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耗資千萬,江西的這個90歲老人太瘋狂!罕見「瓷宮」橫空出世

2023-09-05     蘇丹卿

原標題:5年耗資千萬,江西的這個90歲老人太瘋狂!罕見「瓷宮」橫空出世

每次去福建旅行時,我總會想起那個不知真假的傳聞——美國人曾以為福建土樓是飛彈發射井。

土樓,是我國傳統民居建築非常罕見的一種,也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主要分布在福建西南部,以龍岩永定縣、漳州南靖縣、華安縣為主。

它以圓形為主,也有方形、日字形樓、一字形樓、殿堂式圍樓、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曲尺形樓、三合院式樓、走馬樓等等。其中,最獨特的造型還是圓形建築,傳聞被美國人誤以為是飛彈發射井的就是這個造型。

不由在想,如果當時的美國人在發現今江西景德鎮的這幾座圓形建築,會不會以為熱愛瓷器的中國人是不是將「飛彈發射井」進行了裝飾了一番了?濃濃的中國風氣息撲面而來,其建築名稱也十分大氣——瓷宮

瓷宮,地處景德鎮浮梁縣新平村的一處高地上,目前是有四座(三圓一方)。

其中一座十分完整,全身鑲嵌了數萬件各色瓷片、瓷瓶、瓷盤,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參觀、打卡。它就像是一個「新晉網紅」,卻是一個耄耋老人的一生心血之作。

老人的名字為餘二妹,已有90餘歲的高齡,用一生收藏的6萬多件瓷器,耗時5年(網傳6000萬)打造而成。作為中國瓷都,似乎每一個景德鎮人在窯火的燃燒中、瓷器的薰陶下,多多少少透著一些與眾不同的文化氣息。

那些,尤其是對瓷器甚感興趣的人更是對瓷器有著獨特見解。我想,餘二妹便是如此。她從小就在陶瓷作坊里學藝,長大後開過柴窯和陶瓷廠。對瓷器收藏也有著一定的經驗,幾十年時間裡收藏了大大小小6萬多件。

據了解,她之所以迸發出「瓷宮」的這個念頭,是在天津旅行時被當地的一座「瓷房子」所震撼,於是以「福建土樓」造型為靈感,在景德鎮建設了一座屬於自己的「瓷房子」,從租地、設計到建築裝飾皆是由她一人親自操刀或指揮完成。

2015年,「瓷宮」竣工開放,且成功獲評2A級景區。

一開始,很多人都被老人的想法所嚇倒,認為其太瘋狂,當時的餘二妹已有80歲的高齡(網傳,她去天津時已有86歲)。

但一生迷戀瓷器的老人在受到天津瓷房子的啟發後,又怎會輕易放棄?天津瓷房子被譽為「中國古瓷博物館」,其主人張連志能為中國傳統文化和瓷器歷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為何她不能呢?

餘二妹面對記者提問時,坦言希望能給瓷都景德鎮的歷史留下一點東西。

瓷宮外形仿照了福建土樓,共有三層,第一層和第二層用來放置中華傳統文化的「四大名著」瓷板畫,第三層放置「五百羅漢」等佛教題材瓷板畫。

其「宮殿」入口處的裝飾十分用心,兩邊對稱擺放著兩隻細長精緻的青花瓷瓶。「宮門」左右各有對聯——高風亮節照千秋, 善良美德傳萬代, 橫批為「千年瓷宮萬年藏」 。

外牆上鑲嵌了各色瓷器,主要有景德鎮四大名瓷:青花、玲瓏、粉彩和顏色釉。這些瓷器有一半嵌入牆體,並擺放成各種造型,包括有雕塑瓷「睡八仙」。

進入瓷宮內部,不由驚嘆,猶如了進入一座用瓷器做成的福建土樓中。牆壁上、地面上,目之所及全是陶瓷裝飾。第1層是高溫瓷(以青花為主),第2層是老茶花盤子,最後一層是古典粉彩顏色釉。

值得注意的是,瓷宮地面的中心位置是一幅八卦圖,它正對應著天空,不論是藍天、雨天、還是繁星點點的夜空,仿佛天地萬物、歷史長河都與這裡緊密相連(每層瓷廊里都有許多瓷板畫,比如唐朝的唐三彩,宋朝的刻畫,還有明朝的清畫等)。

瓷宮的頂部粘貼了大量瓷碟,航拍之下是一圈粉色。

其實,整個瓷宮的里里外外的所有瓷器中,多為上世紀80年代柴窯燒制,不乏精品。它們凝聚一起,在老人的堅持不懈下,造就成多彩「瓷宮」,並在湛藍的天空下,勾勒出別樣瓷器的古典浪漫。

老人不僅熱愛瓷器,也追求傳統文學和古典文化,她將許多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以這種「大奉獻」精神展現人前,實屬令每一個年輕人所敬佩、所學習。

(一個80歲的高齡老人在實現夢想的路上的不懼困難、堅持不懈的精神和舉措令我羞愧不已。)

瓷宮裡面還有「一帶一路」這種具有現代社會文化的圖案,以瓷板畫的方式記錄則我國的發展。我想,既然天津瓷房子能被譽為「中國古瓷博物館」,那麼景德鎮「瓷宮」也能作為「陶瓷博物館」被載入史冊。

你們認為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500ab6be00743cfc684699151ab70b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