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股神」拒當「韭菜」!雲南白藥清倉超百億股票,曾沉迷炒股巨虧逾20億

2024-01-18     時代財經

原標題:「中藥股神」拒當「韭菜」!雲南白藥清倉超百億股票,曾沉迷炒股巨虧逾20億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昔日「股神」雲南白藥(000538.SZ)「含淚」清倉,金盆洗手。

1月17日晚間,雲南白藥披露《投資者調研會議記錄》,其中提到,在進一步聚焦主業、謹慎投資的原則下,公司已於2023年三季度退出全部二級市場證券投資,並計劃於2024年不再開展二級市場證券投資業務。

近年來,雲南白藥整體業績較為疲軟,而證券投資的失利正是導致雲南白藥業績下滑的重要原因。

沉迷炒股被「割韭菜」,拖累業績

雲南白藥與股市不得不說的故事,還要從2019年講起。

2019年,雲南白藥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自有閒置資金調整證券投資額度的議案》,此前按照規定,雲南白藥投資額度不得高於10億元,但修改後的議案刪除了10億元的上限規定,雲南白藥的證券投資額度也開始暴漲,開啟了「股神」的煉成之路。

根據云南白藥披露過的證券投資相關信息,其投資執行團隊由董事長/聯席董事長牽頭組建,負責制定執行具體投資運作方式。當時,雲南白藥的董事長是公司最近20年發展歷程的「靈魂人物」王明輝,而聯席董事長是陳發樹。

王明輝於1999年調任雲南白藥總經理,20餘年來雲南白藥幾經改革,推出了雲南白藥創可貼和牙膏等產品,從一家地方藥企成為中藥行業龍頭。

陳發樹是中國投資市場上赫赫有名的人物,2000年入股紫金礦業至今仍是投資界的一段佳話。2016年,雲南國資啟動對雲南白藥的混改,陳發樹便在此時入局雲南白藥。截至2023年9月30日,由陳發樹實際控制的新華都持有雲南白藥24.25%的股份,持股比例僅次於雲南國資。

2019年年報顯示,雲南白藥買入了九州通、中國抗體等多隻股票,此外還購買了多隻債券型基金。這一年,雲南白藥的投資成本約為72億元,當期盈利4.09億元。

2020年,二級市場形勢一片大好,雲南白藥投資成本追加至138億元,投資版圖上出現了騰訊控股、小米集團、貴州茅台、恆瑞醫藥等多家不同賽道的頭部企業,其中僅對小米集團的投資成本就超過了16億元。這些「大白馬」們在2020年為雲南白藥帶來了23.32億元的盈利,占雲南白藥同期凈利潤的比例超過40%。

但隨著2021年二級市場風雲突變,雲南白藥的報告期投資損益從盈利23.3億元驟降至虧損16.14億元。

沉迷炒股拖累了雲南白藥的業績。

2021年年報顯示,該年雲南白藥全年實現營收363.74億元,同比增長11.09%;歸母凈利潤28.03億元,同比減少49.17%。這一數據僅比2015年業績高出0.33億元,也是近10年來雲南白藥第一次出現凈利負增長。

進入2022年,雲南白藥仍未恢復元氣。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雲南白藥實現營收為364.88億元,同比微增0.31%;歸母凈利潤為30.01億元,同比增速也只有個位數7%。這一年,雲南白藥證券投資的報告期損益是虧損5.2億元。

按此計算,雲南白藥在2021-2022年兩年間,因炒股合計虧損超過20億元。

眼看證券投資失利引發質疑,雲南白藥緊急「剎車」,開始陸續拋售持有的股票。

在2022年年報里,雲南白藥承諾,為在確保日常經營需要和資金安全的情況下,提高公司閒置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擇機妥善處置公司當前所持有的二級市場股票投資,逐步退出,不繼續增持。

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9月末,雲南白藥交易型金融資產餘額2.87億元,較2023年年初下降88.13%,主要原因是三季度處置了公司持有的全部小米集團股票及部分基金投資,這與2020年巔峰期的112.29億元相比減少了接近110億元。

前華為系高管掌舵,聚焦主業

在做出「清倉」的決定後,雲南白藥開始強調聚焦主業。

2023年3月,雲南白藥公告稱,王明輝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董事長一職,由董明代為履行董事長職責。

董明曾在華為工作21年,先後擔任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技術工程師、西安代表處固網行銷部部長、東歐地區部固網產品行銷部長、獨立國協地區部副總裁、VIP系統部部長、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移動系統部部長、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國區副總裁等職位。2021年3月,董明就任雲南白藥總裁,並於2022年11月成為雲南白藥法定代表人。

「華為系」高管的加盟,似乎也契合了雲南白藥數字化技術的轉型。

2022年7月,雲南白藥與華為簽署了《人工智慧藥物研發全面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慧藥物研發領域,開展廣泛的交流和合作,探索聯合科研創新的機制,擴大雙方合作的廣度和深度,包括但不限於大小分子設計、相關病症、資料庫開發等。

在雲南白藥提出的「1+4+1」戰略框架里,數字化技術成為了串聯整體框架的一根線索。根據解釋,第一個「1」指的是深耕中醫藥領域,用現代科學推動中醫藥產品開發,助推中醫藥產業發展;「4」指的則是,口腔、皮膚、骨傷以及女性關懷等4個重點發展領域;最後一個「1」指的是數字化技術,將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前沿數字化科技引入到研發與經營的各個環節里,使產品創新與業務運營能力未來提升到一個全新高度。

2023年8月,雲南白藥智慧科技業務單元(BU)正式啟動運作,下設 B2C、B2B、基座支持、系統建設、數智應用5個解決方案中心(SU),結合多個支持部門和專業委員會共同推動數字化信息技術建設需求,實現數字化戰略目標,致力於為雲南白藥打造全球數字化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該業務單元總經理為李少春,其歷任IBM大中華區醫療和生命科學行業總經理、IBM大中華區沃森健康(Watson Health)總經理、IBM中國研究院研究技術創新總監,在醫療行業和前沿數字化技術的深度融合方面有豐富經驗。

在新戰略框架指導下,雲南白藥的研發投入明顯增長。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雲南白藥研發投入2.19億元,同比上漲5.17%。

雲南白藥方面表示,在研發能力構建方面,公司成立研發管理委員會統籌管理整體研發體系,以傳承雲南中藥精華、賦能健康產品升級、精心布局創新藥物、AI輔助的藥物設計為研發思路,進行資源統一、高效的管理。與此同時,研發立項和授權體系科學明確,多元化和優勢聚焦並行,進一步加強對公司科技研發的監督管理。

退出股市為雲南白藥業績帶來的正面影響也開始顯現。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雲南白藥實現營收296.89億元,同比增長10.3%;實現歸母凈利潤41.23億元,同比增長78.9%;實現扣非凈利潤38.53億元,較上一年同期增長42.46%,創同期歷史最高水平。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50d6485557cc492a72a0822edfc4c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