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擺脫紙尿褲,要先確定他們的自控能力,家長急不得

2022-07-30     沫沫的靜好歲月

原標題:想要孩子擺脫紙尿褲,要先確定他們的自控能力,家長急不得

炎炎夏日,讓2歲左右的孩子穿紙尿褲出去玩,的確有些太悶小屁屁;但是如果去了公共場所,孩子不穿紙尿褲可能會引發讓大人更尷尬的問題;

所以,很多2歲左右寶寶的父母就格外苦惱,如何讓寶寶快快擺脫紙尿褲呢?

其實,想要寶寶擺脫紙尿褲,的確是需要時間的,父母真的急也急不來。

首先要看孩子的如廁能力。

孩子的如廁能力可以訓練嗎?當然是要訓練的,但是訓練也要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慢慢來,這是著急也無法解決的問題啊。

因為孩子對自己排泄器官的控制能力,是在2歲左右才開始成熟的,在此之前,他們對自己的排泄毫無控制,完全處於放飛自我的隨心所欲階段。

提前訓練孩子的如廁能力不行嗎?

有些家長著急啊,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定時定點、把屎把尿,期望孩子能夠早一些擺脫紙尿褲,早一些自主大小便。

事實上,想法是好的,做法是錯的。2歲之前的孩子,定時定點地要求他們也許會有一些小收穫,但是歪曲的卻是孩子本應正常成長的心理歷程。

因為孩子成長中所經歷的任何事情,都是生理和心理同時推進的一個轉變,甚至於越小的時候,心理方面的因素會越為強烈,偏偏孩子小無法正確表達,反而加重了他們的心理負擔。

就像如廁訓練這種事情,如果家長不等孩子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也準備好了,而強行進行,那麼孩子在期間的挫敗感會分外強烈,若是家長再著急一些,批評多一些,那麼孩子的壓力就會更強烈。

2歲開始,孩子進行如廁訓練的好時機

美國兒科學會研究表明,尊重孩子成長的時間表,在孩子準備好了以後再進行如廁訓練,就會非常順利地讓孩子掌握這項技能;如果與這個原則背道而馳,就會經歷漫長且痛苦的訓練期,孩子可能到4歲也無法完全掌握這項能力。

其實想想就知道了,有多少孩子在5歲還尿床、6歲緊張的時候還會尿濕褲子?

與其急於求成,不如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等待,讓他們自己決定什麼時候可以接受如廁訓練,讓他們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從而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感,以促使更大的進步,不是很好嗎?

傳統的把屎把尿為什麼不好?

「把孩子」的習俗自古就有,貌似孩子們也都一茬一茬地健康成長著,沒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實際上,傳統的「把孩子」,有時候會使孩子的髖骨受損而不知;有時候會讓孩子遺留尿頻的毛病,知道的時候就需要費大勁兒來糾正;有時候則會導致孩子的心理異常,比如強迫性人格或精神性便秘等等。

得不償失。

有些育兒的傳統,不是眼看著孩子沒問題就OK,更多的是孩子的未來會怎樣,帶給孩子的心理創傷會如何……這些可能不是一時半刻肉眼可見的。

其實,別說孩子了,就是大人在幫助孩子擺脫紙尿褲,進行如廁訓練的時候也會有一段時間的緊張。

我身邊一位朋友為了讓孩子養成定時尿尿的習慣,把自己的鬧鐘定了兩三個,半夜睡不好覺地折騰,就是擔心不足2歲的孩子尿床。

可是,孩子依舊會尿床啊!因為他對於自己想要尿尿這件事尚沒有任何控制力。而且半夜的頻頻「叫醒」服務,讓孩子的睡眠得不到保障,孩子白天就格外敏感,愛哭愛鬧。孩子哭鬧自然也會給大人帶來焦慮感,家裡就是一個雞飛狗跳的狀態,一觸即發。

折騰了不到一個月,乾脆再給孩子戴上紙尿褲吧,一覺睡到大天亮,給孩子舒舒服服地換一個紙尿褲,大人睡眠充足,孩子睡眠滿足,都開心的不得了。

為什麼不想要孩子穿紙尿褲?

我想無外乎幾個理由:

1、有傳聞說,紙尿褲會影響孩子的生殖、生育系統,尤其是男孩子。所以會讓很多關愛孩子的父母心生忐忑。

傳聞僅僅是傳聞而已,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啊!

2、紙尿褲會讓孩子感染尿布疹,俗稱紅屁股

這倒是有些道理的,尤其是這樣的夏天。但是為什麼不給孩子勤換、勤洗呢?清洗完小屁屁之後,再晾一晾、塗抹護臀霜就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了。

3、紙尿褲好費錢啊。

這倒是一個貨真價實的理由,但是孩子的成長不重要嗎?紙尿褲固然是有價錢的,想要省錢也不是不可能,比如白天的時候不穿,在家裡的時候不穿,看著孩子有意識大小便的時候及時提醒就好。但是外出的時候、夜晚睡覺的時候,還是最好要穿的。

4、紙尿褲不環保,污染環境。

這個還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原因。只是這樣的問題,我們作為普通的平凡人暫時也沒有辦法解決啊。要麼就使用棉質尿布,只要清洗勤換也行。孩子一天尿上十幾次、拉上四五回也是常有的事情,用棉質尿布的時候,後勤一定要跟上哦,還有消毒的問題也要考慮到位。

所以每個家庭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兩害取其輕」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f04ee02875caf01fe4a1186ac0ce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