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艷委員的建議引熱議:幼兒園2歲入園,真能解放家長嗎?

2023-03-11     急診室老苗

原標題:陳小艷委員的建議引熱議:幼兒園2歲入園,真能解放家長嗎?

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說,誰來幫忙照顧孩子是個大問題。

要是老人能幫忙倒還好,萬一老人不能幫著帶娃,那麼除了請月嫂,就只能是夫妻中有一方辭職全身心照顧孩子了。

如果孩子能早些進入幼兒園學習,情況會不會好一點?

前幾天,全國政協委員陳小艷提出了一個備受關注的提議:

建議幼兒園入園年齡低齡化,讓2歲的孩子也能進入幼兒園學習。

她表示:

這樣可以讓年輕女性更早地回到工作崗位上,也能夠幫助孩子,更早地接觸社交和認知刺激。

確實,目前公立幼兒園規定的入園年齡是3周歲,就算只晚一個星期,也會被拒之門外。

去年同事小周為女兒辦理入園手續,結果公立幼兒園只招收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而小周的女兒生日是9月8號。

最後無法入學,只能花高價上了一家私立幼兒園。

如果規則可以適當調整的話,那麼類似小周這種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

所以我認為這個提案是真正在為老百姓著想的,能解決一些家庭的現實問題,也對緩解生育壓力有幫助。

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它的普適性,這或許只會對少數家庭有幫助,畢竟我們不能只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問題,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的話,2歲入園會帶來很多問題。

考慮到這些問題的客觀存在,可能即便公立幼兒園放寬了入園年齡,大多數家庭仍然不會把2歲的孩子送進去。

孩子入園太早,容易分離焦慮

之所以安排孩子3歲入園,其實背後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從心理學上來說,3歲前是寶寶建立依戀關係的關鍵期。

只有我們給予孩子足夠的陪伴和愛護,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才能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使孩子將來更勇敢和獨立,性格更開朗,更樂於溝通和信任他人。

主持人李湘曾在節目中分享,自己女兒從小跟著阿姨長大,而這個阿姨已經在家裡工作很多年了。

結果她發現,在女兒心裡,阿姨竟然比自己還要更親密,無奈之下只好狠心將阿姨辭退。

我們送孩子去幼兒園也是同樣的道理,孩子入園太早,情緒上缺乏歸屬感、安全感,還沒能與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

當面臨突然的分別時,會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不利於維護親子關係以及孩子的心理健康。

因此,以孩子成長的角度來看,孩子入園太早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照顧好2歲孩子,這項挑戰難度不小

很多家長可能都聽過「terrible two」這個說法,意思是「可怕的兩歲」。

只要經歷過的媽媽就明白,要把2歲多的孩子照顧好,這是一項多麼艱巨的挑戰。

此時,孩子進入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自我意識爆發、好奇心空前旺盛,無時無刻不在蓄意向老母親發出「致命一擊」:

「吃飯?為什麼要聽你的,我不吃!」

「你給我的餅乾為什麼是碎的?不行,我要完整的!」

「你不要幫我按電梯,就算夠不到,我也要自己按!」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監護者以及世間萬物,都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稍有不順心,就會引來情緒爆發,簡直就是定時炸彈。

照顧2歲孩子時,就算是老母親自己也要每天默念一萬遍「清心咒」:

「親生的、自找的、別生氣、有耐心...」

很難想像,如果孩子2歲就進入幼兒園學習,老師會是怎樣的焦頭爛額。

尤其目前很多幼師並沒有太多照顧2歲孩子的經驗,並且有些孩子2歲時自理能力還不到位,話也說不清楚。

如果冒失地送到幼兒園,不僅老師難以接受,家長也很難徹底放心。

孩子多大入園合適?

對絕大多數孩子來說,3歲時進入幼兒園學習都是比較妥善的選擇,如果孩子自理能力較差,甚至無法正常地表達需求,那麼稍晚一些也並無不可。

當然了,我們也不排除確實有某些孩子「天賦異稟」,或者父母教育得非常出色,剛剛2歲、2歲半,語言能力和自理能力就已經發育到了一定程度。

這種情況,如果孩子主觀情緒上能夠接受的話,那麼早一點入園也是可以的。

歸根結底,我們還是要考量自家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能武斷地下結論。

最後要說的是,3歲之前能不能上幼兒園或許存在爭論,但0-3歲幼兒的托育需求是確實存在的。

生完孩子3年不上班,完全脫離社會,絕大多數職場媽媽都無法接受。

建立更專業、更平價的托育服務,讓媽媽們照顧孩子不再有那麼多的後顧之憂,才是重中之重。

老苗結語:

一直以來,對雙職工家庭而言,如何照顧好孩子都是難以解決的大問題。

但讓孩子過早進入幼兒園也未必是好事,我們不能違背孩子正常的身心發展規律,只有孩子能力達標了,才可以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今日話題:你覺得應該讓孩子2歲進入幼兒園學習嗎?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bae2d346391133de935d087a44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