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如果「餓了」,會給孕媽媽發出3個信號,千萬不要忽視

2020-03-20   亞峰醫生說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

那麼如果胎寶寶在媽媽的肚子不能及時地獲取營養,會感到飢餓嗎?

如果孕媽媽沒有及時為寶寶儲蓄身體所需的各類營養,那麼胎寶寶就會感到「飢餓」,發育就會變得緩慢。

對於正在成長發育的胎寶寶而言,要依靠母親的臍帶來吸收大量營養,維持身體需求,以便更加迅速的健康成長。

所以,孕媽媽在孕期的飲食是至關重要的,許多新手媽媽孕前惡補了大量孕期飲食知識,又特地諮詢了專家醫生,殊不知,還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小細節,會打的孕媽措手不及,手忙腳亂。

在孕期,如果孕媽的身體亮起了這三種信號燈,可千萬要警覺起來了,別因一時疏忽導致胎寶寶挨餓哦!

1.孕媽很餓

孕媽感覺到飢餓,是胎寶寶缺少營養供給最直觀的警示。

胎寶寶在孕媽肚子裡時,營養來源基本全靠孕媽提供,如果孕媽沒有及時攝入營養,不僅無法滿足自身營養需求,也無法為胎寶寶提供能量,胎寶寶自然會和媽媽一樣,感覺特別「餓」啦!

餓了就吃,是胎寶寶對營養的需要,而非貪嘴變胖的理由,如果孕媽感覺餓了,一定要及時補充能量!如果擔心發胖,可以選擇少食多餐,多吃一些營養豐富口味清淡的食物,保證自身和胎兒所需的各種營養。

2.小拳拳捶你肚皮——媽媽我餓啦!

在漫長的孕期中,胎寶寶可謂是「一時一個樣」。

胎動強烈時,一般出現在孕期第五個月,此後的寶寶就開始了他的運動之路。

孕媽第一次感受到微弱的胎動,在充滿奇妙與幸福的同時,不免好奇此刻的寶寶在做些什麼呢?翻身?踢腿?打拳?

這樣的親密互動對媽媽而言無疑是喜悅美妙的?可是如果沒有任何外界刺激,胎寶寶突然不停地「用小拳拳捶媽媽肚皮」,很可能是因為胎寶寶餓了,想要補充營養,以這種方式告訴媽媽,我餓啦!

因此,對於孕媽而言,一定要學會辨別胎寶寶究竟是餓了,還是在鍛鍊?

01如果以下三個時間點胎寶寶突然胎動頻繁,那就是提示媽媽想吃東西了:

飯點卻還未吃飯

就餐三或四個小時後

半夜睡覺時

02 如果出現以下三種情況,那麼胎動加快是單純地手舞足蹈:

聽到喜歡的音樂

聞到喜歡的味道

和爸爸媽媽聊天

如果寶寶感受到了飢餓,並發出了信息,那麼孕媽們一定要及時作出回應,多吃一些營養豐富易於消化的食物,避免寶寶營養滯後,發育不良。

3.胎動頻繁或者過於安靜

相信有很多孕媽都經歷過,如果早上賴床就會覺得胎動非常頻繁,直到吃了東西之後才會消停下來。所以孕媽們不要誤會是寶寶不讓你睡覺,小寶寶只是想告訴你她餓了。因此,胎動頻繁很可能是寶寶餓了的信號,尤其在早上和晚上更加頻繁。

還有一種情況,是媽媽發現寶寶不愛動,到了醫院做胎監,醫生會建議孕媽媽吃點東西,只有媽媽補充了營養,寶寶才能獲取能量。所以媽媽懷孕之後千萬不要懶,三餐飲食要有規律,不然營養跟不上,寶寶就會通過劇烈的胎動提醒你,到點了,該去吃飯了。

為了讓胎寶寶健康快樂的同自己見面,孕媽一定要及時補充營養,以免傷害到自己和寶寶!