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發現一座春秋古墓,專家用電鑽撬開,發現一幕至今無法解釋

2022-10-06   遙望春風

原標題:江西發現一座春秋古墓,專家用電鑽撬開,發現一幕至今無法解釋

大山處的小城靖安突然傳出了一個爆炸性的消息。一座東周時期的超級大墓被意外發現,由於大墓規模超常,許多人都認為他應該屬於一位諸侯級別的大貴族。消息一經傳出,在學術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除了棺木碎片,盜洞洞口新鮮的泥土中,竟然還摻雜著殘破的絲織品和白膏泥,這一切都說明了被盜墓葬的非同小可。考古專家說,盜洞大概寬80公分,高1米,這個盜洞它是朝著山包的中心的下方延伸過去的。傾斜向下的盜洞足有八米深,這樣的埋葬方式更加說明了墓主人的身份很不尋常。

隨後進入盜洞後想要進一步勘察的工作人員卻遇到了一個問題,盜洞下面全部是水,工作人員借了抽水機、梯子把積水抽乾淨,用了很長時間抽出積水後,人們發現盜洞底部由三個相對獨立,由厚實木料構成的空間。在過去,土坑墓的墓底往往會擺放一個巨大的木質槨室,槨中有棺,棺與槨之間存放隨葬品。生活在南方的楚人甚至還在槨室中用木板分隔出邊廂、頭廂等空間。在一度隸屬於楚國,楚文化影響深重的靖安盜洞中出現的木料會不會是槨室的一部分呢?

面對眼前的情景,專家聯想起了上個世紀一次蹊蹺的考古發現,那是在1979年的春天,專家離將近大概是一公里左右的地方,出土了三件春秋時期的青銅器,這三件青銅器的體積特別大,根據體積專家分析它起碼是王侯一級的所使用過的器物。三件青銅器器形厚重、紋飾精美,但由於不是在墓葬中出土,當年曾經給考古工作者留下了無法解答的迷惑。現在看來,有可能那三件青銅器是出土於這個墓室?

工作人員不同位置打下了9個鑽孔,這些鑽孔竟然都接觸到了木質文物,其分布面積達到了驚人的80平方米,當時現場發掘的民工向考古隊員反映了一個情況。當地相傳,不知道什麼時候古人在靖安修築了一座大墓,木坑裡整整掩埋了整整50具金絲楠木製成的棺木,早先大墓有專人負責守墓,在臨終時才可以把實情告訴下一代。就這樣代代相傳,不知經歷了多少代。面對2千多年的靖安東周大幕,工作人員不敢也不願意相信這樣一個看似離奇的傳說,他們還是只相信科學的考古發現。但是至今也沒有進入到這個神秘的大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