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乾」在戌亥位,其五行卻為金呢?

2023-04-27     西風獨醉

原標題:為什麼「干」在戌亥位,其五行卻為金呢?

前幾天有位網友問我:「干中戌亥為啥不為金,是不是干中戌亥只有一點辛金,是不是與春生木、木生夏火,火生土,秋土生金、秋金生水、冬水生木的原因相關?且酉中純辛金」?這個問題問得很好,但確實讓我很撓頭。(圖片來源於網絡)

是的,從後天八卦的排列順序看,乾位確實是西北方。二十四山排位中,乾位也處於戌亥中間,如果以地支的五行而言,乾的五行應該是水才對,但《周易》中將乾的五行被定義為金,這是為什麼?

干為至陽之物,在太極圖中能匹配至陽的只有午位,所以先天八卦中將干置於午、坤置於子,符合「干為天,坤為地」的基本規則,但這個時候干又在午的位置,所以其五行應該為火才對,也不是金。

那麼,乾的五行為什麼跟先後天八卦所對應的地支的五行不一致呢?聽我慢慢道來。

八卦的排列方式一直在變化。我們都知道,後天八卦是南宋的朱熹「創造」出來的,而非古已有之。朱熹創造後天八卦的依據是「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所以才有了先天八卦的干在上而坤在下。當然,也有人認為先天八卦古已有之,朱熹只是偽托「先天八卦」之名再次創作而已。

後天八卦,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干坎艮震巽離坤兌」。後天八卦的排列依據是「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干,勞乎坎,成言乎艮」,太陽在震位上升起,所以震在卯位(卯時天亮),其他的八卦則順次排列。

即使是順序不變的後天八卦,其畫法也在一直變化。《衣若芬:請擺正江心鏡》這篇文章中就提到「宋代以前,八卦圖是從外向圓心看;宋代的八卦圖是從圓心向外看」。至於順序是否有變,這個我還沒有考證。

也就是說,不管是先天八卦還是後天八卦,其排列順序都是依據《周易》,跟干支排序沒有任何關係。如果我們仔細閱讀《周易》,就會發現該書中完全沒有提及天干地支,自然也就無法對應天干地支的五行屬性。

在遙遠的古代,《周易》和《干支》是完全並行的兩套系統,雖然他們曾經同時存在,但當時的先賢們並沒有將兩者做融合,所以八卦有自身的五行屬性,而干支系統也有自己的五行屬性,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我不知道八卦和干支是什麼時候融合在一起的,但是漢代開始的「京房易」等已經在八卦中配入了干支,已經開始了八卦和干支的「合流」,後來就有了我們現在所見的羅盤系統——但干支和八卦的五行屬性一直沒有被改變,所以才有了干在水位而為金的問題。

再嘮叨幾句。八卦代表的是天地水火風,是自然現象,而十二地支代表的是方位和時間,從這個角度來看兩者也是風馬牛不相及的。我們現在對干支和八卦的五行匹配所產生的困惑,是因為後人將八卦和干支進行了拉郎配所造成的。八卦是八卦,干支是干支,各有各的理論,各有各的規則,乾的五行屬金,跟它在地支中排列的順序沒有關係。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裡,謝謝大家!

西風獨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4dbfbdc64945b5e344ed1d3414b8ae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