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的壹讀君|謝馮輝
你敢信,這年頭了,等個高鐵還得站在橋洞底下,飛機場還不如農貿市場繁華?
這說的就是廣東的佛山沙堤機場(以下簡稱佛山機場)和虎門高鐵站(以下簡稱虎門站)。由於兩者不相上下的簡陋裝修風格,佛山機場和虎門站還被網友戲稱為高鐵機場界的臥龍鳳雛,走紅網絡。
你敢相信這居然是機場的出發到達口嗎?|圖源:微博
佛山機場和虎門站到底長什麼樣?這樣的機場和高鐵站真的符合國家建設標準嗎?
「老破小」的設計到底圖什麼?
不看不知道,佛山機場和虎門站原來真的長得如此磕磣!
很多人對佛山機場的第一印象,就是它面前大片的農田菜地,路面也不甚乾淨,下雨天,乘客到機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清理鞋子上的泥。再往近走,看到的是類似雙層民房的出發廳,樓上「佛山機場出發廳」的紅色字牌一度缺了後三個字,別問,問就是被颱風刮跑了。
與眾不同的機場|圖源:微博
你以為它只是外部簡陋?當然不是。
佛山機場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表里如一。候機廳位於一個彩鋼大棚里,用的是壁掛式電扇,配備的廁所不僅不分男女,還是由活動板房材料搭建的。
網友吐槽應該改名「候機大棚」|圖源:小紅書
旅客通道就更離譜。一般機場會分到達口和出發口,國際機場會分得更細、更大氣,比如大興國際機場地上一層是國際到達,二層是國內到達;三層是國內出發,四層是國際出發。
而佛山機場根本不在意這些,不管是到達還是出發,就那一個門。
圖源:微博
此外,你還可能體驗到獨一無二的人工服務——站崗衛兵的盤查、工作人員親手寫的航班信息以及純靠嗓子吼的登機廣播。
再說面積,一般機場航站樓的占地面積都是以萬平方米起步,比如廣東深圳寶安國際機場航站樓占地19.5萬平方米。但佛山機場航站樓面積只有4000平方米,還沒有佛山當地的一些汽車站面積大——佛山三水汽車站占地面積達42000平方米。
擁有三層樓的三水車站|圖源:大眾點評
直到2022年,佛山機場才投入近2000萬進行升級改造。
佛山機場大門前的菜地被改成了花圃,機場的主體建築也重新掛上了「佛山機場歡迎您」的大型燈牌。原本共用一處的「到達」和「出發」通道,也被一分為二,分別設置了指示燈牌。「L」型風雨連廊無縫連接停車場、公交站台、旅客進出道口,就連周邊的交通建設也得到了完善。
但是,這樣的佛山機場還是和大家印象中的機場不搭邊,從外觀上來看,甚至像某旅遊景區的遊客服務區。
佛山機場改造後的外景|圖源:中國聯合航空公司
佛山機場修成這樣其實是有原因的。
1954年就建成的佛山機場最初是屬於軍用的,直到1988年才正式開通民航服務。2002年,佛山機場停止民航服務,機場再次更改為軍用機場。一直到2009年,佛山機場民航服務重新開通,才正式改建為4C級軍民兩用國內支線機場。
也就是說,早期修建的佛山機場只是為了軍用,需要的面積本來就不大,人流量太大反而會增加泄露軍事機密的可能。
其次,由於佛山尷尬的地理位置——位於廣州、珠海和深圳之間,在不堵車的情況下,佛山到這三座城市基本都是一個多小時的車程,而這三個城市都有大型機場。因此,佛山機場擴大改建的必要性就更低了。
佛山到三地機場都很方便|圖源:百度地圖
再來看看虎門站。
從外觀上看,虎門站其實和大多數高鐵站沒有多大的區別,就是標準的鋼架大樓加紅色大標,被乘客吐槽的主要是其內部結構和候車區。
虎門站外觀|圖源:虎門新聞
建造之初,官方估計虎門站的目標客流量每天在3000人次左右,於是整個虎門站只占地1萬平方米左右,其中候車區面積只有3706平方米。但是,在2015年,虎門站日均客流就已達1.8萬人次;2022年國慶,該站日均客流超過了26萬人次。
因此,虎門高鐵站經常出現沒有座位,甚至沒有站位的現象。
國慶期間人擠人的虎門站|圖源:小紅書
那站裡面擠不進去,乘客怎麼辦呢?
答案是,去橋底下等著。一邊是其他高鐵站舒適、寬敞的候車廳,一邊是虎門站四處漏風的橋下候車區,這種對比不可謂不慘烈。而且,天氣好的時候還行,一旦遇上颳風下雨天,等候區就開始漏風漏雨,和露天沒太大區別。
南北通透的敘利亞風候車廳|圖源:小紅書
此外,由於邊改建邊運營,虎門站的內部可以說是媲美廢舊廠房——
四處都是裸露的水泥牆、搭建的鋼管架、圍著的綠網護欄以及施工噪聲,讓到過的乘客苦不堪言。
被吐槽像轟炸過後的虎門站|圖源:小紅書
大家也不用著急,虎門站預計今年年底就可以完成改建,到時候就會是總建築面積達26445平方米、能實現高鐵、地鐵、城軌垂直換乘的豪華版虎門站!
中國速度也有標準門檻
事實上,即使是被吐槽的佛山機場和虎門站也滿足了國家的建設標準,只是與其他站點相比,這兄弟倆是在及格線出頭,其他的是接近滿分。
就飛機場的旅客航站樓來說,按照國家規定,旅客航站樓的建築面積取決於建設目標年典型高峰小時旅客吞吐量和年旅客吞吐量,為滿足工藝流程需要,航站樓建築面積不宜小於2000平方米。
所以說,4000平方米的佛山機場目前用起來還是綽綽有餘的。
我國民用機場旅客航站樓建築面積指標|圖源:參考資料[4]
另外,旅客航站樓屬於功能性建築,除建築本身所需要的給排水、製冷、供熱、供電照明、供氣以及消防等基本設施外,還應根據旅客航站區指標、工藝流程需求配置各種電子設備、旅客服務專用設備。
佛山機場航站樓內可以說是簡陋,但該有的設備還是有,也專門設置了電子臨時乘機證明系統、母嬰室、吸煙區、公安局等便民設施。
旅客航站樓宜配備的相關設備|圖源:參考資料[4]
當然,機場建設最重要的一點是——建來用,而不是建來看。
你吐槽佛山機場老破小,卻不知佛山機場在2019年就可以推動我國經濟增長約16.4億元人民幣,直接帶動當地就業約3172人。中聯航數據顯示,2019年佛山沙堤機場吞吐量達到歷史新高,88.6萬人次,航班起降5787架次,客座率85%。
疫情之後也依舊能打,2021年共完成航班起降6168架次(同比增長37.25%);旅客吞吐量達61萬人次(同比增長25%),客座率高出行業平均水平。
2011—2021年佛山沙堤機場航班旅客吞吐量|圖源:華經產業研究院
說完機場,再來看看高鐵站的建設,畢竟我國擁有的五百多個高鐵站也不是隨便修修,都得遵循相應的要求。
首先,高鐵站必須要高。
一般來說,整個高鐵站建築需要有十幾米高,大型高鐵站則需要幾十米高。比如虎門站最頂層站台高出地面約18米,而我國著名的南京高鐵站總高有將近60米。
修建這樣「高」的高鐵站當然不是為了高大上。
我國的高鐵目前每小時運行速度都超過了230公里,如果按照普通火車站六七米的高度,產生的噪音和地面震動是非常大的。只有整體高鋼結構的候車廳才能讓高鐵通過時發出的噪聲,在穿過候車廳建築底部時,進行自然減輕,起到減弱部分噪音的效果。
南京南站高鐵站站台|圖源:圖蟲創意
此外,高鐵候車廳採用的是超高的穹頂設計,鋪設的是透光材料,不僅能增強通風效果,還大幅地增加了自然光的照射,讓待在候車廳的人們有種通透明亮的舒適感,少了壓抑昏暗的感覺。大面積的候車廳設置在較高的樓上,也可以節約地面的占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
其次,高鐵站必須要配備相應的設施包括但不限於:
服務中心/服務站、周邊道路的鋪設、周邊綠化植被、商業設施(銀行ATM機,快餐等)、停車場、計程車站、公交車站以及中短途客運等。
別看虎門站候車廳小,但這些配套設施都有。虎門站地面一層設有虎門車站派出所,可辦理臨時身份證明,還設置了3台自助一體機,為廣東省戶籍人員提供港澳通行證自助簽證服務;虎門站地上二層設有餐飲店和小商店,位於候車廳旁邊。
出虎門站就可以看到合理規劃的綠化植被,虎門站北面站前廣場設有涵蓋16條公交線路的公交車站場,以及計程車接送點。而且,東莞軌道交通2號線還在虎門站西南面的莞太路上方設有虎門火車站,由地鐵B出入口互通。
虎門站外公交車等候區|圖源:虎門旅遊
雖然虎門站總被吐槽又小又簡陋,但它的客流量年年都在增加。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7年8月,虎門站日均客流量已達6萬人次。今年元旦,虎門站發送旅客達9.6萬人次,日均旅客發送量較2022年同期增長10%以上,虎門站的存在確確實實方便了不少人的出行。
其實,無論是高鐵還是飛機場,重要的不是是否修得高大上,而在於能否起到便利出行、服務於民的作用。即使是目前低配的虎門站和佛山機場,也對當地的出行和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評論區聊聊,你去過的有特色的高鐵站/機場。
參考資料:
[1]中國民航網:佛山機場欲再「起飛」?
[2]虎門新聞:國慶假期高鐵虎門站客流量超40萬人次
[3]澎湃新聞:2023年春運前交付投用!虎門高鐵站改擴建工程又有新進展!
[4]中國民航出版社:《民用機場工程項目建設標準》
點擊圖片閱讀|帶「餡」的九轉大腸,裡面到底是什麼?
點擊圖片閱讀 |羽絨服里穿越少越暖和?那「真空」穿羽絨服呢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