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鞏大戰」引熱議,評論員:鞏漢林的批評很糟糕,球迷不贊成

2022-03-15   衣衫襤褸的文人

原標題:「馮鞏大戰」引熱議,評論員:鞏漢林的批評很糟糕,球迷不贊成

日前,馮瀟霆和鞏漢林在網絡上的隔空對話,一時間成了足球圈最熱的事情,從鞏漢林吐槽國足,到後來馮瀟霆和鞏漢林的接連回應,有球迷將兩人的對陣戲虐的稱之為「馮鞏大戰」。

此後,不少媒體人也對此事進行了跟評和分析,其中有部分評論員對馮瀟霆持支持的態度,認為想要解決中國足球的問題,不是把賺多少和水平高低當矛盾,甚至還有媒體人表示,無腦言論帶動謾罵,讓行業無法正常工作。此外,還有部分退役國腳對馮瀟霆表示了支持。

當然,也有對鞏漢林這番言論表示支持的,其中李毅就表示,越南都輸了還說什麼呢?想讓別人尊重你的行業,需要靠大家努力。也有媒體人表示,馮瀟霆的長文回應說出了心裡話,但沒什麼用,徒增笑耳。

也有中間派,李瑋峰表示,成王敗寇,沒有成績,別人就會說你不好,這很現實。申方劍則表示,成功了都是故事,未成之時都是事故,加油吧!陳華則表示,競技體育錢多到不匹配實力,在外人眼裡是原罪。而澎湃新聞則評論道,嘴上功夫救不了中國足球,馮瀟霆們要用腳說話。

而在今天,鳳凰網體育還刊發了豐臻的評論,稱批評中國足球的方式很多,但鞏漢林是最糟糕的一種。在這篇評論中,豐臻認為這場「口水戰」無聊透頂,同時這件事也展現了中國足球的尷尬價值。

此外,豐臻認為,通過鞏漢林這件事,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人甚至不能正確認識足球運動本身,更談不上認識足球的偉大,這導致了他們批評足球基本邏輯都是錯誤的,反過來這種錯誤邏輯又裹挾了足球的中國化。此外,他指出球員踢過就愛對靠的是個人意願,不是強制性的義務,球員也曾經經歷過多低薪時代,也經歷過千萬高薪,這取決於老闆們的意願,大家可以嫉妒,但不必恨。

最後,豐臻還表示,鞏漢林提案還是多關注已經下滑的文藝作品質量,可能效果會更佳。

對於豐臻的言論,也引發了球迷熱議,大部分球迷對於豐臻的言論並不認可,有球迷表示,「自己評價一個冰箱,難道還要自己先學會製冷?」「國足被罵多半不是因為技術有多爛,而是連基本功都不過關;不是因為對手有多強,而是因為自身體能跟不上;不是因為輸得有多慘,而是因為沒有一個拼搏的精神和態度。反過來說,還要怪球迷不給力,球迷太苛刻,試問這種表現,與薪水匹配嗎?你以為還是你上學考試考個20分回家,爸媽還給你捧手心裡叫寶貝啊!」

甚至,還有球迷認為,作為一個體育評論員,不能站在客觀立場去評論這件事,有替人洗白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