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兒子買房,是全款還是貸款?為避免人財兩空,父母要長個心眼

2020-03-24     小屁孩兒

文|文兒

最近有部電視劇熱度很高,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是孫儷出演的《安家》,圍繞著房產中介講述一個又一個買房和賣房的故事。其中第一個故事就是老兩口開了早餐店,賣了大半輩子包子,只為了能在上海給兒子買一套房子,讓自己的孫子將來是一個上海寶寶。只可惜,就算是賣了那麼多包子,最後也只能買一套面積不大的二手房。

在老兩口興沖沖為兒子簽下購買合同的時候,臨時被要求加上兒媳名字,並選擇全款為兒子買房。不過之後更新的後續故事情節,卻讓觀眾們氣憤了,大呼早知現在,當初就應該選擇貸款,讓小兩口來慢慢還。給兒子買房,是全款還是貸款?為避免人財兩空,父母要長個心眼。

為保後路,儘量選擇貸款買房

如果全款買房,就意味著父母要拿出自己一輩子的積蓄來為兒子買單,並且還不在自己名下。現實生活中,其實大部分父母很難全款給兒子付清,就像電視裡面演的,也只是買了一個很小的二手房。全款的目的是因為父母心疼兒子,不想每月讓他背負太重的還款壓力,但是為了給自己保一條後路,還是建議父母只出首付,讓兒子承擔還款。

因為一心讓父母全款付清的孩子,不會是什麼理解父母的孝順兒,也沒什麼責任感,不願意為此承擔一點生活重擔。到時候萬一父母押錯了寶,不僅失去了自己的積蓄,也變相失去了自己的兒子,人財兩空,什麼都落不著。沒錢傍身,兒子不養,這就是最壞的情況,但也是不能不考慮的可能情況。


父母不要把全部積蓄付在買房上

事實上,很多的父母打拚一輩子,只是為了給兒子買一套房子,然後付出全部積蓄,使命就算是完成了。更過分的,父母沒有那麼多錢,借也要給兒子買。

買完房就傾家蕩產,掏空家底,這話並不誇張。兒子享受著父母創造的便利,可以少擔一些壓力,但是老人就可能面臨著晚年沒有保障的風險。讓父母不買房,肯定是不行的,這是天下父母心。但買房儘量只出一個首付,後續讓兒子兒媳還,既出錢了也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

​兒子總要承擔起屬於自己的責任

既然兒子已經成年,念在能力不夠,父母可以為孩子的生活出一份力,但是該兒子承擔起的責任必須要他自己承擔。畢竟生活是過給自己的,父母沒有理由一直幫著創造現成的生活條件,只負責給開一個頭,鋪一條路,剩下的要靠兒子自己去擔當。

一心付出所有,並不是好事,要讓兒女學著擔起責任,父母也要學著給自己留幾分後路。

網友們對於買房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

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性格發展、家庭教育、雙商開發,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定期給您奉上實用教育小貼士,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融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zVCXEBrZ4kL1ViAVW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