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臍帶血,讓「兒童腫瘤之王」不再可怕

2019-09-11     青島新聞網健康

神經母細胞瘤-「兒童腫瘤之王」

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的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常常影響嬰幼兒的癌症,5歲以下的嬰幼兒是本病的高發年齡。約有75%的神經母細胞瘤患者在5歲以下。神經母細胞瘤約占6-10%的兒童腫瘤,嬰兒時期它的患病率大概是7000個嬰兒會有一個患者,如果是以15歲以下來統計的話,它發病率就明顯下降了,約為百萬分之10.5。

目前無論國內外,對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好的治療方法都是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同時配合手術、化療等其他治療手段。但是眾所周知,要找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配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為他儲存一份臍帶血,來應對未來有可能發生的風險,就成為一種非常明智的健康投資。對於那些儲存臍帶血的人來說,這意味著可以立即進行移植治療而無需進行其他匹配。為患者掙得更寶貴的救治時間。

自體臍帶血,

讓「兒童腫瘤之王」不再可怕

早在1997年,一名14個月的巴西女童,用自體臍帶血成功治癒了神經母細胞瘤,成為世界首例自體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案例。

2009年,北京兒童醫院就完成了我國首例自體臍帶血移植案例,血液科吳敏媛主任、秦茂權醫生使用自體臍帶血治療了一位年僅1歲的神經母細胞瘤小患者,自此開啟了我國自體臍帶血臨床應用的新嘗試。據了解,術後小患者的造血系統恢復正常,腫瘤也全部消失。

2015年,來自天津的2歲的山山(化名)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最終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值得慶幸的是,在山山出生時父母就為他保存了臍血。主治醫生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果斷選擇使用這份自存的臍血來救治山山。2017年,這份保存了2年半的「救命血」成功回輸到山山體內。

2016年,來自日照的喬喬(化名)在北京京都兒童醫院確診為神經母細胞瘤。在主治大夫孫媛主任制定自體臍帶血移植手術方案中,喬喬使用了出生時在山東省臍血庫為自己儲存的臍帶血,在各方的努力下喬喬順利完成移植,術後喬喬的各項情況都恢復良好。

2017年,11歲的患者小龔(化名)因腎母細胞瘤復發而命懸一線,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任陳靜當機立斷,使用其出生時儲存的自體臍血完成了造血幹細胞移植,經數月觀察,治療效果顯著。陳靜介紹,整個移植過程非常順利,造血幹細胞不僅成功在體內存活,而且沒有出現任何排斥反應。

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這類疾病時,臍帶血造血幹細胞移植是首選方案。它除了具備來源豐富,採集方便的特點外,還具有對被採集者不會造成傷害、臨床應用及時、移植後移植物抗宿主病發生率低且程度較輕等優勢,因此臍帶血移植已成為治療某些疾病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之一。其中自體臍帶血在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方面,相比其它來源的造血幹細胞,優勢更加明顯。

專家釋疑:

自存臍帶血優勢明顯

孫媛:北京京都兒童醫院血液中心主任,博士、主任醫師:

國際上到目前為止,對於高危的神經母細胞瘤,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是最好的治療手段,在化療和手術的基礎上做自體移植。自體臍帶血移植的復發率就會低的多,這是非常好的一個因素。另外如果有些孩子不用自體的,用異基因的風險就會更大,所以保存自體臍帶血對於一些疾病來說真的是很好的。

徐曉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副主任醫師、血液腫瘤內科副主任、博士:

臍血移植有這樣幾個優點,第一減少了患者的一些痛苦,第二用自體臍血的話可以避免污染,降低復發率。第三個就是臍血里的NK細胞,它可以誘導移植物抗腫瘤,是降低復發率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臍帶血作為一個移植物的來源,已經證明可以用於神經母細胞瘤的自體移植和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安全性其實也很好,也能夠提高長期的生存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59PIW0BJleJMoPMm-1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