下,閆馮聯軍攻打了一個月也沒有拿下高辛集。之後關麟征為掩護師部撤退,自己率領的一個團不慎被敵方五個團包圍夾擊。

面對著敵我實力的懸殊,關麟征此時也沒了法子。就在敵軍要展開進一步的進攻之時,樹林裡大霧瀰漫,幾米開外就看不清人影了,關麟征腦子一轉並沒有選擇趁霧撤退,反而是將計就計下令進攻。

山西軍在漫天的大霧之中找不到方向,又怕被關麟征偷襲,急忙下令撤退,關麟征也逃過一劫。

同年10月,蔣介石坐鎮河南督戰,氣勢洶洶的閆馮聯軍大軍壓境,關麟征卻僅僅擁有30個身手不凡的警衛員,埋藏到路邊的莊稼地進行分散射擊,便拖延了戰局10個小時之久。

這10個小時不但有效地阻止了敵軍攻擊,更贏得了寶貴的增援時間。至此關麟征的名字在蔣介石的耳朵中愈發出名。

另眼相看的前朝關公

1936年十二月十二日,張學良深感日本侵略勢力嚴重,而國共雙方過度內耗必將使中華民族陷於危亡之中,聯合楊虎城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並將蔣介石押扣在華清池。

消息一出舉國震驚,這一場兵諫也徹底改變了未來十幾年中國的走勢。

在蔣介石被扣押期間,雖明知張學良的初心就是讓自己鬆口放棄絞共,並沒有犯上作亂意欲謀害的想法,不過蔣介石身為一黨最高統帥此時要是輕易答應也難免落得個貪生怕死的嘲諷。

相比於何應欽等一些國民黨將領心懷鬼胎不同,關麟征對蔣介石被軟禁十分著急,聽聞胡宗南告知事情原委後淚如雨下,連話都說不清楚,正因此,關麟征也成了絕對的保蔣派。

在得知張楊二人拉攏甘肅省主席馬鴻逵加入起義兵諫中時,關將軍力排眾議,對馬鴻逵曉以大義,當今中國局勢除蔣公外再無第二個人可應對,並讓他做出要不扣押自己要不扣押張楊代表,切不能兩面應付的決定。

這也在側面給予張楊大軍精神上的沉重打擊,最終也按照共產黨提出的主張合作抗日。蔣介石恢復自由回到南京之後,聽聞關麟征對自己關切之至也不由得另眼相看,並多次對身邊的將領感慨道「雨東忠義之心,堪比前朝關公。」

台兒莊戰役

1938年,全國抗日戰爭進入到白熱化階段,關麟征也擔任了國民黨軍第52軍的軍長。同年3月,著名的台兒莊戰役爆發,關麟征所在的第52軍負責牽制棗莊一帶的日軍。

關麟征的戰略戰術和52軍整體的作戰水準給日本人造成了極大的困擾,惱羞成怒的日軍組成一支近3000人的步炮協同部隊,妄圖集中火力消滅52軍。

在當時日本軍隊的眼中,中國軍隊裝備差、人員質量參差不齊、戰術素養不高,可即便這樣,52軍不僅消滅了支援的步炮協同部隊,更一鼓作氣拿下了台兒莊東北方向的日軍陣地,相當於以一個軍的力量牽制、對抗了台兒莊戰役近一半的日軍聯隊。

這場戰役過後,關麟征的名號算是響遍了華夏的每一寸土地,老百姓誇讚關麟征和孫連仲為「關鐵拳」和「孫鋼頭」,表明他們一個進攻犀利,一個防守固若金湯。

蔣介石大讚「中國軍隊若都像52軍那樣戰鬥力強,打敗日本軍隊是不成問題的。」

日本將領、甲級戰犯板垣征四郎高度評價:「關麟征的一個軍等同於普通軍隊十個軍的軍力。」就連美國的戰地記者都將關麟征譽為「中國的巴頓將軍」。

關麟征將軍一生為國為民,新中國成立之後他雖然去了香港,表示自己脫離軍界政界,安享晚年。

但他對祖國的錦繡河山、故鄉的山川草木仍十分思念,每當從香港的報紙上看到大陸政治、經濟、文化欣欣向榮的消息,他也從內心為之驕傲自豪。

1980年8月1日,關麟征將軍經心臟病搶救無效離開了世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人民日報多家媒體哀悼關麟征將軍的離世,出殯之日更是多位政界要人送他走好了最後一程路。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6571af2d55db44ecd8d7a7fafe7db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