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位美國人,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
偏偏拖家帶口來到中國,
還乾了件感動全中國,乃至世界的事。
他的名字叫貝天牧(Tim Baker)。
貝天牧出生在美國,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10歲那年,父親就因心臟病突然去世,
但生性叛逆的他卻一點也不讓母親省心,
於是高中畢業後就被母親強行送進了一家商學院。
但是他和一群壞小子攪在一起,
每到夜晚,他就騎著摩托,
和一群朋友喝酒、跳舞、打群架,
因為多門功課不及格,
貝天牧又想出逃離學校,報名參軍的主意。
然而艱苦的訓練誘發了他的哮喘病,
最終他又被軍隊踢了出來。
在經歷朋友遭遇車禍的生死相隔後,
他又因鬧事被關進拘留所,
在嘗到失去自由的滋味後,
「有一夜哥哥邀請我去聽一次教堂,
就在那天晚上,我的生命改變了
我感到原來的Tim死了。」
後來,貝天牧與妻子潘姆拉結婚生子,
在美國過著無憂無慮的中產生活,
老闆重用、工作穩定,
家有小別墅,還有兩台車,
妻子可以不用上班在家帶孩子,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完美、幸福。
而他的改變,則始於一次演講,
他們聽了演講後他們深受感動,
他有非常深的感動想去幫助他人,
而這個想法一直在他腦子裡躥來躥去,
以至於讓他無心上班。
最終他向老闆提出了辭職
老闆旨意:你瘋了嗎?
但是貝天牧很明確這正是自己想做的事。
最終他辭掉了工作,和妻子帶著3個孩子,
最小的才剛出生三個月,
於1988年遠渡重洋來到了中國,
在中國一待就是30年。
他們在中國當起了英文老師,
沒多久開始到周邊的孤兒院做志願者,
他們第一次走進孤兒院時驚呆了!
碩大的房間裡、窗戶開著,
30多個牙牙學語的殘障孤兒躺在地上,
有些孩子甚至躺在自己的排泄物上,
蒼蠅飛來飛去,一股很刺鼻的味道,
直接把他們嗆了出來!
這樣的現實,讓夫婦心疼不已。
於是在孤兒院做了一年義工後,
貝天牧收養了一個有缺陷的小女孩叫 Esther。
這個孩子本應渾渾噩噩度過一生,
在他們的照顧下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後來她不僅讀了書,還準備要當一名老師,
已經25歲的她,像所有正常的孩子一樣踏入了社會。
收養Esther之後,
夫妻倆決定要為更多孩子做些什麼。
於是他們從北京城區搬到了郊區租住,
用省下的錢給孤兒院的孩子們買各種用品,
尿不濕、奶粉、嬰兒床.....
希望對他們的人生有所改變,
但這些幫助起到的作用並不大,
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他們的生活。
於是夫妻倆決定乾脆自己開一個孤兒院,
起碼他們能像照顧 Esther 一樣照顧他們。
他們辭掉了老師的工作,
決定餘生都用來照顧這些被拋棄的孩子。
為此夫妻倆「厚著臉皮」,
打算跟郊區的開發商要一棟房子,辦一個孤兒院,
沒想到開發商居然被感動了,
陸陸續續一共給了他們五棟。
夫妻倆開心極了,開著一輛小金杯車,
往返於孤兒院和郊區,
將80個孤兒院不願接受的孩子帶回家。
他們請了幾個阿姨還進行了系統培訓,
這些阿姨一人只照顧3、4個孩子,
不像孤兒院3、4個阿姨照顧幾十個寶寶。
他們還自己辦學校,雇老師,
有專門的護士來做醫療,
他們希望這些被拋棄的孩子在這裡能感受到家裡的溫暖。
貝天牧非常注重家庭氛圍,
會精心地為每一位孩子過生日,
與他們親密地互動。
正如他所言
孩子的經歷都寫在他們臉上,
當你用愛去對待這些孩子,
孩子們的眼睛都會變得明亮,
他們的笑容甚至可以將世界點亮。
這些被收養的孩子裡,
有一個特殊的小男孩,叫 Levi。
這個孩子是被一個農民在玉米地里找到的,
當時下著大雨,有40個人站在玉米地圍觀,
但沒有一個人上去抱起躺在雨地里的他。
因為,
這個孩子在一場大火中嚴重燒傷,大約有60%的皮膚都被燒傷了,
即使救活了,也只剩半條命。
但這個農民還是毫不猶豫地抱起他,
騎上自行車回家了,
但是他和妻子照顧了幾天後發現,
救活這個孩子的難度要遠超他的想像,
於是他又騎上自行車送到村領導、縣民政局、縣孤兒院,
繞了一圈都沒有人能接受這個孩子。
最後孤兒院又打電話找到了貝天牧,
貝天牧聽到消息後跳上車就直奔孤兒院而來,
他看到孩子時也嚇了一跳,
大概太疼了,孩子一直在哭,
以至於包裹的毯子都哭濕了。
他二話不說,抱起孩子就去醫院,
到了醫院連醫生都嘆口氣。
最後來帶北京兒童醫院,
醫生問他:
你為什麼一定要救他呢,就算活下來將來也很難生活。
貝天牧說:
就算沒有人要他,我和我妻子也會收養他、
醫生看著他說:
如果他被救活了,我相信那也是你的上帝做的,
因為我不認為我能夠做到。
結果手術進行了6個小時,手術難度遠超於所有人的預期,
孩子的生命被挽回了。
後來,他的一個朋友領養了這個孩子,
現在他在一個大家庭里,
他還有好幾個愛他的外國兄弟姐妹,
他的人生沒有因為身體的殘缺受到任何影響,
在充滿愛的環境下,
相反他樂觀自信,對未來充滿希望。
在20多年的救助經歷中,
貝天牧遇到最困難的一次,
是因對別人信守諾言拒絕了開發商朋友的領養訴求,
而後開發商將資助的五棟房子強制收回的事。
為了對這數百個小生命負責,
貝天牧駕著他的金杯車焦急地到處選新址。
終於,在奔波了好幾個地方後,
政府以1塊錢象徵性價格,
批給了他三十畝地。
但是有了地,沒有錢蓋房,
這些地也毫無意義啊!
於是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的貝天牧,
又開始駕著他的金杯車「突突突」的到處焦急地借錢蓋房。
這時候,
Levi 的故事上了美國的一個電視節目,
一夜之間美國人都知道了貝天牧和他的孤兒院,
這些好心人紛紛往電視台寄現金、寄支票...
電視台聯繫到了遠在中國的貝天牧,
告訴他好多人給他寄了錢要資助孤兒院,
貝天牧問:多少?
電視台:268000美元!
「哇!268000美元!孩子們有救了!」
聽到這個消息的貝天牧手舞足蹈起來。
這些錢足夠他建兩棟房子給孩子了們,
他又陸陸續續收到各界好心人的幫助,
有的人捐助他蓋房的水泥,
有的人捐助他裝修房子的油漆,
有的人捐助了他一所診所......
就這樣在四面八方的支援下
「牧羊地兒童村」成立了。
兒童村取名牧羊地,
是因為這裡本來就是當地牧羊人牧羊的地方,
現在我們也像牧人一樣在這裡牧養這群孩子,
而他們也像丟失的小羊,
幫助他們重新找到生活的道路。
如今「牧羊地兒童村」,
從全國30多個孤兒院接收各種有特殊需求的孩子,
那些無法救助的孩子被送到這裡,
但「牧羊地兒童村」不會收取任何費用。
在牧羊地兒童村目前已有千名孤兒被領養,
大部分是美國的家庭將他們領養。
但是隨著媒體的報道和網絡傳播,
引起了越來越多社會各界關注,
很多國內外的企業、學校、社會團體到牧羊地去加入義工行列,
給孩子們提供各種公益服務。
許多的外國義工團隊到牧羊地,
陪伴孩子們成長。
慢慢也開始有中國家庭加入到,
領養這些特殊孩子的行列。
在牧羊地兒童村有一面手印牆,
每一位被領養的孩子都會留下手印。
在一般孤兒院裡,
孩子長到14歲之後就不再具備被領養資格,
15歲後再被送到殘障福利院度過餘生,
他們無法接觸社會更不會擁有正常生活。
為此,貝天牧教他們讀書識字上學,
甚至開設了職業技能課培訓,
讓他們學會在集體社會中生存,
如何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一員。
在兒童村的80多個孩子裡,
95%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身體殘疾。
還需要定期進行手術或藥物治療,
這是一筆極大的開銷,也是貝天牧每年籌款的重點。
但對每一個孩子,他的態度都是「不拒絕」「不放棄」。
有人問,
為什麼一個老外要這樣充滿激情,在異國他鄉的土地上無私地燃燒自己?
他說:
確實,
他們真的很可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