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在深山老林里遭遇一條兩米長的大蛇,三下五除二便解決掉了它!僥倖從「蛇口脫險」之後,一陣後怕,很多人納悶了:到底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那年夏天,我跟爺爺上山採藥,山區叢林密布,道路崎嶇,一段路程下來,我便落後爺爺很遠的距離,就在我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前追趕之時,一腳踩出了一條約兩米有餘的大蛇,我被嚇得一動不敢動,與大蛇四目相對!最後我沉著應對,抄起身邊的武器將蛇給解決掉了!
很多人在野外遇到蛇的第一反應就是大喊大叫,不管是多大的蛇,都會被嚇的不輕,殊不知,面對蛇的時候,不應該感覺到懼怕,因為蛇也被嚇的不輕!下面我給大家講解一下,蛇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極其弱點,以及遇到蛇的處置方法,希望對一些朋友有所幫助:
先來了解一下蛇的基本信息
蛇,是一種非常危險的爬行動物,除了南北極以外,幾乎世界上所有的區域都有蛇的活動軌跡,包括沙漠!據悉,全世界現在已知共有3000多種蛇類,從世界上最小的如蚯蚓般的鉤盲蛇,到世界上最大的亞馬遜森蚺,蛇的體重可達140多斤,還不包括未被發現的!
蛇是一種肉食動物,說蛇對人類很危險,就是考慮到蛇的攻擊性!而蛇的生存環境各種各樣,具體生活在哪裡真的不確定,可能是樹洞中、可能是水裡、可能是草叢中,所以,經常在野外作業的人們,看到蛇的幾率非常大!
雖然世界上有3000多種蛇,但在我國境內,蛇的種類目前統計出來大約在241種左右!一些人看過【狂蟒之災】,覺得蛇非常的恐怖和危險,其實3000多種蛇類,體長在3米以下的居大多數,超過10米的巨蛇是少之又少的,人類活動區域很難遇到這種巨蛇!
在我國境內,最大的蛇是緬甸蟒,平均體長可達7米,體重可達90公斤左右,如果遇到這種蛇,危險性可想而知!
但今天我要說的加假如我們遇到這種3米以下的小蛇時,應該怎樣有效應對,才能保證自己不受傷害:
1、蛇具有攻擊性,逃跑會引起蛇的追擊
當遭遇蛇的時候,剎那間很多人想到的就是大喊大叫、逃跑,殊不知這種莽撞的做法會把蛇驚動,驚怒之下,蛇難保不會做出追趕你的行為!所以,冷靜面對,不要輕易發出大幅度動作是第一要素!
2、在遇到蛇的時候,冷靜下來,尋找有利地形和趁手武器
如果沒有條件後撤的話,與蛇對峙的時候,不要慌,不要亂陣型,看看手中都有什麼趁手的武器,在野外最好能有棍棒,或者從地面撿起樹枝之類的,拿在手中當做武器,即便要開打,也不能做無準備之仗!
3、遇到對峙情況,要有耐心,或許蛇會先跑
能不開戰就不開戰,一般人都沒有這個膽量,所以,對峙的情況下,如果發現蛇並沒有強烈的攻擊慾望,也就是不抬頭的話,可以慢慢安靜下來,蛇便會慢慢爬走!最怕的就是此時你耐不住性子,大喊大哭,弄出聲響,惹的蛇向你進攻!
以上方面是告訴大家正面與蛇對峙時的應對方法,其實,了解清楚蛇的弱點,才能攻其不備出其不意!那麼,蛇的弱點都有哪些呢?
1、打蛇打「七寸」,這個說法不靠譜,具體視情況而定
這裡說的「七寸」並不是指固定的蛇身七寸距離,而是指蛇的致命點,比如:心臟部位!按照蛇的長度來看,每個「七寸」的位置並不固定,因為每條蛇的心臟部位不同!
只要精準的攻擊到蛇心這個位置,蛇便會受到實質性傷害,只要打的准,蛇便會非死即殘!
但往往蛇並不會給予你這樣的機會,為什麼呢?
因為在蛇發起攻擊時,舌頭昂起,七寸這個位置會隨著舌頭抬起而躲在下方,往往很難準確擊中,如果不能保證一擊而中,後面很可能挨咬。
所以,除了七寸這個位置,可以擊打蛇的腰部,也就是舌頭下方一段區域,如果力量足夠大,速度足夠快,頻率足夠高,也是有機會迅速將蛇打敗的!但危險性和不確定因素太多,並不建議使用!
2、蛻皮期間的蛇處於虛弱期
蛇蛻皮具有周期性,大約每3-4個月就要進行一次,只要活著,蛻皮就永不停止!但是整個蛻皮過程是很辛苦的,蛇會將自己緊貼在石頭、木頭、樹根上,用盡力氣,最大程度的擴張傘狀的頸部,忍著劇痛將舊皮一點一點褪去!
由於每次蛻皮都需要花費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完全看蛇在進行唇部開始蛻皮的順利程度,每次蛻皮,蛇的力氣基本都會用盡,在蛻皮期間和蛻皮之後的蛇,短時間是缺乏戰鬥力的!
而且剛蛻皮的蛇,視力非常弱,眼睛會渾濁不清,看不清周圍!如果這個時候遭遇了,勝算比較大!
3、冬眠(低溫)期間的蛇,攻擊力等於零
由於蛇是變溫動物,體溫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當冬季來臨,氣溫達到15度以下時,蛇體內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新陳代謝水平也僅僅維持在最低水平,無法進行能量輸出活動!也就是說,蛇在冬眠期間,僅僅是在維持生命體徵,毫無反抗之力!
但是熱帶地區除外,那裡的氣溫始終比較高,蛇也就保持相對較高的代謝水平,長的也比較大!所以,那裡蛇的危險性更大!
4、吃飽之後的蛇戰鬥力減弱
試想一下,如果你一下子吃掉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的食物,你還有力氣動嗎?人類吃不下這麼多,但蛇卻可以!
在野外,經常能見到一條蛇將數倍於自己體型的獵物吞進自己的肚子!因為蛇不會咀嚼,只會利用體內的消化液慢慢消化,能量慢慢消耗!在這個飽了腹期間,蛇會集中全身力量進行消化行為,哪有力氣去攻擊人呢?
而且,吃飽了的蛇,體重也會變得很沉重,移動速度變得緩慢,所以,此時的蛇戰鬥力也非常弱!
5、蛇的泄殖腔也是弱點
蛇的泄殖腔部位具有許多敏感神經,所以藏的很隱蔽!如果不幸被蛇纏住,可以用手摳這個部位,蛇便會自動鬆開!有點不講武德。
但是因為這個位置很隱蔽,一般人發現不了,所以不要輕易嘗試!
6、蛇害怕刺激性氣味
很多人聽說蛇害怕雄黃,其實這是錯誤的!蛇害怕的不是雄黃本身,而是害怕雄黃所產生的刺激性味道!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將一隻全身沾染雄黃的老鼠放在蛇身邊進行引誘,看看蛇是否會走開!
但結果是蛇一口將老鼠吞下,並沒有什麼異常!
這個實驗可以看出,蛇怕的根本不是雄黃,而是因為雄黃所產生的大量刺激性氣味!
7、蛇的爬行速度比較慢,不是人類的對手
說起速度,很多人腦海里都看過電影中蛇將人類一個一個追上,其實不是人類跑不過,而是被驚嚇過度,跑的有失水準罷了!
因為蛇是爬行動物,只是靠著腹部兩側的肌肉來回用力,以波浪式前進,如果遇到凹凸不平、樹木眾多的地帶,是跑不過兩條腿的人類的!
而且蛇的爬行需要有附著點,如果給它置於光滑的瓷磚上,根本難以前進!
因此,在野外遭遇到蛇的時候,如果能拉開距離,人類是可以跑的過蛇的,就怕距離過近,蛇的爆發力,加上你的膽怯,使得速度變得毫無用處,很輕易被蛇追上!
其實,蛇的爬行速度跟人類的步行速度差不多,大約8公里/小時,即便爬的更快的也就10-15公里/小時!但不可能時時都是高爆發。而人類奔跑起來的速度可以達到30公里/小時左右,所以就從數據來對比,蛇的速度完全不是人類的對手!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我對於蛇這種爬行動物的全方面分析,在野外遭遇到了蛇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沉著冷靜的面對、尋找趁手的武器、精準的打擊,實在不行就爆發出比蛇還快的速度,也可以逃跑!
蛇是一種危險性極大的動物,在野外遇到了,能躲多遠躲多遠!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閱讀,覺得不錯的請幫忙點贊、轉發、評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