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與歡瑞世紀「和平分手」,一別兩寬後,能否各生歡喜?

2021-11-17     文化產業評論

原標題:楊紫與歡瑞世紀「和平分手」,一別兩寬後,能否各生歡喜?

第3363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日,90後小花楊紫與東家歡瑞世紀合約到期,不再續約。雙方先後發博,一方感恩,一方祝願,相關話題登上微博文娛榜熱搜高位。楊紫和歡瑞世紀曆經合約六年的「愛恨情仇」,如今也算「和平分手」。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市場正在理性地分析著雙方一喜一憂的發展前路。楊紫手握「預爆款」,似乎籌謀入局資本市場?可謂星途一片璀璨。歡瑞世紀再次面臨「頂流出走」,下個「一姐」位置誰來接替?公司運營問題陰霾不散,布局「歡瑞新生」演員招募計劃能否迎來新的曙光?跟隨行文一起來了解了解。

作者|糖炒山楂

編輯| 盧敏

來源| 娛樂獨角獸

正文共3457字 | 預計閱讀時間10分鐘

「感謝這六年來自@歡瑞世紀大家庭的支持和陪伴,未來路,雖需獨自前行,但我會繼續為我熱愛的事業,更加堅定地勇敢前行」。

11月15日早間,楊紫轉發2015年同日的微博,正式官宣合約到期不再續約的消息,親自為與歡瑞世紀6年的合作畫上句號;隨後歡瑞世紀官微轉發祝福其「未來絢爛如花,星途璀璨」。#楊紫網宣#和#楊紫與歡瑞世紀合約到期不續約#先後登上微博話題文娛榜高位,累計閱讀量達到4億。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意外的「分手」。只是和粉絲的喜大普奔不同,市場則在更理性的觀望著故事的續篇:時隔兩年再度上演的「頂流出走」,會對歡瑞世紀造成哪些影響呢?「獨自前行」的楊紫,路向何方?

資本市場率先給出了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即使歡瑞世紀證券部面對媒體採訪時表示:「公司其實對單個藝人的依賴程度已經很低了,所以也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但事實上,今日歡瑞世紀股價一度重挫超過4%,截止午間收盤歡瑞世紀跌2.6%,股價暫報3.37元。

楊紫的出走,將本就身處多重困局的歡瑞世紀推到了風口浪尖上,甚至於相比此前的任何一次都更加嚴峻。一個大的背景,是2020年歡瑞世紀的藝人經紀收入首次超過影視劇收入,在總收入中占比超52%;而今年上半年,這一板塊占比已經達到87%以「藝人一」之名多次出現在財報中的楊紫,更是支柱性力量。

至於楊紫,市場則多猜測「獨自前行」四個字已經透露了其之後的打算,但這很顯然並不是最終的結果。多米諾骨牌已然推倒,新的齒輪才剛剛開始運轉。

六年合約的戲劇性反轉,

楊紫與歡瑞世紀的「愛恨情仇」

上個月15日殺青的《沉香如屑》,成了很多人眼中那筆昂貴的分手費:蓋著三個公章的救場,總有著幾分不得不低頭的委屈,也讓人寒了心。而楊紫和歡瑞世紀的六年,故事的開頭和結局則有一種戲劇性反轉。

2015年11月15日,楊紫透露的簽約歡瑞世紀的日期。當時的她和歡瑞世紀, 一個是畢業後亟需打破童星標籤的「新人」,雖然有《戰長沙》在手,但處在流量的巔峰期這顯然不夠;一個則是連續用《宮鎖心玉》《古劍奇譚》《盜墓筆記》等 推出了楊冪、李易峰、楊洋的「造星工廠」和爆款製造機。

可以說,彼時的歡瑞世紀,拉了楊紫一把。楊紫接觸了第一部古偶劇《青雲志》,也算勉強搭上了流量時代的順風車,並由此開啟了她的流量之路。如果故事只是這樣鋪陳,那之後的《龍珠傳奇》《天乩之白蛇傳說》,雖然收效不佳,但作為歡瑞世紀的安全區題材,也算是勉強及格的資源投入。

但楊紫的星途里,偏偏有了另一重助力。憑藉著《戰長沙》與孔笙、以及2015年快速封神的正午陽光搭上關係,她也在簽約歡瑞世紀的同一年拿下了《歡樂頌》,並以現象級劇集快速走向大眾市場。隨後的《香蜜沉沉燼如霜》和《親愛的熱愛的》,更是讓她成為90後扛劇小花第一人。

市場尤其是粉絲群體開始敏銳地發現, 相比歡瑞世紀邁出的中規中矩的每一步,真正讓楊紫走紅的這些劇都是來自於外部公司:正午陽光、完美世界、華策克頓。這種不滿在楊紫救場《沉香如屑》時達到了巔峰:璀璨星途里沒有助力,甚至還被迫「資源降級」,甚至是為其「帶新人」。

而六年時間,圍繞著兩者的場域也已截然不同: 小姑娘成長為一線小花,造星工場卻接連面臨頭部藝人出走、作品斷層、財務造假、虧損等問題。這種反轉也體現在資本上:藝人經紀收入占比連續上行的這幾年,楊紫貢獻了占比超過三分之一甚至是40%的收入。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歡瑞世紀藝人經紀業務收入1.22億元,其中「藝人一」的收入接近5000萬元;2020年歡瑞藝人經紀業務收入9700萬元,「藝人一」收入近4000萬元;今年上半年,「藝人一」為歡瑞世紀帶來2039萬收入,占其全部營收的三分之一。而據媒體報道,此中「藝人一」正是楊紫。

如果說當初的歡瑞世紀為楊紫提供了一種可能,那快速成長的這六年楊紫同樣還給了它豐厚的回報。只是可惜,無論是資源不匹配還是如今的助推無力,雙方似乎始終沒有在同一頻道產生有效對話,是以也總有幾分辛苦的拉扯感。

手握「預爆款」,

楊紫如何獨自前行 ?

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拚命努力的自己」。一句雞湯卻十足表達了當下楊紫的心境:她的命運早已握在自己手中。而伴隨著明星出走而來,一些必然的問題也在浮出水面:楊紫的「獨自前行」意欲何為?

用爆款影視劇堆砌的走紅之路,國民度的加持,楊紫顯然是當下市場所追捧的演員,這也是她最重要的底氣。目前,楊紫握在手中的待播劇還有《餘生請多指教》《女心理師》《青簪行》和《沉香如屑》,從狀況頻發來講,她的運氣在這兩年不算上佳,但無可否認這些劇集尤其是前兩部劇長久高居期待值榜單。

另一方面,雖然沒有作品播出,但圍繞著楊紫的輿論關注始終未曾落下。今年開始,其多次活躍在綜藝市場,無論是《萌探探探案》的常駐嘉賓還是《嚮往的生活》的飛行嘉賓,她都以一己之力扛起了話題KPI。市場對這位笑起來甜甜的女孩仍然抱有很大的熱情和關注。

這些顯然給了她更多的時間去思考和布局自己的未來之路。而大部分人在她「獨自前行」以及「發展就是硬道理,苦幹才會有希望」的情緒表露中, 品出來了一點未來成立獨立工作室的意味。而這並不難理解,獨立工作室意味著更大的話語權和自由度,也是很多明星解約後的首選。

一個值得注意的點在於, 在明星爭相入局資本市場的這幾年,楊紫同樣有所籌謀。企查查APP顯示,目前楊紫名下仍未存續狀態的公司有永康薩朗影視文化工作室、廈門市盛凡新遠影視文化工作室和青島奧博影視文化工作室。這三家公司都由楊紫擔任投資人,註冊資本1萬至50萬不等。而曾經的股權之說不攻自破。

但資本關係遠沒有這麼簡單。早在《親愛的,熱愛的》熱播時,娛樂獨角獸就曾梳理過其背後出品方,其中霍爾果斯星永燦正是由其父母持股的公司,楊紫也是在同年4月退出公司第二大股東之列。除此之外,她還曾在2016年入股成為時代眾樂股東,後同樣轉至其母親之手,而該公司曾參與出品《香蜜沉沉燼如霜》。

以企查查搜索其父母楊威、馬海燕名下的公司,相關的影視公司則有十家左右,一個很顯然的趨勢是 未來楊紫或將在資本市場釋放出更大的話語權。屬於楊紫的未來無限可期。不過另一方面,還有更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在被市場關注著:比如會否陷入家庭式運作、獨立之後的影視資源、以及如何更長久的運營等。

難逃「爆款斷代」,

歡瑞世紀還能走出陰霾嗎?

相比楊紫的待播劇充足為其留足了再出發的時間,歡瑞世紀所面臨的問題似乎更加迫在眉睫。從楊冪、楊洋、李易峰再到楊紫,歡瑞世紀的藝人王牌出走殆盡,它似乎徹底走上了唐人的老路;另一方面,它自身所面臨的作品斷代、財務造假、虧損等問題,也將其一步步推至困境之中。

歡瑞世紀的「霉運」,很大一部分是從《天啟》和《天下長安》的遲遲不能播出開始的。限古令的到來、大劇擱淺的同時, 歡瑞世紀近年來也似乎遲遲摸不准市場的脈搏,在現實題材走紅、獻禮劇爆發的現狀下,一心撲在玄幻、古偶上的它推出的作品中也只有《錦衣之下》《琉璃》算是延續了昔日榮光。

當曾經「以劇養人」的歡瑞世紀離爆款越來越遠的時候,對演員的加持也就自然無法和現象級相提並論了。不過相比楊紫的依靠外劇走紅,任嘉倫和成毅的走紅之路,歡瑞世紀仍然出力頗多,前者有《大唐榮耀》《錦衣之下》,後者有《琉璃》。只是如今任嘉倫也逐漸走向了外劇,在《周生如故》中嘗到了甜頭。

影視內容的乏力、頭部藝人偏好外劇,帶給歡瑞世紀的影響同樣是顯著的: 影視板塊收入下滑,藝人經紀業務上行。2020年,歡瑞世紀的藝人經紀收入超過影視板塊,但同樣表露出了對頭部藝人的高度依賴性。——深交所互動易的投資者問答中,也曾在11月問及「楊紫任嘉倫等人」的合約問題。

事實上,歡瑞世紀的藝人斷層始終是資本市場所關注的,而此番這個問題再度被提上了台面。 上升勢頭猛烈的任嘉倫成了最大一張王牌,手握《沉香如屑》的 成毅同樣有成長空間,但是在女演員範疇里, 張予曦、穎兒、袁冰妍中幾乎沒人能夠扛起「一姐」的位置。——新人乏力,讓它與唐人的境遇更加相似。

歡瑞世紀當然有在布局。在其發布的三季度財報中,顯示今年首播完成的劇集已有超過六部,參與的電影也有《長津湖》等,而在創作中的影視劇則有《沉香如屑》《十年一品溫如言》《南風知我意》《瑤象傳奇》《千秋令》等,很顯然其仍然渴望通過在內容上加碼實現絕地翻盤,以及承載自己的簽約藝人資源。

與此同時, 歡瑞世紀還於近日發布了「歡瑞新生」演員招募計劃,希望攜手劉天池表演工坊來選拔一批新人演員,並通過短期養成的模式快速向市場輸出,類似於演員版的《創造營》。豐富藝人經紀板塊、打造新流量代表的意味不言而喻。造星和留不住藝人的歡瑞世紀,能走通養成模式嗎?有待觀望。

楊紫的出走,帶給歡瑞世紀的影響顯然沒有它所說的那般「無足輕重」,當藝人經紀板塊失去最龐大的一筆收入,新一輪「觸底」或許才剛剛開始,而這顯然不是可以迅速補上的短板。無論如何,這對於楊紫來講都算是一個好消息,新的星辰大海在等著她開拓。

話題互動

您對楊紫離開歡瑞世紀有何看法?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觀點

推薦收聽

恕我直言,3D電影確實可能是智商稅

《國王排名》太上頭,童話繪本風為何「真香」?

為什麼我們總說「再無梅艷芳」?

中國版東野圭吾出走優酷,懸疑劇市場需要「持久藥」......

朋友圈刷屏狂贊,EDG為何引爆全網?

行業窗口與頂尖新媒體【文化產業評論】已運維3000多期(持續8年有餘,跨越3000多天),推送文化、旅遊、體育領域專業優質文章7000多篇。【文化產業評論】始終秉承權威、專業、準確、及時、實用的特點,聚焦文化、旅遊、體育等行業前沿動態、發展思考,直面新時代行業發展重大問題,融匯行業內外精英的觀察和理解,得到了全國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精英從業者的高度關注與大力支持,亦架設起溝通各方的暢通渠道,是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文化和旅遊部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國家新聞出版署、國家文物局、國家體育總局等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以及全國各文化、旅遊、體育企業的重要助手。歡迎訂閱關注!

交流/諮詢/合作

請加主編微信號:7759813

原文】加入「文化產業評論」,這裡,是你的舞台~

喜歡這篇嗎?分享、點贊、在看,都安排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01769232_152615-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