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政策不斷推進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規模整體呈上升態勢
電子製造服務(EMS)的下游應用領域已經覆蓋通信、計算機、汽車電子、工業控制、醫療設備、消費電子等。隨著全球專業化分工的進一步細化和 EMS 模式的逐漸成熟,全球 EMS 行業規模整體呈上升的發展態勢。網絡能源和光伏能源產品在電子製造服務市場中占比較小,未來隨著雙碳政策的不斷推進以及通信基站與數據中心建設布局的進一步優化升級,光伏和網絡能源產品市場需求將保持快速增長。在「碳中和」背景下,為應對氣候變化和能源安全,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關注可再生能源的獲取和使用,全球光伏與儲能市場迎來快速發展期,帶動光伏產品需求大幅增長。
1、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產業鏈關係
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的上游主要為半導體部件、被動元器件、電路板、結構件等電子元器件供應商,上游材料的供貨周期、質量和價格,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EMS 廠商的交貨周期、產品價格等。下游主要為網絡通信、工業控制、醫療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品牌廠商,下遊行業的發展將會拉動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的發展。電子製造服務市場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環節,電子製造服務供應商可以根據下遊客戶的不同需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包括採購、設計、製造、倉儲物流、售後服務等,幫助品牌方專注於產品開發、設計、營銷和推廣,提高供應鏈效率,縮短新產品推出和更新疊代的時間。
(1)與上遊行業的關聯性
電子元器件製造業是 EMS 行業的基礎支持產業,其技術水平、生產能力、製造成本等在一定程度上對 EMS 企業的產品質量、價格和交付周期產生影響。近年來全球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發展速度較快,技術水平也持續提高,高效的產出和不斷降低的成本為電子製造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上述因素既有利於實現電子產品的多元化和個性化,又有利於推動電子產品的整體價格下降,從而使得下游產品的市場需求不斷增長,為電子製造服務業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與下遊行業的關聯性
EMS 行業需求主要來源於下游電子產品市場,已廣泛應用於工業控制、通訊、醫療電子、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
2、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電子製造服務業涉及生產的步驟主要為電子裝聯,作為可以有效體現整體技術發展水平的電子裝聯技術是電子信息產業重要的技術內容,隨著技術革命、產業變革以及消費市場的升級,電子裝聯行業生產技術亦在不斷提升發展。目前我國電子裝聯生產工藝以 SMT 為主,輔以少部分 THT,SMT 可以在 PCB 兩面高密度貼裝小尺寸電子元器件,而一些因體積或引腳形狀無法導入機器進行貼裝的元器件則通過插件的方式進行裝聯。
SMT 是現代電子製造服務業廣泛採用的生產工藝,能滿足各種多元化的複雜功能,具有體積小重量輕、高密度組裝、抗振動力強、焊點缺陷率低、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SMT 工藝的發展也推動和促進電子元器件向小型片式、輕量薄型、可靠多功能方向發展,已經成為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科技水平的體現之一。SMT 的裝聯方式及其工藝流程主要取決於產品的功能、元器件的類型和組裝設備條件,大體上可分成單面混裝、雙面混裝和全表面組裝 3 種類型,按焊接方式可分為回流焊和波峰焊兩種類型。
THT 是一種將元器件的引腳插入印製電路板的通孔中,然後在電路板的引腳伸出面上進行焊接的組裝技術,主要針對體積大、重量大,難以實現雙面組裝的元器件,具有焊點牢固,工藝簡單並可手工操作等特點。
3、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競爭格局
(1)全球行業競爭格局及主要企業
全球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生產廠商眾多,屬於充分競爭行業,而行業內龍頭企業積累了豐富的客戶資源和行業經驗,資產和營收規模大,保持相對穩定的領先地位,市場整體高度集中。隨著全球知名電子品牌商陸續進入中國,國內 EMS 廠商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22 年,全球排名前十 EMS 廠商中中國台灣企業占據領先地位,美國等外資企業實力較強,而中國大陸本土企業市場份額和影響力逐漸提升。
近年來,我國在高精密電子產品和關鍵元器件製造能力上的創新實力逐漸凸顯,加上中國擁有廣闊的消費市場、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日趨完善的產業配套體系,吸引不少電子品牌商從在中國設立辦事處或製造分支機構,逐漸轉變為在本地完成核心零部件採購和整機組裝,我國本土電子產業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同時,隨著我國對智能製造裝備產業的大力支持,我國智能製造水平快速提升,本土 EMS 企業憑藉自身的靈活性和配合客戶需求的積極性,形成一定的製造規模與綜合服務實力,贏得了國內外主流電子品牌商的認可,在EMS 市場中占據的份額逐漸提升。
(2)中國行業競爭格局及主要企業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大陸地區 EMS 行業形成了國際大型 EMS 企業和本土領先EMS 企業相互競爭、共同發展的格局。比亞迪電子、環旭電子、深科技等部分領先的本土 EMS 企業緊緊跟隨電子製造行業的發展趨勢,逐漸形成了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總成本領先及產品質量穩定等優勢。憑藉自身經營優勢,本土領先 EMS企業與國際大型 EMS 企業展開競爭互動,承擔了部分國際知名品牌商及主要本土品牌商的電子產品製造服務業務,獲取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未來,隨著我國各類電子產品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華為、中興等本土品牌商持續發力,本土 EMS 企業有望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提升製造服務能力,拓展業務領域和豐富客戶結構,進一步縮小與國際大型 EMS 企業之間的差距,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
4、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發展的主要機遇
(1)國家產業政策的支持推動 EMS 行業及下遊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動 EMS 行業及下游應用行業的發展。為了鞏固製造業大國地位,我國制定了《中國製造 2025》、《「十四五」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等政策來提升製造業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水平,為本土 EMS 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時,我國還積極推進新基建的發展,制定了《關於推動 5G 加快發展的通知》、《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 年)》等政策來推動下游通信基站、數據中心、光伏等行業的發展。
(2)行業下游集中且產業鏈專業化分工,帶動本行業的發展
如通信領域,全球通信設備市場集中度較高,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等少數幾家公司占據了大部分市場,該等品牌商為了快速提高產能、縮短產品開發周期、降低生產成本,業務重心向產品研發、品牌推廣以及市場營銷轉移,隨著全球電子製造行業的不斷發展,產業鏈分工更加專業細化,品牌商對電子製造服務外包需求不斷擴大,保障了網絡能源製造行業的穩定需求,為網絡能源製造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3)智能製造技術升級推動 EMS 廠商提升生產效率
智能製造技術的不斷改進不僅有利於提升 EMS 廠商的生產效率,也有利於提升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近年來,EMS 廠商們正在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智能製造系統,以信息化、網絡化、平台化為載體,實現生產製造數字化,推進傳統製造業轉型升級,實現智造物聯。人工智慧、雲計算、機器視覺、運動控制等技術在 EMS 行業的推廣應用,有利於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穩定性,進而促進 EMS 行業發展。
5、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的主要壁壘 構成
(1)人才壁壘
電子製造服務行業屬於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是一個涉及多學科跨領域的綜合性行業,需要大批掌握先進系統控制軟體、裝備機械、工業自動化系統工程集成、計算機軟體及硬體技術等領域的高素質、高技能以及跨學科的專業人才。同時企業開展業務時需要大量的研發設計人員、項目管理人員、市場開發人員和技術服務人員組成專業團隊配合協助,對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因此經驗豐富的從業人員使得優勢企業形成了人才壁壘。
(2)技術壁壘
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速度快,核心技術發展日新月異,EMS 行業需較強的技術實力,創新能力,以及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隨著市場的迅速發展,技術不斷疊代更新,根據需求的變化,電子產業分工更加精細。電子行業背後的服務產業鏈衍生出多種商業模式,相對於傳統的 OEM 或 ODM 服務僅提供產品設計與代工生產服務,EMS 廠商主要業務是為電子品牌擁有者提供製造、採購、部分設計等一系列服務,包括維修與管理的服務,例如物料管理、後勤運輸、產品維修服務等。隨著電子產品升級換代不斷加速,EMS 企業必須在工藝技術上緊跟趨勢,才能滿足電子產品對配套供應鏈的需求。
(3)資本壁壘
資金實力也是企業進入該行業的另一個壁壘。首先,EMS 行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購買製造設備,故初期資金投入門檻較高,並且運營過程中流動資金需求量大。其次,生產銷售完成後,客戶回款存在一定周期,企業需擁有充裕的運營資金以保證採購和生產的正常進行。再次,資金實力較弱的企業響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較差,無法及時配合客戶開發新產品,更無法和客戶共同承擔行業風險,因此較難獲得客戶信任。
(4)生產管理能力壁壘
電子行業涵蓋的領域眾多,下游不同領域品牌商的需求具有多樣化的特徵,對電子製造服務企業多產線生產、多種類服務、多生產工藝、多品類採購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為維持與下遊客戶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電子製造服務企業需要通過嚴格的生產品質管控、標準化的生產工藝、全流程的質量檢測、可追溯的產品管理來實現高品質的產品供應。優質生產管理能力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經驗積累,對新進入者形成生產管理能力壁壘。
(5)供應鏈管理能力壁壘
電子製造服務業下游涉及的領域眾多,行業的跨度較大,包括了網絡通信、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等多個領域,提供的服務涵蓋了技術支持、物流採購、電子裝聯、物流配送及售後服務等,不同領域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各不相同,差異化的需求對電子製造服務企業的綜合供應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多維度、多渠道、多品種採購整合能力的企業可及時根據下游品牌商差異化的需求進行原材料採購。因此下遊行業對供應鏈配套的需求,對行業新進入者來說已形成了較高的供應鏈管理能力壁壘。
(6)客戶壁壘
電子製造服務行業的產生是全球電子產業鏈專業化分工的結果,處於產業鏈中游,服務於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商,在工業控制、通訊、醫療電子、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市場廣泛應用。電子產品品牌商選擇合作的 EMS 企業時,通常需經過 1-2 年的時間嚴格審核 EMS 企業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生產能力、管理素質、創新能力和及時服務能力。新進入者需經過嚴格的供應商資質審核和長期合作之後才能獲取客戶的認可和採購訂單,進入成本和門檻較高。而合作多年的合格供應商的產品質量穩定、配合度較高,可提高客戶的綜合實力,亦與客戶形成了穩定的互利共生利益共同體。因此,對行業新進入者來說,特別是面向高端大客戶拓展市場時,面臨著較高的客戶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電子製造服務(EMS)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