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凈利潤大降,大模型「背鍋」?

2023-09-07     AI狐頭條

原標題:科大訊飛凈利潤大降,大模型「背鍋」?

原創 | 汽車營造社
gh_5feb33da2b09

出品 | 汽車營造社

作者 | 楊璐

從ChatGPT 上車奔馳,到理想汽車發布自研的大模型Mind GPT,科大訊飛的星火認知大模型迎來了首次上車,與奇瑞星紀元ES共同打造「LION AI」大模型平台。

在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中,科大訊飛著重展現了AI大模型業務進展,它對公司業績走向有著深遠影響。

財報顯示,上半年營收78.42 億元,同比下降 17.64%;凈利潤 0.74億元,同比大幅下降73.54%。科大訊飛稱,主要原因是為應對美國極限施壓,在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和產業鏈可控等方面堅定投入的同時,搶抓通用人工智慧的歷史新機遇,加大通用人工智慧認知大模型的戰略投入。

但是仔細一看,其總體的研發費用同比並沒有大幅變動。2023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研發投入是16.57億元,同比上漲了3.57%,比去年同期多了5700萬,研發占比為21.13%。近兩年,科大訊飛各季度的研發支出一直維持在7、8個億。

既然研發費用沒有太大變化,科大訊飛為何把凈利潤下降的鍋甩給大模型呢?

一是因為公司的凈利潤本就不高,多出來的5700萬研發費用對利潤影響很大。上半年的凈利潤只有0.74億元(且一季度虧損0.58億元),去年同期約2.7億元。但今年上半年的研發支出比去年同期多了0.78億,跟利潤相比是難承其重,營收浮動不大的情況下,導致凈利潤更加難看。

二是因為「大模型」正是影響科大訊飛市場情緒的風向標。

科大訊飛的大模型產品——星火認知大模型 V1.0於5月6日亮相,8月15日升級為V2.0 版本。據官方稱,10月24日,星火大模型將實現對標 ChatGPT 的目標(中文超越,英文相當)。

從2014年開始,科大訊飛便開始了大模型研發,當時發布的「訊飛超腦計劃」也就是星火大模型的雛形。等到「星火大模型」面世的時候正趕上這股AI大模型風潮。也正因此,研發支出呈逐年上漲的趨勢,並不是在今年激增。

大模型也在深刻影響著科大訊飛的業績表現和在資本市場的走向。

1

大模型市場爆發,訊飛加碼

自美國 OpenAI公司於2022年11月發布ChatGPT 系統,初步實現了向通用人工智慧演進的「智慧湧現」,被公認為是人工智慧發展史上一次重大技術階躍。大模型隨之破圈兒,市場進一步爆發。

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的報告,2022年生成式AI市場規模僅為400億美元,預計到2032年這一數字將突破1.3萬億美元,未來10年的年均復合增速高達42%。

國內在2022年新增的大模型有新增數量有28個,多來自科技巨頭公司。2023年,百度「文心一言」、華為「盤古大模型」、阿里巴巴「通義千問」以及毫末智行的「DriveGPT」等大模型相繼發布。也因此業內有了大模型將成科技巨頭和其他科技企業分水嶺的論斷。

資本市場對大模型的熱情暴漲,摩根史坦利分析師在6月初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二級市場在今年春天時候對於大模型的態度極為狂熱。分析師引用了著名的「阿瑪拉定律(Amaras Law)」,也就是人們傾向於高估一項技術的短期影響,而低估其長期影響。

而大模型所屬的AIGC領域,已經出現了多家獨角獸公司。儘管生而逢時,但星火大模型也遭來一些非議。

星火大模型發布不久後,便有「套殼OpenAI的ChatGPT」的說法出現,科大訊飛隨即在公開平台上回復稱,這既不符合事實,也不符合邏輯。

今年8月15日,星火升級2.0版本,但股市反響平平,16日甚至跌幅達到了8.63%。大模型概念在二級市場不能激起大的水花,加之外部環境及商業化的現實難題,有待科大訊飛解答。

2

訊飛如何發揮AI大模型價值?

自2019年公司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後,2022年10 月7日,美國又對科大訊飛等28 家中國人工智慧、高性能晶片、超級計算機領域的企業再次加碼制裁。

為此,科大訊飛稱,需要進一步加大核心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平台的全面自主可控,並從供應鏈到相關的合同簽署進行相應的調整,由此對產品供應和市場銷售等造成階段性困難。

從今年半年報可見,來自美國制裁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業績的受損沒有完全恢復。

科大訊飛正寄希望於大模型的商業化應用。在業績說明會上,高級副總裁、董秘江濤稱,星火大模型的商業價值日漸顯現。

據介紹,訊飛星火大模型實現價值的主要有五種方式,分別是賦能學習機、辦公本等已有產品,推動銷量增長;開發者與平台之間按調用量付費、應用合作分成、流量分成及訂閱付費;基於特定行業的專業和領域構建行業私有化大模型;助力企業「研產供銷服管「提質增效;打造Al時代每個人的Al助手,提升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質量。

星火認知大模型發布後,2023年5月~6月,C端硬體GMV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搭載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的訊飛 AI學習機GMV在這兩個月分別增長136%和217%。

從主營業務構成上看,「教育領域」和「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占比均在30%左右,儘管前者仍占主要地位,但後者增長快速。其中,開放平台及消費者業務中包含開放平台、智能硬體、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及服務,三個板塊的占比與去年同期相比有大幅提升,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及服務甚至同比增長了60.91%。

另一邊,科大訊飛賴以依靠的G端業務占比出現了大幅下降,「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工程同比減少41.06%,「運營商業務」同比減少10.8%。

同時,汽車業務正在冒頭,上半年該業務營收2.13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72%,去年同期的營收是1.69億元,占營業收入的2.1%。

不過,汽車業務毛利率並不高,目前低於6%。科大訊飛的占營業利潤超過10%的業務中並沒有汽車智能網聯業務,依靠汽車賺錢尚有難度。

這並不是科大訊飛自身的問題,其汽車業務以車載智能語音方案為基礎,但全行業內,車載語音業務的毛利率都偏低。據另外兩家IPO的智能語音公司——思必馳和出門問問的業績,思必馳在2020-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是2.37億元、3.07億元和4.2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80億元、-2.98億元和-2.64億元。出門問問在2021-2022年利潤分別是-2.76億元、-6.70億元。

一方面是研發投入大,一方面是車企對車載語音的成本壓縮,讓此類公司盈利變得很難,只能繼續投錢,在AI大潮中搶先建立自己的優勢。這也正是科大訊飛要在下半年All in大模型的戰略選擇。

8月17日,科大訊飛星火大模型宣布將首搭星途星紀元ES車型,於今年四季度正式上市。

星火大模型上車,第一階段會以AI語音助手能力為主,實現智能座艙應用;第二階段實現智艙與智駕融合;第三階段則是實現企業級的應用,包括營銷服務場景、企業數字化升級、邊緣計算和智能分析。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總裁吳曉如表示,車載語音交互從最初只能基於命令詞式的交互發展到限定任務、規則式的人機互動,發展到今天,進入大模型時代,已經能實現全自由、全場景的類人交互。

本就以智能語音起家的訊飛對車載語音交互有更深刻的理解,這也意味大模型上車會率先讓消費者在語音交互上有突破性的體驗。

訊飛在財報中也提到,搭載訊飛星火汽車助理的車型將於2023年底陸續量產。報告期內,智能交互產品合作已覆蓋主流自主及合資車企,並積極拓展與國際汽車集團的合作。

大模型在各領域的應用爆發會將其引入下一個競爭賽段。

目前市場上大模型疊代進化比較快,星火大模型在三個月的時間裡就疊代里三個版本,因此競爭格局還處於待定狀態。短時間內就能夠升級多個版本,具體效果如何仍是未知,所以競爭的不確定性很大。

銀河證券表示,未來或迎來「萬模大戰」,巨大的算力消耗及團隊招募帶來的資金成本以及能否有足夠多的用戶共建生態,是國內大模型的制勝關鍵所在。但持續看好整個板塊產業趨勢,當下,繼續看好AI+多場景應用公司。

END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316a3e38d8aa4a09f7ae5bc2fa6c6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