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期間如果一次產檢都不做會怎樣?過來孕媽親身經歷,後果當心

2022-03-11     孕育島

原標題:懷孕期間如果一次產檢都不做會怎樣?過來孕媽親身經歷,後果當心

今天有孕媽在群里說:

懷孕後那麼多次產檢,每次查完都是正常的,但每次去醫院排隊、檢查、等結果都要大半天的時間,真的是勞民傷財,自己和老公的身體都很好,能不能不做產檢,等生的時候直接到醫院生」

小島看完,想必有這個想法的孕媽肯定不在少數,實際上,這樣的行為就是在「賭」!

夫妻雙方都正常,懷孕期間可以不做產檢嗎?

過去年代的老人,生孩子從來都不會產檢,一樣順利生下來,於是很多孕婦拿過去老人的經歷做對比,認為兩個大人身體沒問題,自然懷上的孩子也不會有問題。

少做幾次產檢,甚至是一次產檢都不做,這就是在「賭機率」!是在賭自己的運氣好,賭自己和肚子裡的寶寶不會發生任何併發症和不良的結局。

這個時候往往會面臨兩種結局:

  • 一個是你賭贏了,皆大歡喜;
  • 另一個就是賭輸了,選擇承受。

這裡需要父母明白,雖然發生不良結局的機率是很小的,但當它真正發生的時候,是否能面對賭輸後的結局。所以如果自己輸不起,那麼即使再小的幾率也不要賭,還是老老實實做好孕期每一項檢查吧~

孕期孕檢,雖然做不好萬無一失,但這個過程更像是「排雷」,在產檢的過程中,篩查出哪些是高風險人群,然後及時地診斷和干預,甚至及時止損,這無論對於母體、胎兒和家庭,都是一種保障。

過來孕媽親身經歷:懷孕後一次產檢都不做,後果當心

懷孕後去醫院做產檢,似乎成為了「約定俗成」的規則,但是總會有一群孕婦,因為各種原因,少做產檢或者一次產檢都不做,從而引發各種問題。

  • 蘇女士,22歲,5個月前流產

因為當時是自己第一次懷孕,再加上年齡小什麼都不懂,就聽婆婆說,當時她們懷孕的時候哪有什麼檢查,照樣生下個個好孩子,於是我就一直沒去醫院檢查。

結果到了5個月的時候,有一天突然肚子疼,才去了醫院,醫生後來告訴我,胎兒本身發育就有問題,再加上營養不足,所以就自然流產了。

雖然胎兒本身就有問題,但我還是心理過不去那道坎,時不時地問自己:是不是自己去醫院做產檢,或許就能留住孩子呢?

  • 邵女士,28歲,孩子早產被迫住保溫箱

我是來城市裡的務工人群,因為覺得產檢的費用貴,自己也沒有報銷,想著自己和丈夫身體都挺好,實在沒必要花那個冤枉錢,於是整個孕期也沒有去產檢。

在寶寶7個月的時候,就有頭暈的感覺,後來實在難受,去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重度高血壓」,醫生建議提前終止妊娠,於是不到7個月的寶寶就被迫提前出生了,住在保溫箱裡。

保溫箱的費用很貴,我省下來的產檢費,都不夠一天的費用,早知道如此,還不如當初按時產檢了呢。

孕期定期產檢定期排雷,好處多多

1)了解胎兒是否健康

孕婦在懷孕期間,定期到醫院進行產檢,能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尤其是在孕期的大排畸檢查,可以排查出胎兒發育是否存在畸形的情況,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2)及早發現妊娠併發症

如果孕婦在妊娠期間有相應的併發症,甚至嚴重的還會危及到自身和胎兒的安全,這些危害通過產檢就能被發現,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3)預測分娩時有無困難

孕後期的產檢,能很直觀地了解胎兒在媽媽肚子裡的情況,以便在孕婦分娩前,做好相應的預判,為母嬰提供安全保障。

產前必做的幾項檢查,孕媽再怕花錢也得去

11-14周:NT

這個孕周檢查的NT 項目,可以檢測出胎兒是否有唐氏綜合徵或者是其他結構的畸形,所以這項檢查是必須要做的;

20-24周:大排畸

20-24周孕期內,胎兒的五官、四肢、各個器官都基本發育完善,三維彩超大排畸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寶寶的發育情況,幫助一生對胎兒先天性畸形進行診斷;

36-40周:胎心監護

孕晚期的胎心監護,可以了解胎兒在宮內的情況,以及調整胎位,為不久後的分娩做準備。

小島想說:

當然,並非整個孕期做這三個檢查項目就可以了,這三個項目是重中之重,並非其他項目就可以忽略不計。

世上千萬事,事關胎兒無小事。為了胎兒和自己的健康,希望各位孕媽都能認真對待每一次產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01a25b7299bb6c96607c5c74e722c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