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班·約內斯庫:椅子在房間裡的角色

2022-12-19     《藝術與設計》雜誌

原標題:塞爾班·約內斯庫:椅子在房間裡的角色

文 Article / 周鈺 Yu Zhou

圖 Pictures / 塞爾班·約內斯庫 Serban Ionescu

椅子在你的房間裡是怎樣的角色?一件家具,一種擺設,或是一段親密的陪伴?在塞爾班·約內斯庫(Serban Ionescu)的想像中,椅子就像是房間裡的一隻貓,它有名字,有能量,一個有貓和沒有貓的房間是完全不同的。約內斯庫希望一把椅子可以將一種波動的能量傳遞給一個空間,他賦予它們生動的色彩,活潑的形態和擬人化的氣質,甚至模糊了造型和功能的界限,使對於家具的創作介於繪畫、雕塑藝術與建築設計之間。藉由這些個性張揚的椅子,人們不難看到約內斯庫的家居設計理念——家應當是最輕鬆快樂的地方。

「蘋果教堂」(Chapel for an Apple)

塞爾班·約內斯庫198 4年出生於羅馬尼亞,10歲時移居紐約。童年的記憶里,在羅馬尼亞舊政權的最後幾年,人們總是在講笑話,幽默或者說對幽默的記憶似乎是一個避難所,把生活從乾巴巴的東歐舊世界中解放出來。這成為了他潛意識裡一個遙遠、抽象而敏感的核心,並在未來的工作中被不斷地挖掘和重現。而當約內斯庫被拋入20世紀90年代骯髒、自由的紐約時,塗鴉、朋克搖滾和這座城市所有喧鬧的能量又一下子淹沒了他。約內斯庫回憶起,自己6歲時還不會講話,但3歲時已經開始畫畫,在學會英語之前,繪畫依然是他融入身邊色彩豐富的新環境的重要表達方式。

直至今天,通過遊戲的狀態創造輕鬆和幽默的物品仍然是約內斯庫熟悉且自覺的工作路徑。作品「鄉親」(Folk)的靈感來源於2014年約內斯庫在羅馬尼亞參觀鄉土博物館的經歷。房間裡放著十幾把村民自製的椅子,每一把椅背上都有一張表情獨特的面孔,這個畫面讓他印象深刻。後來在展覽「擁擠的房間」中,約內斯庫以自傳的意味探討了自己的過去與身份認同感。他用舊木頭和鋼片很快做成了這把椅子,上面破損的痕跡和修補的地方,使它屬於故土,屬於那些親切的人們。

「柵欄」(FWENDS)座椅

所有這些情緒和能量都通過建築學的經驗得到了馴服。2007年,約內斯庫從普拉特學院(Pratt Institute)畢業並獲得建築學學士學位,而後在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 technicInstitute)的建築系任教六年之久。建築學的專業背景也表現在設計中,2020年位於紐約哈德遜的作品「蘋果教堂」(Chapel for an Apple)展示了約內斯庫對空間構築的興趣。在此基礎上,他在近期的個展「城堡花園」(Castle Garden)中再次使用了餘6米高的塔亭結構,這座「一小時之塔」(Tower for an Hour)源於草圖轉化的數字模型,藏家可以委託製作各種尺寸,用於不同環境。這些塔亭在展覽中提供了休息、思考、娛樂的空間,使參觀者自由感受建築內部和外部環境的相互作用,建築與設計之間的關係,以及體驗與功能的融合。

剛剛從普拉特學院畢業時,約內斯庫的腦中一直迴響著老師的教導,他被這些話語所吸引,而無法做出自己的作品。於是他開始思考,什麼是和自己學到的東西最相違背的?他想到了卡通、塗鴉和幽默。乘著這股純粹又天真的想法,他將日常看到的事物加以變形,開始了輕鬆自由的塗鴉。在約內斯庫看來,隨意得像「餐巾紙上的塗鴉」最具有魔力,這種繪畫也成為了他最真實而具有自傳性的表達方式。有時他會在工作室里一連畫上幾個小時,快速地、本能地捕捉當下的一刻,然後把畫稿都收起來,一個星期後再拿出,重新發現其中有趣的地方。同時,他探索色彩、素描和雕塑,把自己從種種定義和界限中解放出來,只做與自我對話的作品。

「軟糖」(GUMMIE)椅子

金屬板成為約內斯庫最喜歡的材料。他通過鋼片去塑造邊緣,陰影和光亮出現在流動的線條與平面相交的地方,所有有趣的圖形都由CAD軟體將草圖轉為尺寸、結構清晰的圖紙,然後使用數控水刀和等離子切割機,以機器的精準切割忠實地呈現那些富有想像力的、近乎卡通的塗鴉,使速寫本上的圖案都在現實世界中「活了過來」。從衝動自由的線條到理性的技術製造,也是情感記憶與建築專業對約內斯庫的雙重塑造。

關於藝術與設計、形式與功能之間的平衡,約內斯庫並不在意,讓人們意識到正在觀看的是一個展覽更是最糟糕的事。「當一天結束的時候,無論我對作品賦予了怎樣的感受,只要有人以某種方式做出反應,我就很滿意了。我不在乎它是藝術還是設計的,只要它在製作時是快樂的,這種快樂就在那裡。」

「鄉親」(Fol k)椅子

至於為什麼是椅子,約內斯庫只是喜歡椅子作為家具的尺度感,製作一把椅子就如同完成一件雕塑,高度距離地面約5米,扶手和靠背更像是一幅三維的圖畫。人們可以握住它,可以攜帶它,椅子總能以某種方式與人的身體產生關係。更重要的是,椅子只能為某個房間而打造,就設計而言,如果房間不存在,椅子也就失去趣味。

走進約內斯庫與伴侶親手設計建造的家,到處是鮮艷的色彩和卡通的桌椅,還有從朋友那裡收集來的藝術品、繪畫、小物件等等。這間曾經被拋棄的公寓,儼然已經是約內斯庫和朋友們新設計的試驗場,一切都像他希望的那樣,讓房子成為自我的海綿。(編輯:彌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35e1dfe920963f3bd07b873675e019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