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庭廣眾下放屁是一件比較不雅的事,但有時候控制不住,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一般來說,人體每天可能會放5-10次屁,但是頻頻放屁就需要注意,或許問題沒那麼簡單了。
放屁多,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吃飯時,食道是打開的,若是吃飯時經常愛說話,確實會使更多的氣體隨著食物一起進入體內,人吸收的空氣比較多,超過了腸胃吸收的量,是會通過放屁來將其排除體外的。但放屁談不上是排毒,和排便、出汗一樣,都是身體排放廢棄物的一種形式,只是放屁是排出氣體而已,頻繁放屁,或是身體在提醒你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了,別大意。
吃了太多容易產氣的食物,例如澱粉含量較多的紅薯、土豆等,受到澱粉當中的一種酶的影響,該物質會在胃酸的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人就會覺得肚子脹想要放屁,或者經常吃生薑、洋蔥等含有大量的硫化物的食物,也會增加放屁的次數。
跟體質也有關,脾胃比較虛寒的,會放屁多,還會出現肚子脹或渾身乏力的現象,若受寒了還會引起疼痛,或者是寒濕內聚,放屁也會多,還或會伴有大便增多、肚子脹的不適。
腸道里的菌群失衡了,就容易使體內的細菌增多,不好的細菌多了,腸道的運作就會受到阻礙,此時體內的氣體量會增多,進而就會頻頻放屁,可能味道還比較臭。
便秘也可能會引起屁多,由於平時飲食不當或者不愛運動,腸胃的蠕動力下降了,裡面堆積了太多的食物殘渣和毒素,難以被代謝,就會發酵,不僅增加了腸道負擔,也滋生了細菌,產生過多的氣體,放屁就比較多,而且大便難以排出,也會腹脹。
千萬不要覺得尷尬就經常憋著不放屁,雖然面子保住了,但對身體來說是損傷,有屁不放,屁就會從腸子裡跑到血液中,進入身體各處,會加重身體解毒的負擔,影響五臟的正常運轉。所以有屁一定要及時放,不要憋著,想要緩解放屁多的現象,下面的方式不妨照做。
別吃或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像豆類、蘿蔔、洋蔥等,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吃飯時少說話,減少氣體的吸入,減少放屁次數;還可以經常按揉肚子,以肚臍為圓心先順時針再逆時針按揉,有助提高脾的運化和吸收能力,改善體質,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和代謝、促進腸道的蠕動,從而緩解放屁多的現象。
綜上所述,頻繁放屁不是一件好事,以上幾個原因都要考慮在內,對身體的健康也可大可小,要找到原因並採取針對性的緩解措施,上述方法不妨一試,希望能幫到你,最後再次提醒大家,有屁一定要及時放,不要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