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十銓,可能名氣並不如金士頓、海盜船這些,但是在存儲達人心中,十銓產品可謂是性價之選,以高C/P值著稱。同時十銓內存的終身質保服務給消費者提供了足夠的保障,也從側面反映了十銓對自家產品的信心,「張大媽」上就有網友分享了自己躺屍6年之久的十銓內存個人送報經歷(直接換新了)。
最近十銓推出了DARK Z系列DDR4內存條,按照十銓的定位,DARK Z系列是超頻條,那麼這就意味著散熱馬甲效果和內存顆粒品質會有較大的提升,老編有幸也提前拿到了一對(8G*2)十銓DARK Z DDR4 3000電競內存,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
包裝:延續經典、濃縮成本
對十銓內存有一定了解的同學應該清楚,非RGB十銓內存均採用的是透明的塑封,可能在調性上趕不上紙質包裝,但是定做的塑封也能保護內存平安的度過漫長的快遞旅途。
反過來想想十銓非RGB內存採用塑封包裝也是十分合理的,作為非RGB內存就不需要在包裝盒上去展現RGB的燈光效果,而透明的塑封能夠將內存的全部樣貌完整的展現在用戶眼中。
在包裝的右下角用一個產品標籤,包含了內存的頻率、電壓、時序等參數,而更多的參數則集中在包裝背面。
設計:「黑武士」鎧甲
十銓DARK Z DDR4 3000電競內存在外觀上與以往的非RGB十銓內存大同小異,但是在細節上卻做了諸多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是全新散熱模塊。
散熱馬甲是以「盔甲武士」作為設計理念,除了散熱還能完整的保護內存。而散熱片採用厚度0.8 mm的鋁合金一體成型衝壓製程,強化本體結構,加上電解陽極氧化製程上色,可提升抗腐蝕能力與不導電。
在細節上散熱馬甲為左右對稱設計,正面中間位置有一個品牌Logo標誌,右下角則是產品系列「DARE Z」標識。
馬甲並非平面設計,而是採用了立體造型,正面衝壓的紋路較多,看起來十分的精緻,拿在手裡也是給人一種「透心涼」。
內存背面和正面區別不大,衝壓紋路少了一些,而中間位置則變為了產品標識,同樣是內存的頻率、電壓、時序等參數。
馬甲頂部也是完全的對稱設計,中間是「T·FORCE」字樣。
馬甲頂部兩邊則是鏤空設計,除了造型上更為的立體,在散熱上也更為的高效。
性能測試:超頻好手,性能穩定
不同於液氮起步的老手們,對於普通用戶而言,簡單好用才是最重要的,而這篇內容也是基礎的性能測試,液氮起步的前輩們請自動忽略。
作為一款定位超頻的條子,十銓DARK Z DDR4 3000電競內存的顆粒挑選比較嚴格,按照官方的說法每一顆顆粒都是經由嚴峻測試程序挑選所製造的DDR4內存,每一支超頻內存皆經過完整兼容性與可靠度的測試。
對於普通用戶而言最重要的便是全系支持Intel XMP 自動超頻,不須手動調整BIOS即可輕鬆超頻,同時兼容於Intel & AMD平台,下面老遍也就做一些簡單的性能測試(在開機的時候進入BIOS系統,找到XMP選項,會發現已經預設完畢,包括頻率和CL值,直接調用保存重啟即可。對於高階玩家還可以手動調節電壓等超頻選項。而此次測試使用的是i7-8700k處理器和華碩Z370E板子作為測試平台
)。
內存顆粒來自美光,在默認頻率2400MHz時,時序為CL16-16-16-39,雙通道正常打開。
使用AIDA64進行帶寬性能測試,從測試數據來看,內存讀取帶寬為34719 MB/s,寫入帶寬為33454 MB/s,複製帶寬達到31041 MB/s,延遲64.9 ns。
開啟XMP自動超頻到3000MHz,時序變為CL16-18-18-38,電壓也從1.2V變為了1.35V。
同樣使用AIDA64進行帶寬性能測試,從測試數據來看,內存讀取帶寬為43061 MB/s,寫入帶寬為42998 MB/s,複製帶寬達到36011 MB/s,延遲55.2 ns。從測試數據來看,自動超頻後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
總結:性價之選,終身質保
作為十銓的全新系列產品,十銓DARK Z DDR4 3000電競內存依舊延續了自身的高性價特性,性能上不追求過分的拔尖,但是售價卻做到了平民,大大降低了普通用戶換內存的門檻。在超頻上,支持英特爾XMP技術,讓不管是超頻老手還是小白用戶都能體驗到超頻帶來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