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俠:英雄無歸》用3天時間在北美市場就拿下了年度票房冠軍;
而在香港地區,則是用了8天時間。
在年冠易主之後,今年香港票房的前十名排位也基本定下來了。
和往年一樣,好萊塢電影仍然是絕對霸主。在好萊塢逐漸失去內地市場的時候,香港成為了好萊塢在中國的最後堡壘。
港產片雖然比往年稍微好了一些,但進入前十的僅有一部。
《長津湖》打破了內地片在香港的票房紀錄,累計票房達到2000萬港幣,比《叢林奇航》、《X特遣隊》還要高,可以排到年度第17位。
《毒液2》
票房:2811萬港幣。
力壓港片《媽媽的神奇小子》2740萬擠進前十。
其實《毒液2》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前作在2018年有3516萬進帳,IP向作品,彩蛋也終於是和蜘蛛俠聯動,人氣是不會差的。
倒是《媽媽的神奇小子》這部在內地不吃香的片子,證明了這種重現香港傳奇的傳記片,可以在香港賣得出去。
所以之後什麼《黃家駒》,《羅文》什麼的,還是有希望的。
《心靈奇旅》
票房:2930萬。
一部逆流媒體同步的神奇之作。
不只是在內地有好成績,在香港也是票房逆襲,取代了《拆彈專家2》當時的霸主位置。
在好萊塢大片暑期前開始陸續復甦之前,《心靈奇旅》是一直保持著年冠位置。
《速度與激情9》
票房:3259萬。
連《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3697萬都比不過,可想而知這部《速度與激情9》真的是敗得一塌糊塗。
還能在全球收回成本,完全只是依靠IP自身的價值,而非影片內容。
再強大的IP沒有一個好故事的支撐,一樣會有崩塌的危機。
《哥斯拉大戰金剛》
票房:3461萬。
吹響了好萊塢大片重返香港的號角。
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這場東西方的兩大怪獸之王大戰,成為了一部救市之作。
怪獸宇宙在香港並不是很吃香。
前面《哥斯拉2》才1926萬;
原來最高的《金剛:骷髏島》2373萬。
加上開山之作《哥斯拉》2144萬。
是的,系列4部片子在香港才9900齣頭,一個億港幣都沒拿到。
《哥斯拉大戰金剛》頂多是挽回顏面了。
《黑寡婦》
票房:4928萬。
跌破了漫威自2018年在香港一直能保持的5000萬保底線。
好在是比2017年較低的《銀河護衛隊2》3682萬還要高不少。
Disney+在今年11月才在香港上線,所以照慣例比北美早兩天上映的《黑寡婦》是幾乎不受流媒體同步影響的。
在競爭不如往年激烈的情況下,在漫威一直制霸的香港,票房也是平庸無比,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影片的口碑確實讓觀眾失望。
《長生不老》
票房:5040萬。
得益於市場的進一步復甦,票房超過了《黑寡婦》。
但口碑確實有點拉,所以也才剛好過5000萬。
也難怪之前導演還要和製片人凱文·費奇繼續合作《星戰》系列的傳聞,在這部片子的宣告失利後就被傳「根本沒有過」了。
《007:無暇赴死》
票房:5384萬。
想當年,《007》系列是好萊塢大片在香港電影市場的敲門磚。
不過這個系列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多好萊塢IP的湧入而逐漸失色。
前作2015年的《007:幽靈黨》只有4364萬,還不如《我的少女時代》4466萬。
《007:無暇赴死》能夠衝上5000萬,小小地重現了一回詹姆斯·邦德的輝煌,無疑是因為這是丹尼爾·克雷格的卸任之作,以及競爭沒有往年激烈了。
這或許就是邦德在香港的一次迴光返照。
在下一次系列重啟之後,更年輕的觀眾是否還給這位老特工英雄捧場,就不是那麼樂觀了。
《梅艷芳》
票房:5886萬。
梅艷芳在香港本土的影響力真不是吹的。
在強大的宣傳攻勢下,《梅艷芳》一舉超越2018年港片冠軍《棟篤特工》4472萬,成為近5年來票房最高的港產片。
可惜還是沒能超過2016年《寒戰2》的6552萬。
其實在內地遇冷的港片,在香港未必不行。
像春節檔炮灰《廉政風雲》,就有3125萬,比周星馳的《新喜劇之王》還好賣,是2019年的港片年冠。
但願這部傳記片不只是梅艷芳的個人心愿而已,更能讓港片打開一條新路線,更多的香港傳奇能夠以電影的形式重現。不求能出神作,保底能拍成《梅艷芳》這樣的,或者借鑑經驗做改進,那也是挺不錯的。
《商奇》
票房:6310萬
只能算是漫威的正常發揮。
和《黑豹》的6728萬相比還差了一些。
沒有懸念,這是梁朝偉主演電影在香港的最高票房戰績。
《蜘蛛俠:英雄無歸》
票房:6800萬+。
上映8天已經砍下超過6800萬。
輕鬆超過《蜘蛛俠:英雄歸來》的6590萬;
也將會超越《蜘蛛俠:英雄遠征》的8481萬。
年內超過1億港幣,成為在香港第八部破億的電影也沒有懸念。
前面7部有5部是漫威的MCU系列作品,另外兩部就不用說了,就是卡梅隆那兩部。
如果未來漫威繼續在內地吃閉門羹,那隨著香港通關之後,MCU在香港的統治力可能會更加恐怖。
畢竟再這麼下去,《奇異博士2》能否內地同步也有點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11036371_64643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