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在決策之前做到一點,賺錢不難

2019-11-04   賺錢做生意

做生意,悟透這一定律,在決策之前做到一點,賺錢不難。這一點就是有效預測,進行有效預測,才能做出準確決策!這一定律是由法國未來學家H·儒佛爾提出來的「儒佛爾定律」:「沒有預測活動,就沒有決策的自由。」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測是決策的前提和依據,是決策中必不可少的環節,能為生意人提供決策對象可能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來看一個生意場上的經典案例:

20世紀 50年代中期,李嘉誠創立了「長江塑膠廠」,當時主要是生產塑料玩具。不過,當時的塑料玩具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了,長江塑膠廠生產出來的玩具銷售極為慘澹,積壓日增,工廠經營困難,瀕臨倒閉的邊緣。為了挽救危局,李嘉誠積極地尋找著出路。

一次,在翻閱報紙的時候,李嘉誠偶然發現了一個機會。那是一則報道,講的是本地的一家小塑料廠,正在生產製作塑料花,準備向歐洲銷售。李嘉誠心中一動,馬上思索起來。他想到了「二戰」以後,歐美人民的生活水平雖然提高很快,但其經濟實力還沒有達到廣泛種植草皮和鮮花的程度。另一方面,歐美人對花草又有偏愛之情。李嘉誠由此做出預測,在一段時期內,塑料花在歐美必將得到大量使用,用於裝飾各種場合。有需求就有市場,李嘉誠決定牢牢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於是,他立即做出決策:長江塑膠廠開始轉型,放棄塑料玩具,主攻塑料花生產。

事實上,李嘉誠正是靠著塑料花為自己贏得了第一桶金,經過幾年發展後,李嘉誠就成為了香港著名的「塑膠花大王」。

做生意,準確決策的前提是有效預測。生意要發展,公司要提高競爭力,要實現經濟效益,生意人就必須對國內外經濟態勢和市場需求有充分的了解,熟悉與行業相關的各個環節,掌握各方面的最新和最可靠的信息,找出最有利於團隊發展的信息加以預測,如此,才能使自己做出的決策時刻走在時代的前沿,跟得上時代的發展步伐。

當然,有效預測的能力不是生來就具有有的,生意人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總結、觀察、實踐,才能練就一雙洞察未來的慧眼。一下分享三點建議:

一、具備行業所要求的專業知識。

有了專業的知識,才能真正了解行業的內情,才能知道行業整體的發展走向。當然,光有專業知識是不行的,生意人還得時常關注各種相關信息,比如政治、金融、科技、民生、文化等各方面的相關信息,否則,就會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容易貽誤商機。

二、知道怎樣利用信息做出有效預測。

有了專業知識和相關信息還是不夠的,還得知道怎麼利用它們做出有效預測。這就需要生意人多看一些行業成功人士的傳記、管理感悟和歷史人物的傳記等,從他們的人生和管理經驗中總結經驗教訓,擇其優而學,已經被前人證明是錯誤的事情,就沒必要再去經歷一次,只做對的就好。

三、具備長遠的思想和眼光。

「不謀長遠者,不足謀一時。」只顧眼前,不管未來,是無法做出高明決策的。要想在競爭激烈的商業叢林中帶領團隊站穩腳跟並突圍而出,生意人必須要培養長遠的思想和眼光,在做決策時要有戰略性,不能只考慮具體戰術。

總之,做生意,要想活下來,要想賺錢,要應付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就必須能夠進行有效的科學預測,並在此基礎上做出準確的決策,採取有利的戰略行動計劃,否則,很可能會在慘烈競爭中貽誤戰機,導致最終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